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ppt课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ppt课件

22
3
体液中的Na+、K+、Ca2+、Mg2+等均可影
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K Na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Ca2 Mg2 H
离子浓度对心肌兴奋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们的关系是:Ca2 Na OH
心肌兴奋性∝ K Mg2 H
22
钠、钾、氯(Na、K、Cl)
测定(3)
正常成人Na + 、Cl-
肾前性少尿、肾外原因致氮 质血症, BUN快速上升 ,Cr 不上升,BUN/Cr>10:1
Cr↑ Bun/Cr
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少尿、肾血流量减少,Cr浓度上升, 但多不超过200μmol/L. 器质性肾衰竭Cr常超过200μmol/L
6
6
血清尿素氮测定(Bun)
Bun↑
BUN主要经肾小球 滤过随尿排出,肾 小管也有排泌。当 肾实质受损时,肾 小球滤过率降低, 致BUN浓度增加, 因此检测BUN可粗 略的观察肾小球滤 过功能
参考值
男性:268~488mmol/L 女性:178~387mmol/L
临床意义
UA↑原发性:痛风 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白血 病、肿瘤、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
8
8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 验(1)
总胆固醇测定(TC) 甘油三脂测定(TG)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
180L肾小球滤液
近曲小管
HCO3-,NaCl优先重 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完全重吸收
1/3原液(≈60L)
髓袢
水,钠重吸收
18L(10%)
远曲小管
浓缩,稀释
集合管(1L)
4
4
血清肌酐测定(Cr)(1)
当外源性摄入稳定的情况下,血清肌酐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临界点(正常的1/3),肌酐浓度急剧上升。
4-12小时,是一种
理想的早期诊断标
,对排除诊断有意义。
17
17
血清肌钙蛋白T和I(cTnT 和cTnI)测定
概述
肌钙蛋白是细胞 中含有的收缩蛋白 心肌细胞中特有 的是cTnT和cTnI.
参考值
cTnT 0.02-0.13ug/l
诊断临界值>0.2ug/l >0.5诊断急性心梗
cTnI<0.2ug/l
血清肌 心红肌蛋损白伤标(志M物检b)验 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T和I(cTnT和cTnI)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
15
15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 验(2)
概述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 和血清酶学检查。但是,对AMI可疑 病例,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仅为75%, 血清酶学检测虽然灵敏度高,但假假 阳性率也高。下列指标具有早期、灵 敏和特异的特点。
CK-MB 30%存在于心中 CK-MB为低于5%
CK
男性 38-174U/L 女性 26-140U/L
若梗死3 ~4天, CK-MB持续在高水平
表明持续心肌梗死
若CK-MB恢复正常后, 再次升高,提示原梗 死部位扩大或有新梗 死出现。
CK-MM 存在于骨骼肌中 CK-MM 94 ~96%
19
其他心肌相关性疾病,如心绞痛、心 房颤动、心肌炎、冠脉造影、等, CK-MB也可升高,故其特异性欠佳
症阻塞性黄疸、DM、长期高脂饮食和 甲减等
11
11
甘油三脂测定(TG)
概述 由肝、脂肪组织和 小肠合成,参与胆 固醇和胆固醇 脂的合成,为细胞 供能并储能。
12
12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c
Bile
A-I
LCAT A-I
Liver
Mature HDL
概述
FC Nascent
ABCA1
HDL
来源
排泄
参考值
血清肌酐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的指标
但非早期诊断指标
5
5
血清肌酐测定(Cr)(2)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 过功能减退,如肾衰
肾衰代偿期:Cr<178μmol/L 肾衰失代偿期:Cr>178μmol/L 肾衰竭期:Cr>445μmol/L
临床意义
尿素氮/ 肌酐的意义
器质性肾衰竭 BUN和Cr同时 升高,因此BUN/Cr≤10:1
30
30
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测定(1)
甲状腺素 是一种含碘的甲状腺原氨酸(T4)
T4以两种形式存在:
与甲状腺结合球蛋 白(TBG)结合—— 结合型甲状腺素
(T4)
呈游离状态的 甲状腺素,为 游离型甲状腺素
(FT4)
+
血清总T4(TT4)
T4不能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细胞,只有转变成FT4后才 可进入细胞发挥生理作用,含量甚少。促甲状腺激素 (TSH)刺激甲状腺分泌T4,T4又反馈抑制TSH释放
13
13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测定LDL-c
