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35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学生评价报告》
33
学生成长信息的积累
各子系统产生的数据都会集中到学生成长信息附表中。学生、家 长、学校能很容易的进行查询。体现教育数据中心的优势。
34
其它应用:资料库组件
资料库
组件模块
资料库组件
资料库组件能极大的提升学校对教师 备课的检查与资料收集。
资料统一存储,便于保存 按教师,分学科上传学案 学生、其它教师分享资料 资料电子化
区教育 平台
市教育 应用系统
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主数据管理方式,集中存放各种相关数 据信息,已实现学籍、教籍、考试、课程、学分认证等信息与市 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
10
数据中心的集成作用 2
• 平台数据中心与学校应用的集成
信息平台 数据中心
网阅系统 校园一卡通 报名信息 ……
主数据接口管理,能更容易的实现外部系统与区综合素质 教育平台的信息集成,从而更好的支撑部分学校个性化建设。
针对教育主管部门 的数据主题分析
教育主管单位主题分析
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与各系统 之间的关系
外部应用系统
信息平台
数据中心
抽取各种综合 信息进行展现 应用
ETL过程,外部数据 抽取到数据中心。
信息公开
教育门户系统
综合素质教育__SNS教育社区
9
数据中心的集成作用 1
• 平台数据中心与市管理平台无缝对接
学校
集成了学籍、课改、报名、综合素质评价等与
教育单位相关的业务子系统 通过创生平台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了一个
互动交流为一体的专属空间(创生平台)
5
多维教育的桥梁
学生
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成为信息的创造者。指导 他们有效地获得信息。
教师
提供真正能有效协助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让教 师乐于使用。让教师能“因材施教”
17
与短信集成,方便教师、家长交流
通过短信,学校与学生家长便捷沟通。短信支持手机上下行
18
课件资源管理
按教材、章节组织的课件资源,学生能方便的下载任课教师上传的各 种教学资源。
19
对教师教学的有效补充1
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有效对教学过程进行补充
20
对教师教学的有效补充2
个性的辅导、教学的同步辅导,何须“补课”?
12
创生平台简介
基于学校、家长、学生的社区模式 创生平台以组件形式提供丰富的应用 创生平台主要包括成绩、课件模块
13
丰富的学校管理端模块
学校通过管理端获得需要的各种学校相关数据。
14
学生的专属空间
15
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空间
16
不断的成长与扩展
不断推出适合学生的应用,让学生保持创造力和新鲜。办学理念得到传达
家长
让家长认同学校的教学理念,让家长成为教育环 节的协助者,打消他们的顾虑
社会资源
整合社会资源,让他们加入到教育的社 会圈中
6
启迪教育信息化框架
7
高新区综合素质教育平台构成
1 各个教育管理子系统
课学 教 学 改籍 籍 分 系系 系 认 统统 统 证
2
教育主管单位主题分析
4 信息平台__数据中心 采用OLAP存储
2
为什么要信息化
教育本质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知识”,而“知识”就是一种信息。
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得方式,教育工作者更应 该深刻理解这种改变。
必须正视的互联网“应用”
•学生的天性决定了对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接纳
博客、微博、贴吧、移动互联网成了应用效果
引入社区网络的形态,构建学 生、家长、教师的专属人际网 络。
风格活泼 的形式
强调学生建立自己的专属空间 ,让空间渗透到学生的成长过 程中。
个性化 成都七中 创造性 初中SNS
各种专属的应用组件加强了对 学生的个性化信息推送,以及 学习过程的专属辅导
价值信息
通过协助完成创造性的学习。 让学生、老师、家长看到、展 示自己的成果
外部应用系统
例如:网阅系统,同 样采用主数据方式实 现与数据中心的集成。
抽取各个业务系统中的 主数据
教育门户 系统
3 综合素质教育__SNS教育社区
课程 预习 组件
研究性 学习应
用
素质 评价 应用
成绩 分析 应用
其它 应用
8
各个教育管理子系统
获取支持主数据; ETL过程,数据按周 期抽取到数据中心。
基于“人与人联系”的教育需要
•现代教育需要构建一个多维连接的教育圈
只有有效的连接家长、社会资源、学校内部、教师、学生才能更好促进教育工 作的开展。
3
解决不同层面的信息化需求
学生
活泼的形式,便捷的使 用
强调学生之间、学生与 老师之间的无缝沟通
希望获得学学习的个性 化辅导与关怀
家长
及时有效地的沟通 个性化信息的掌握 专业性的指导。
25
个性化信息的推送1
26
个性化信息的推送2
27
协作、创造性学习1
让学生懂得协作、分享、创造,老师在此过程中起到辅导作用
28
协作、创造性学习2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对学习本身正向促进。
29
社会实践活动
30
综合素质评价1
《地区评价报告》
31
综合素质评价2
《学校评价报告》
32
综合素质评价2
智慧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01 信息化与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教育行业的 信息化进程得到蓬勃发展
近年来,各种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我们教育工作中。 这其中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教辅设备的信息化【例 如电子白板】;二是教育数据的信息化【例如网阅 、学籍、教籍、OA】等;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使用者与受益者是教育管理 者,而对教育的核心——【学生】,并没有突破性 的产品。
21
对教师教学的有效补充3
便捷的知识点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让老师了解学生。
22
考试成绩数据上传
每次考试活动结束后,按考试活动——学科组织考 试数据的上传。
23
网阅数据与数据中心
单科考试下,可以显示考试的详细分数情况及自动计算排名:
24
可查询到学生个体的试卷
学校可集中查阅试卷、学生可通过个人空间查阅个人的试卷
教育信息化产品
教师
便捷的教育资源共享与获 得
对教学有效的帮助 对学生信息的快速掌握,
便捷的通道到达学生个体
教育管理者
学校各种信息的快速掌 握
学校教育特色的体现 教学资源的积累与提炼 公众信息披露。
4
02 启迪综合素质教育框架概述
启迪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以“数据中心”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