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95%
HbA2
α2δ2
<1%
2-3%
<3.5
%
白细胞(WBC)
• 白细胞总数变化
–出生时:20 x 109/L
–婴儿:
12 x 109/L
–学龄前:
8 x 109/L
• 白细胞比例变化(图1)*
–For example
• A 2yr boy with WBC 15x109/l,
N 0.6, L0.4
轻度
中度 重度
110~90g/L ~60g/L ~30g/L
极重度 <30g/L
小儿贫血分类 — 形态分类
MCV(fl) MCH(pg) MCHC(%)
Normal ranges
80-94
28-32
32-38
Macrocytic
>94
>32
32-38
Normochromi 80-94 c /Normocytic
白细胞比例变化(图1)
(%)70
60 50 40 30 20 10
淋巴细胞
4-6天
中性粒细胞
4-6岁
13579
日数
1 3 5 7 9 11
岁数
血小板和血容量
• 血小板: 150-250 x 109/L • 血容量
–足月新生儿: 85ml/kg –婴幼儿: 75-80ml/kg –成人: 75ml/kg
小儿造血/血液特点
徐酉华 Professor in Hematology/Oncology 重庆医大儿童医院/儿科学院
小儿造血系统的发育
• 造血器官发育
–胎儿期造血 –生后造血
• 造血细胞发育
造血器官发育
• 胚胎期造血(表1)
•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功能/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外造血: 定义及特点
CFU-GM
CFU-Meg
CFU-E BFU-E
G-CSF TPO EPO
NUTROPHIL PLT RBC
小儿血象特点
小儿血象特点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 –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血红蛋白
• 白细胞* • 血小板和血容量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
–出生时和生后: RBC 5-7x1012/L, Hb 150-230g/L
28-32
32-38
Microcytic
<80
<28
32-38
Hypochromic
<80
<28
< 32
/Microcytic
小儿贫血
• 定义 • 形态分类 • 病因分类
贫血定义
• 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 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小儿贫血
• 标准
年龄
新生儿 1~4月 4~6月 6月~6岁 >6岁
血红蛋白 <145g/L <90g/L <100g/L <110g/L <120g/L
• 程度
程度 血红蛋白
– The cells which are capable of both selfrenewal and of clonal maturation into all blood cell lineages
• 定向干细胞(committed progenitor cells)
PROGENITOR CYTOKINE PRODUCTION
中胚层造血
造血部位
卵黄囊-血岛 (yolk sac)
肝脏造血
肝脏 (liver)
骨髓造血
骨髓 (bone marrow)
造血时间
10-14天始 3-4周原始血细胞 8 周 血岛退化 12-15 周消失
6-8周 始见血细胞 12-16周 活跃
6月后减少 停止于生后 4月 始 6月后增加稳定
生后2-5周唯一场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
–功能 –组成
• 胎儿血红蛋白的变化(表2)*
血红蛋白 胚胎 Gower1
Gower2 Portland 胎儿 HbF
肽链
8周
6月
出生 6月-12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岁
ζ2ε2
8周前
3月消失
α2ε2
ζ2γ2
α2γ2
增加
90% 70%
<5%
<2%
成人 HbA
α2β2
5-10% 30%
>95%
–生后1周-3月(生理性贫血期*) Hb100g/L
– 婴幼儿期(4月-1岁) RBC 4x1012/L, Hb 110g/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s)
– 出生时: 4-6% – 1-2mo: 0.3% – Later : 0.5-1.5%
• 有核红细胞
– 出生时: 3-10/100 WBC(10-20/100WBC) – 1周后: 消失
造血内容
红细胞
红细胞为主 粒细胞, 血小板少
粒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 巨核细胞
%
细 胞100 构 成
75
50
卵黄囊 中 胚 叶 造 血 期
25
肝
肝脾造血期 脾
骨髓
骨髓造血期 淋巴结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
胚胎期造血
造血细胞的发育
• 多能干细胞 (pluripotential stem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