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
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
学生分析:对于国际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们感兴趣的很少,知道或了解的则更少。因此要引导学生学好本课有很大难度,可以尝试将前面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可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讨论,师生互动解答比较复杂的问题。
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
一、战后“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1
2.与会国的不同地位
3.《凡尔赛和约》与凡尔赛体系
4.国际联盟成立1920年
二、对亚太地区的战后“安排”
1.华盛顿会的召开1921-1922
2.《九国公约》1922年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教学反思
《凡尔赛和约》及凡尔赛体系的评价;《九国公约》及其评价。
教学难点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读图法;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展台,地图册等
教学
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温故知新设置疑问使前后知识有机衔接,自然过渡引出新课内容
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深刻地理解帝国主义国家召开和会的动机。
阅读课文小字部分了解中国参与和会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了解巴黎和会并不是真正为了和平,而是各帝国主义大国瓜分战利品的会议。
结合条约的文本内容和漫画图片,可短暂的交流意见,随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投影展示补充的《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认识》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辅助教学。
情感
态度
与
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对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作用的正确认识;通过了解我们中国在这两次会议上的遭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同时也更为深刻地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
前端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所学内容承接上学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是一战结束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延续,同时又制造了新的矛盾,导致日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新的战争─二战的爆发,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本课所学内容对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投影展示《巴黎和会召开》图片、文字资料增强教学直观性。
投影展示《巴黎和会三巨头》图片、文字资料增强直观性。
投影展示《凡尔赛条约》的文本资料和相关图片资料辅助教学。
教学
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读图识图能力。
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研究历史问题。
温故知新注意知识间的相互关联。
课堂小结
一战后的战胜国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用一系列条约确定了它们眼中的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这个体系并不能而且也没有为它们带来和平与安定,反而制造了新的矛盾,酝酿了新的战争。
作业
必作
课后练习题,练习册《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
选做
练习册拓展练习部分
请看材料,提问: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在巴黎和会后要急急忙忙召开华盛顿会议?指出矛盾的根源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亚太地区殖民地的争夺,尤其是中国。回忆中国近代史内容:都有哪些国家在中国争夺殖民地?这次会议上签订了那些协议?最重要的条约是什么条约?
2.《九国公约》1922年
这个条约是专门针对中国问题而订立的条约,请思考:为什么中国成为列强在亚太地区争夺的对象?九国是哪九个国家?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的影响是
教学内容处理比较得当,注意密切联系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运用较幽默地语言和充分发掘教材文字材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较好地达成教学任务。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参与教学不够,讨论展开不够充分。
情感教育方面,充分发掘教育素材,引导学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深刻体会“弱国无外交”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战后“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1
(观看巴黎和会召开的图片)提问:一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战胜的协约国一方就匆匆忙忙地召开了巴黎“和”会,他们是否真的想要通过这次会议建立永久的和平吗?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继续学习了解真相……
2.与会国的不同地位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有32个国家参加(强调:战败国、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掌握会议主导权的是英、法、美三国,被称作“巴黎和会三巨头”(观看图片)而当时我们中国也以战胜国身份参加这次会议,(阅读小字)思考:为什么英法美主导会议,而我们中国却在这次会议上遭到了如此屈辱的对待?这说明巴黎和会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呢?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的条约上。
在课本上落实凡尔赛体系的含义,结合地图明确这个体系所作用的地理范围。
阅读课后阅读,知道:国际联盟是英法等国的工具。
根据材料分析巴黎和会后的国际形势。
观看材料分析得出结论:在亚太地区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根据学过知识回答:英、法、美、德、俄、意大利、日本等。
根据中国近代史内容回答。
投影展示地图《一战前后欧洲格局变化图》,增强教学直观性。
提问:有了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是否从此以后世界就天下太平了呢?请看一些当时政治家们对此发表的观点吧!然后我们自己探讨一下,发表我们自己看法!
以上仅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世界所作出的战后安排,那么在东方的亚太地区,帝国主义国家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二、对亚太地区的战后“安排”
1.华盛顿会的召开1921-1922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解释华盛顿体系的含义、涵盖的地理范围,理解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关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和补充,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整个世界秩序。这个大体系能否保证世界和平?(补充材料)它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材料,体会其中的含义。
阅读课文和材料理解复杂的历史概念。
补充列宁关于凡华体系的评价话语资料辅助教学。投影展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图片资料》增强教学直观性。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密切联系前面所学中国史知识,注意知识间的整合。
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能力
提问:1918年11月,随着德国的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那么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否化解了呢?争斗是否停止了呢?作为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国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他们当时迫切要做的是什么?(评价学生的观点)那么,他们是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他们在西方做了些什么。
约有什么感受?他们会怎样对待这个条约?协约国处置了德国后又用同样的手段处置了其他几个战败国,这些条约共同构成了协约国眼中的战后西方得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为了保护它们在巴黎和会上取得的成果,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
4.国际联盟成立1920年
阅读课后阅读关于“国联”的相关内容,了解该机构的性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学生集中讨论并结合著名政治家们的论述史料,完成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讨论和评价;师生互动讨论和分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深刻地认识《九国公约》的实质。对一些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揭示,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一些分析评价问题,教师应充分地为学生提供材料,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投影补充关于对凡尔赛体系评价的文字资料,辅助学生理解。
投影展示《一战后的亚太地区形势图》和相关文字资料,辅助学生了解
投影展示《九国公约》的文本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教学
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学生充分地依据材料理解历史疑难问题。
什么?引用领袖人物的话加强学生对该条约的认识。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是什么?
3.《凡尔赛和约》与凡尔赛体系
分析:《凡尔赛条约》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战败的德国的严厉处罚,请看条约内容和漫画,请你说一说:对于战胜国来说哪些条款比较重要?为什么?德国人对这个条
认为:没有化解矛盾冲突,争斗在继续。
相互探讨交换意见指出:瓜分世界,制裁战败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观看图片资料,在教材上落实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目的。
南顶中学教案
课题
第3课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孔玉新
授课班级
初二年级
授课时间
2008.3.4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了解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理解所谓“新秩序”的内涵;认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和涉及的地理范围;认识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关系的作用;通过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作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