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校外教育教研试点
中旬刊05/2019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马应奎
(甘肃省临夏县中山回民小学)
【摘要】2018年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漫
长的岁月,在日积月累中汇聚着先人们的智慧,凝聚着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
文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
灵魂。

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当中,不仅是将传
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更是树立当代中学生健康、科
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目标
之一。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行之有效的对学生渗透中华优
秀的传统文化?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
透传统文化,要身体力行的尊重和践行中华优秀的传统
文化。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
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
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
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

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传
统文化。

我们的语文老师便是这中华文化的使者,抓
住语文课堂这方阵地,巧妙而不失时机的将这些优秀的
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研习传
统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
的传统文化长盛不衰。

二、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学生
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
1.课堂授课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中华
文化的了解与学习的过程。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
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的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非常明显。

有传统美德、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
义等。

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
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利用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作文的布置与写作;成语的日常
积累。

这些作业的布置,大多与我们传统文化相关,
古诗文自不必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作文中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一些名言警句,都
可能来自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3.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节日是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

他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4.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

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非物质文化、民间故事、打油诗、山歌、风俗文化、历史古迹等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只要我们仔细收集,善于开发,就能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例如甘肃省临夏县是“花儿之乡”,学生对此是一知半解,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也可以在讲解之后让他们再通过查找资料,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可以去写一篇相关的作文或者做一个不错的专题板报,相信通过这些学习和工作,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三、确定传统文化的引导者——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传统文化的引导者,教师要能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进而让他们主动去靠近,去探索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样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

必须承认,在进行传统文化授课的过程中,难免由于文字的晦涩难懂、时代距离太大,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是就要求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去调节课堂,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二,恰当地拓展、丰富课堂内容。

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之时,不能把作品中的思想、道理硬套在学生身上,而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历史名人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历史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奋斗的动力。

这样的教育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学生终生难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将在美丽的校园里,广大的学生中,发出新芽,抽出新绿,开出新花,结下新果。

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