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化水泥浆体的组成与结构与其性质

硬化水泥浆体的组成与结构与其性质

用吸附法和压汞法测定孔径分布后,即可测得水泥浆体的总孔隙率。
(3)孔的形态
开口孔(连通孔) 闭口孔(封闭孔)
11
03 硬化水泥浆体性质
3.1 硬化水泥浆体的力学性能
(1)硬化水泥浆体的强度
12
03 硬化水泥浆体性质
(2)硬化水泥浆体的弹性模量 硬化水泥浆体或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抗压强度越大,弹 性模量相应也大,大致与抗压强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例。
六方板状,几十微米,
层内:离子键,结合强 尺寸取决液相中Ca2+离子
层间:范德华力,结合 弱,受力时的薄弱环节,
浓度增长的速度:越快, 尺寸越小,强度越高
沿层间产生裂缝
6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物质 3.AFt
4.AFm
组成
[Ca3(Al,Fe)(OH)6·12H2O]2·X3·yH2
OX-二价,SO4、CO3、Cl2、(OH)2
材料强度愈高,徐变愈小。混凝土中徐变主要来பைடு நூலகம்硬化水泥浆体。 (3)水灰比
水灰比对徐变的影响,定性的评论是水灰比越大,徐变也愈大。 (4)温度
5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2.1硬化水泥浆体中矿物组成与结构
物质 1.C-S-H
组成 组成不定,
结构 结晶度极差
远程无序胶体,取决水 化龄期,初期溶胶,中 后期凝胶
形貌
取决水化龄期-与生长 空间有关:水化龄期长, 尺寸越小,2~0.1µm
2.Ca(OH)2
组成固定,纯 度高,结晶好
三方晶系层状结构
THE MAIN CONTENTS
01 概述 03 硬化水泥浆体的性质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2
01 概述
1.1硬化水泥浆体
硬化水泥浆体是非均质的多相体系,由各种水化产物和残存熟料所构成的固相以 及存在于空隙中的水和空气组成,所以是固-液-气三相多孔体。它具有一定的机械强 度和空隙率,而外观和其他性能则与天然石材相似,因此通常又称之为水泥石。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孔隙率,温度,干燥程度等
13
03 硬化水泥浆体性质
3.2 硬化水泥浆体的干缩和徐变性能
3.2.1 硬化水泥浆体的收缩 (1)干缩或减缩 硬化水泥浆在水泥水化硬化过程中,自发的产生体积变化。 (2)干燥收缩 如果硬化水泥浆处于高风速,低温度和高气温环境下,就有可能引起毛细管水,凝胶水的蒸 发损失,必然会导致水泥浆体的体积变化。
7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2.2 水及其存在形式
(1)按与固相组成的作用
自由水 (游离水)
吸附水
毛细孔水 凝胶水
存在于粗大孔隙中,与一般水性质相同
数量取决于毛细孔的数 量,以中性水分子存在
数量大体上正比于凝胶体的 数量,以中性水分子存在
结晶水 (化学结合水)
以中性水分子存在,占有晶格固定位置,由氢键和 弱结晶水 剩余键相结合,结合力弱,如:C-S-H中的层间水
C3A ·3CaX ·mH2O m=30~32
[Ca2(Al,Fe)(OH)6]·X·yH2O C3A ·CaY ·nH2O n=10~12
X-一价,Y-二价
结构 三方晶系 柱状结构
三方晶系 层状结构
形貌 针棒状、杆状、 柱状、空心管状
六方板状
与AFt相比,AFm中的结构水少,其密度更大。当AFm接触到各种来源的 SO42-离子而转变成AFt时,结构水增加,密度减小,从而产生相当的体 积膨胀,是引起硬化水泥浆体体积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继续水化“内吸”作用失水,胶体凝 固体直接与水反应,通过水的扩散,
聚成刚性凝胶而硬化
反应界面由颗粒表面向内延伸。
三阶段理论 比较统一的意见
凝结是由胶体形成凝聚结构,硬化是 溶解-胶化-结晶过程:生成溶胶
晶体结构的发展
-凝胶-晶体
水化反应生成胶体和晶体,它们共同 液相中反应-局部化学反应:化学
作用,相互交叉联结
14
03 硬化水泥浆体性质
3.2.2硬化水泥浆体的徐变
晶体材料,金属,岩石和硬化水泥浆体等固体材 料,由于载荷而引起的变形中,其中时间依赖性的 部分就时徐变,或称蠕变。
由于组成结构的不同,硬化水泥浆体,无论在多 么低的应力条件下,都会产生徐变,而且由徐变引 起体积变化。
硬化水泥浆体的徐变包括可你徐变和不可逆徐 变,由左图可以看出,不可逆徐变大于可逆徐变。
反应控制-扩散控制
4
01 概述
硬化水泥浆体形成的原因
水泥石具有强度的原因
水化产物
内部键型 产物之间键型
结构形成
胶体 C-S-H凝胶
晶体 CH、AFt、
AFm等
原子价键、 氢键
离子键
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
箔片状、纤维状,具有巨 大的表面能,交叉攀附
六方板状、针棒状,相互 搭接
构成三度空间牢固结 合,密实的整体
非蒸发水(Wn)
蒸发后剩余的水
与水化产物数量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可表征水化程度
9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2.3 孔及其结构特征
(1)总孔隙率
孔隙占水泥浆体的体积百分比
(2)孔径分布
10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吸附法:水蒸气或氮气吸附,一般用于直径小于300A的孔 压汞法:用压力将水银压入干燥浆体,水银能够进入的孔 径与所施加压力成反比,测量直径1µm ~几百微米的孔。
非均质的多相体系
水化产物和残存熟料-固相 孔隙中的水-液相 孔隙中的空气-气相
三相多孔体
3
01 概述
1.2 水泥硬化机理
硬化机理 结晶理论
胶体理论
产生凝结硬化的原因
水化硬化过程
水化反应生成晶体 相互交叉联结
溶解-沉淀过程:熟料矿物溶解于 水,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产物溶解 度更小,结晶沉淀。
水化反应生成大量胶体,由于干燥或 局部化学反应:熟料矿物不溶于水,
上图为温度平衡时,硬化水泥浆体的徐变和徐 变恢复曲线。
15
03 硬化水泥浆体性质
影响徐变的因素: (1)加荷应力
硬化水泥浆体,即使加荷的作用力很小,也能产生徐变变形,加荷应力在混凝土的强度的35%40%以下时,徐变变形大致与应力成正比。 总的影响规律是:加荷作用应力的比例与强度(强度)愈高,徐变愈大。 (2)材料强度
强结晶水
以OH-离子存在,占有晶格固定位置,有确 定含量比,结合力强,如:Ca(OH)2中的OH-
8
02 硬化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
(2)按实用 ——将所有自由水及吸附水除去,仅剩下结晶水
105℃加热、D-干燥(干冰-79℃ )、P-干燥(高氯酸镁)
蒸发水(We)
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能除去的水
浆体内孔隙体积的量度。蒸发水越多,孔隙率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