概述
携带胆固醇至外周组织, 通过细胞膜上的LDL受体 介导摄取胆固醇
临床意义
▪ LDL-c水平于CHD的发病率 呈正相关 ▪LDL-c每升高1 mmol/L, CHD发病率上升1~2%
参考值
1.3~4.9 mmol/L
14
14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 验(1)
内K+总量120g左右,其中98%存在于
食物中含的钾90%在消化 道以离子的形式吸收。食 物中K+含量很丰富, K+排 泄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细胞内液。 血清钾:3.5~5.3mmol/L
来源与分布 吸收与排泄
尿液钾:25~100 mmol/L.24h
参考值
K+
血清钾 临床意义
尿液钾 临床意义
↓摄取不足、丢失过度、 钾的细胞内转移
9
9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 验(2)
【脂蛋白】
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 物质,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同 时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它 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 性类脂(如磷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 性的球状巨分子, 才能在血液中被 运输, 并进入组织细胞。这种球状 巨分子复合物就称作脂蛋白。
↑摄入过多、排泄障碍、 细胞内钾的移出
25
↓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酸中毒
肾功能衰竭等。
↑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ushing综合症、心力衰竭、 糖尿病酮症、肾小管功能不全 25
酸碱度测定
酸碱平衡
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处理酸性和碱性物质的 含量与比例,使体液的pH值恒定在一定范围 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Macrophage
是体内逆向转运胆固醇的
主要载体,把外周组织内
多余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
处理降解,有利于防止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参考值 男性 0.08~1.80 mmol/L 女性 0.80~2.35 mmol/L
临床意义
HDL-c水平与CHD的发病率呈负相 关HDL-c增加1mmol/L,CHD发病 率减低2~3%。
诊断临界值>1.5ug/l
临床意义
AMI时血清cTnT 和cTnI(s)含量 升高,其敏感性 达100%,特异性 达84%。
18
18
血清肌酸激酶(CK)同
工酶测定
AMI症状出现后4-6小时, CK-MB活性开始升高 12-24小时达峰值 24-48小时恢复正常
CK-BB100%存在于脑组织中 CK-BB极少或为0
19
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
钠、钾、氯(Na、K、Cl)测定 酸碱度测定 氧分压(PO2)测定 二氧化碳分压(PCO2)测定
20
20
钠、钾、氯(Na、K、Cl) 测定(1)
电解质
以体液形式存在的水都含有浓度 不等的无机盐成分,这些无机盐 和可溶性蛋白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细胞外液
阳离子:Na+ 阴离子:Cl-、HCO3
判断肺通气状态
临床 意义
PCO2↑肺通气量降低,PCO2 ↓肺通气量增加 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性质
•PCO2<4.65kpa提示肺通气过度,有呼吸性碱 中毒存在;
•PCO2>6.65kpa提示体内有CO2潴留。 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的代偿情况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
28
28
内分泌激素检验
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测定 尿17-羟皮质类固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16
16
血清肌红蛋白(Mb) 测定
概述
参考值
临床意义
Mb是心肌和骨 骼肌细胞中含量 丰富的氧合血红 蛋白,当肌细胞 受损时Mb就释 放至血液中,引 起血中Mb水平 明显升高。
男性 18~74ng/ml 女性 18~66ng/ml
在AMI症状出现后
1.5-4小时,Mb↑↑ 4~12小时达峰值 72小时后开始恢复 比肌酸激酶(CK)早
23
23
钠、钾、氯(Na、K、Cl) 测定(4)
•摄入过多 •体内水分摄入过少 或丢失过多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血清氯96~106mmol/L;尿液氯100~250mmol/L.24h 临床意义与血清钠基本相同
24
24
钠、钾、氯(Na、K、Cl)
测定(5)
人体K+主要来自食物。蔬菜、果品、 肉类均含有丰富的K+。成人每日约 需K+2~3g,一个60kg重的成人体
血液中的pH主要取 决于碳酸氢盐/碳酸 之比值,即:
pH =PK+log--H---C--O---2 H2CO3
临床意义
动脉血PH<7.35 提示酸中毒 动脉血PH>7.45 提示碱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