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试题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试题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试题一、选择题60975.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A 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 - C。

答:( )60976.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A 0.06-13.6nm。

B 250-280nm。

C 300-400nm。

答:( )60977.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A 50%。

B 70%。

C 90%。

答:( )60978.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A 62-63℃30min。

B 71-72℃30min。

C 60-70℃30min。

答:( )60979.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答:( )60980.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答:( )60981.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答:( )60982.测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常采用:A. 血球板计数法。

B. 涂片计数法。

C. 比浊计数法。

答:( )60983.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A 20-40℃。

B 25-37℃。

C 35-40℃。

答:( )60984.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A 0.3-0.4V。

B +0.1V 以上。

C -0.1V 以上。

答:( )60985.黑曲霉在pH2-3 的环境下发酵蔗糖:A 主要积累草酸。

B 主要积累柠檬酸。

C 主要积累乙酸。

答:( )60986.升汞用于实验室非金属器皿表面消毒的浓度通常为:A 0.001%。

B 0.1%。

C 1%。

答:( )60987.防腐的盐浓度通常为:A 5-10%。

B 10-15%。

C 15-20%。

答:( )60988.链霉素抑菌机制是:A 破坏膜的结构。

B 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 阻碍70S 核糖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答:( )60989.丝裂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B 阻碍核酸解链。

C 切断DNA 链。

答:( )二、判断题60990.在10 分钟内杀死某微生物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微生物的致死温度。

答:( )60991.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要高,故冬天栽培食用菌要用薄膜复盖。

答:( )60992.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答:( )60993.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答:( )60994.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 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 是一致的。

答:( )60995.0.1% 升汞可用于各种金属器皿的消毒。

答:( )60996.黑曲霉菌丝生长温度比产酶温度要高。

答:( )60997.丙酸、盐酸都可用作防腐剂。

答:( )60998.由于分子量越大的物质产生的渗透压越高,所以罐藏食品通常用50-70% 的糖溶液。

答:( )60999.青霉素因为能阻止G+细菌肽聚糖的形成,所以也能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答:( )61000.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相同的。

答:( )61001.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中的PH 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

答:( )61002.细胞大小相同的同种微生物可用来进行同步培养。

答:( )61003.在培养根瘤菌时常加二十万分之一的结晶紫抑制G+细菌的生长。

答:( )61004.专性厌氧微生物( 如产甲烷菌) 生长的最适Eh 值通常为-0.3 至-0.4V。

答:( )61005.丙酮丁醇梭菌积累丙酮丁醇的最适pH 是4.3-5.3。

答:( )三、填空题61006.低温型的微生物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型和____________ 型。

61007.中温型微生物又可分为____________ 型和____________ 型两类。

61008.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 是_______________。

61009.放线菌生长最适pH 一般是______________。

61010.真菌生长的最适pH 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

61000.专性嗜冷, 兼性嗜冷。

61007.室温, 体温。

61008.6.5-7.5。

61009.7.5-8。

61010.5-6。

61011.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的工艺条件是:压力__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

61012.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量的测定常用干重法。

61013.指数生长的速率常以___________ 来表示。

61014.人和温血动物的病源菌一般是_____________ 温型的。

6101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16.98kpa, 121。

C, 30min。

61017.真菌和放线菌。

61018.代时。

61019.中。

61020.前者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后者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包括细菌的芽孢。

61021.常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1022.微生物按其生长温度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_____3 类。

61023.温度愈低,食物腐败愈__________。

只有当食物__________ 时,微生物的生长才是停止的。

61024.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的____________ 抗干燥能力较强,微生物这一特性已用于______________。

61025.利用干燥对微生物影响的原理,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法保存食物。

61011.高温杀菌,化学杀菌,辐射杀菌。

61017.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

61018.慢,冰冻。

61019.孢子,菌种干燥保藏。

61020.烘干,晒干,熏干。

61026.微生物的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适温度。

61027.__________________ 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好,实验室空61028.不同。

61029.70%,2-6ml/M3。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答案一、选择题60975.D60976.B60977.B60978.A60979.B60980.A60981.B60982.B60983.A60984.A60985.B60986.B60987.B60988.C60989.B二、判断题60990.对60991.错60992.错60993.错60994.错60995.错60996.对60997.错60998.错60999.错61001.错61002.对61003.对61004.对61005.对61006.对三、填空题61023.发生质壁分离,吸水膨胀甚至破裂。

61024.分裂迟缓,代谢活跃,菌数增长近于零。

61025.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61026.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此时活菌数最多。

61027.菌体的死亡数超过新生数。

61028.滞留适应期,对数生长期,最高稳定生长期,衰亡期。

61029.对数生长。

61030.连续培养法。

61031.最高稳定。

61032.好氧,厌氧。

61033.20-25。

61034.加大接种量和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种接种。

61035.62-63。

C,30min或71。

C,15min。

61036.常压80-100℃处理15-60 分钟,37℃保温培养过夜,再同上蒸煮,如此连续三天。

61037.5℃,25-37℃,45-50℃。

61038.30 ℃,45-55 ℃,60-75 ℃,温泉和堆肥中。

61039.-5-0℃,10-20℃,25-30℃,冷藏食品上。

61040.-12℃,5-15℃,15-20℃,海洋深处、雪山等地。

61041.中温型的。

61042.中温型的。

61043.计数板计数法,涂片计数法,比浊法。

61044.稀释平板计数法,滤膜培养法,稀释培养法(MPN 法)。

61045.化学吸氧法,密闭容器内反复抽真空后充N2。

61046.10-15℃,25-37℃,45-50℃。

61047.恒浊法,恒化法。

61048.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微好氧。

61049.乳酸菌,乳酸,腐生细菌。

61050.杀菌,防腐。

61051.低温防腐,加无毒的化学防腐剂,干燥防腐,利用微生物产酸防腐。

61052.是细胞的组分,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是吸收营养物质和分泌代谢物的良好溶剂,能有效地控制细胞温度。

61053.引起细胞膜电荷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改变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及有害物质的毒性。

61054.25-30%61055.丙酸钙61056.苯甲酸钠四.名词解释61057.生长是指微生物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过程。

61058.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

61059.由细胞分裂而引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