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社会工作者

学校社会工作者


5、学校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通过 专业工作满足学生需求,增进社会福利;通过提高 社会福利水平来满足学生需求。
学校或教 育局聘请
NGO
NGO
学校或教 育局聘请
NGO
1
现阶段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形态
三种模式各有千秋,在工作重心和服务对象上各 有侧重。校外安置型主要针对的是难以适应原有学校 体系的青少年。脱离原有学校的高危人群,如:犯罪 青少年、辍学青少年、智力障碍青少年等。
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比较
传 统 临 床 学校变迁 社区学校 社 会 互 动 模式 模式 模式 模式
3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职标准
1、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逐步认识和理解 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尤其对于公立学 校体系和教育的过程应有深刻了解。 2、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设法达到一种高 层次的自我觉察、专业训练和自我管理。 3、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设法获取并扩展 适合学生、家长、学校人员和社区所需的技 能。
标 准
3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职责
1、 访问、会谈与沟通:充当学校与 学生家长的桥梁纽带促成双方良性互动。 对学生家长的 服务 2、提供支持与合作:提供相关信息以 便学生家长形成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关 切家长的诉求。 3、为家长提供咨询:针对教育失策、
面临困境的家长,以家长自愿为前提提供
各种咨询。
3
1
现阶段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形态
实务形态
学校社会工作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 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实务 形态。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来源、提 供者、实施场所。
1
现阶段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形态
香港:学校社工由政府资助。 非政府机构聘请社工服务。
韩国:学校社工受聘于学校, 属于学校教职工正式编制中一 员。
3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1、 会谈技巧:注意倾听 2 、关系建立技巧:用个别化原则和 接纳态度理解认同案主的独特性,坚持非 批判原则,尊重案主自决 3 、咨询技巧:行为改变技巧、人际 沟通分析等 4 、组织动员技巧:通过现场发动、 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方式组织动员社会各 方力量,为学生争取资源 5 、资源获得与运用技巧:平时注意 观察、积累各种学生可能需要的各种资源 (人、财、物)
2
学校体系中各岗位的团队合作(图3-1)P48
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在学校中获取成功的前提:理 解和适应学校教育目标,铭记合作是学校社会工作的 特性,需要与学校组织体系中各岗位人员通力合作。
与之工作密切相关的角色主要有
学校体系中各岗位的团队合作
校长
德育主任
通力合作
教务主任
学校心理 教师
2
学校体系中各岗位的团队合作(图3-1)P48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职责
1、社区动员:为学生利用社区福利设施、社 区服务机构资源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2、社区联络:担任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络员。 对社区人士及 3、社区支持:支持社区开展利于提升家长教 相关机构的服务 育技能的活动或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 4、社区规划:以学校代表的身份介入社区规 划,维护学生在社区中的权益,促进社区发展。 5、社区项目:倡导社区创建学生发展项目、 家长培训项目
视频:马加爵感人的公开遗书
1
2
主要 内容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产生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基本职责及素质要求
3
3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职责
1.评估学生需求:社工与学生双向互动,遵 循个别化原则
2.供给学生需求:物质帮助或精神支持
对学生本身的 服务 3.预防学生危机:用敏锐的眼光透视可能的 危机
心理分析、 心理社会、 自我心理学 及个案等
咨询、调停、促 进 倡导、调停、 社会科学理论 仲裁、外展 (特别是偏差 系统理论、社会 理论与组织理 社区工作、 科 学 理 论 、 沟 通 论) 理论 沟通理论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P44)
生态系统观:儿童发展的历程中会与各项外在环 境(物质、文化· · · · · · )建立互动关系,达到平衡,如 果儿童与这些外环境之间的平衡遭受到破坏,则学生 会因为对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困扰。
工作 者的 角色 运用 的理 论基 础
促进支持性 的合作
1.参与社区 活动 2.促使社区 提出议题 3.协助社区 与学校了解 倡导、协商、 4.鼓励社区 咨询、调停、 参与学校方 仲裁 案
1. 界定青少年与 系统间共通性 2.建立互动目标 3.改善沟通 4.建立互助模式 5. 对象可能是个 人、团体或社区
1
现阶段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形态(以台湾为例)P41
实务形态 内部派驻型 外部支援型 校外安置服务型
特质比较
驻 校
驻 区 政府部门
入校支援 专案委托 安置机构 社区学园
经济来源
