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研究论文 (2013届本科题目 :学院:专业: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 10月 24日端正学习态度学好中学化学摘要 :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学生化学基础偏差。
经过了解知道学生基础差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几乎没有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加之社会所传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他们,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针对这些现象, 作为化学教育的实习生在教授课程时必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运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关键词 :实习厌学激发兴趣端正态度前言 :米卢说过:“ 态度决定一切。
”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足球, 同样适用于学习。
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进取和奋斗。
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十分重要,可以说:“ 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
” 遇到了每一件事绝不退缩,积极地去做, 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
态度是实力的前提, 有良好的态度才能题得到自信。
态度和兴趣同等重要。
1教育实习的开始教育实习对每一个准教师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是我们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的必需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实习,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所锻炼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用理论指导实践, 提高自己在社会中, 在学生面前, 在学校里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
这一个多月的生活工作体验, 在实习学校校领导、老师支持和指导下, 在指导老师、原指导班主任老师的帮助辅导下, 我收获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体会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以及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劳累。
2 培养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面, 师生间情感的效流和沟通,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
爱能够揭示出人的内心深处的泉源, 因此将永远使生气勃勃的善良感情淙淙而出。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深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 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关心和帮肋他们, 并且听取他们对该课程的反映, 要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 而且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这样学生由对你这个老师的热爱, 逐渐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2.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即创设一个使学生学习愉快而不过分紧张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就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做起:2.2.1充分利用演不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搞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伟大的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谈及他的教学体验时说到, 当他讲课不做实验时听课者寥寥无几, 一旦演示化学实验, 教室里就挤满了人。
化学实验能给学生展现诸如颜色变化、放出气体、产生沉淀、发生燃烧、爆鸣等生动、新奇、鲜明的化学现象。
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
同时还就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标本和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 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 把理论、书本知识和具体实物联系起来,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 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
2.2.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化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化学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少右处处有化学。
例如, 通过二氧化碳教学, 联系目前乱确滥伐的现象严重事故, 使地球上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积减少, 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形成“温室效应” ,致命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危害, 进一步引导学生应怎样保护森林资源 ,怎样利用所学知识去开发利用二氧化碳新途径, 等等。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化学学科的价值,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3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侠, 是培养学生兴趣及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 比如, 除做必要的学生实验外, 还可以参与老师的演示实验、准备学生实验或增加一些课外小实验。
或通过化学课外活动等, 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 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他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化学实验去探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学习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
2.2.4因势利导,变兴趣为探索的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信息,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 使教学形象化, 具有趣味性当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兴趣时教师要因势利导, 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学生在这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极大兴趣, 这种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动力, 而且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另外,教师恰当的评价,适当的表杨,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
教师还可以利用适应的时机给学生讲述一些化学科学家的故事。
这些都将会成为学生学习化学,探索未来的动力。
3. 化学学习中要培养自主学习法所谓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觉主动的发民, 在具体的教学中“自主学习法” 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体现:即课前环节、课上环节、课后环节、课外环节。
3.1课前环节要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学习思路达到默契,就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 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教材知识结构以及大纲要求, 选定哪些媒体、实物模型以及实验等, 然后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案。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制法一节中,先给学生布置预习题材实验室制氧气、氢气时,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是怎样的推测制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方法是怎样的。
3.2课堂环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要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情景中的角色,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态。
这样,既不把知识讲厌, 又注意引导学生探讨, 教学过程有张有弛, 高潮迭起, 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3.3课后环节是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在知识拓展、思维启迪方面,教师可给出一些与后续课有联系的问题, 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 让感兴趣的学生课后思考探索。
通过问题, 会激发学生相互之间深入讨论探索, 既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理解, 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 开掘了学生的潜能。
3.4课外环节学生的课外时空很大,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就不应该仅仅限于课堂上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它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和不断更新的。
这样才能使化学课外活动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可以选择小科学实验和小论文的内容,等等。
4 端正学习态度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任何一个领域中, 取得比较大的成功的人, 他们的行为几乎都是指向于自己设定的目标。
有了目标, 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
4.1 有目标才能走向成功世界公认的成功定义是:成功就是逐步实现一个有意义的既定目标。
目标是成功的灵魂精粹所在,目标的达成几乎可以与成功划上等号。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 ·希尔曾说:“ 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 。
世界上只有 3%的人能设定他们的人生目标, 这也就是成功者总是极少数的根本原因。
大多数人之所以失败, 其原因也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 并且也从来没有迈他们的第一步。
4.2如何制定目标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在学习的过程中, 一旦制定了一个目标, 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力量,努力朝着所定的目标前进。
目标,是一种希望,在希望的激发之下, 人才会不断地追求进步向上, 所以,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设立非常明确的目标。
4.2.1该如何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呢?一般来讲,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遵从自己的意愿。
如果你充分地相信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你就具有了从事任何活动, 并且达到任何一个目标的信心和能力。
一旦你敢于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为着这个目标投入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时, 你在考试中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高考中一定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二、由自己的兴趣和实力来决定。
目标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自己的实力的变化而变化, 无须过高, 也不能过低。
有一位高考状元说过:“ 高一的时候, 我只能保证自己上武汉大学; 高二时改为人民大学; 到了高三, 我便把目标锁定北大, 并为此奋斗不止。
我喜欢这样的追赶, 去追寻遥遥领先的理想, 在追赶中,我学得自己是自由自在人生的主人。
”三、让目标吸引你前进。
目标要能促使你克服各种挫折和困难,并为之奋斗的,能对自己起到良好的约束和督促作用的。
4.2.2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呢?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两内容:一是学习的目标,或称学习阶段的总目标。
如自己要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自己、为父母、或是为其他需要感激和感恩的人?为了将来的发展, 为了上大学,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都是很不错的理由。
只要你认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源源的动力,促使你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去努力,就可以当作自己的目标确定下来。
可以产,这是人生中的阶段性目标。
学习目标的第二个部分, 是实现第一个步骤性目标。
由这步骤性目标最终才能实现自己学习的总目标。
比如说, 我这一节课必须掌握住哪些知识, 我这一天的复习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一个月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小到一小时,大到一月、一学期、一年,都要有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懈怠,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前进。
5. 结束针对实习中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 作为化学教育的实习生在教授课程时必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运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 毕华林 ,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3] 刘电芝 , 学习策略研究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