政府部门
NGO
政府、 NGO
政府部门
政府、 NGO
服务提供者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
NGO
NGO
政府部门
NGO
聘用形式
学校或教 育局聘请
互动领域或 范围
互动或互动 能力产生困难
1
2
主要 内容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产生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基本职责及素质要求
3
不同运作模式下的角色定位
传 统 临 床 模 学校变迁模 社区学校 社会互动模式 式 式 模式
服务 内容
1.个案工作 2.团体工作 3.协调功能
1.界定学校产 生不良功能的 规范及情境 2.青少年团体 3.咨询工作
学校组织层面:由推动学校环境(自然环境、物理 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或是调整学校教职工的认 知态度,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和表现。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
个人和学生团队 层面
家庭层面
角色定位
学校组织层面
政策和社区 层面
2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
政策和社区层面:社工着重扮演政策的检讨监督 者、参与制定者的角色,例如探讨社区、学校的制度 和政策是否对某些学生不公平,令他们失去了同等的 发展机会。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
个人和学生团队 层面
家庭层面
角色定位
2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
家庭层面:促进家校联系、鼓励家庭参与,帮助 学校进行家庭访问、建立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之间的联 系。 角色定位:媒介者、发展者。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
个人和学生团队 层面
家庭层面
角色定位
学校组织层面
2
不同系统层面的角色定位
通力合作
学校心理教师:与学校社工切入点不同。强调对 学生内部心理进行疏导(学校社会工作者更强调链接 资源,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给予学生发展机会及成长空 间
2
学校体系中各岗位的团队合作(图3-1)P48
通力合作
校长:决策者、领导者、评估者 德育主任:学生生活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教务主任:大部分学生困扰问题多少与学业失败直 接挂钩
NASW: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1
学校社会工作亟需专业化、职业化
职业化:就是从其他社会分工领域中分 离出来,独立成为一门有别于其他劳动、具 有自身特色的职业领域。 学校社会工作者所秉持的"人性关怀"专业伦 理,所掌握的有关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的专业知 识,所拥有的宏观、微观个系统链接的技能,能 协助学校系统更好的实现其教育目标。
4. 提供专业服务的重要性 5. 福利获取的社会性
3
相关科学理论知识
对不同专业的认知 学校教育知识
社会系统知识 社会交往知识
心理咨询知识
3
中国大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1 、学校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伦理责任:不断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巧。 2 、学校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尊重案主的权利,以适当方式告知案主应尽的义务。 伦理规范 3 、学校社会工作者对工作同事的伦理责任: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同事,通过共同努力提供专 业服务。 4 、学校社会工作者对学校的伦理责任:忠于 学校的职责,用专业服务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维护 学校的良好声誉,促进学校的发展。
1
2
主要 内容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产生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基本职责及素质要求
3
1
学校社会工作者是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结果
1945年“学校社会工作 者协会”成立,访问教 师正式更名为“学校社 会工作者” 专业教育蓬勃发展
1906年起源 于美国
开始以“访问 教师”身份开 展工作
1978年NASW正式 制定学校社会工作者 的职业资格标准
School Social Workers
第三章 学校社会工作者
案例2:两位“准”社工的遭遇
学校社会工作者究竟是做什么的?和心理教师、辅导 教师、德育工作者存在什么不同?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出现是学校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和 职业化的必然结果。我国虽尚未完全形成学校社会工作的 专业化和职业化,但亦为大势所趋。仍需要根据自身的国 情特点确定自身的实务形态。
4.辅导学生发展:提升学生抗逆力、环境适
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5.协助必要的转介:转介与否的标准是学生
利益的实现和案主需求的满足
3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职责
1、与教职工的协同性工作:与学校教
师一起甄别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与发 展的不利因素。 对教职工的 服务 2、对教职工的支持性工作:通过支 持性活动改善师生关系,协助其增进学生 福利, 必要时提供学生背景资料。 3、对教职工的服务性工作:提供各 种咨询,如使其运用技巧培养一种鼓励学 生学习的气氛。
目标:学校社工的目标是在干预个人与环境之 间的交流面(关系),以连结案主需求,帮助案 主减少或排除成长和发展中的困扰和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