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7-10章)最新版

工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7-10章)最新版


四、工作分析与面试的关系 面试是从一组岗位应聘者中挑选、录用最 适合某一特定工作岗位的人加入组织的过程 (一)关键胜任能力的内容(重点) 实际上候选人能否胜任所招聘的工作岗位 ,关键要看他是否具备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关 键胜任能力。所谓关键胜任能力是指与工作 绩效有直接因素关系的一系列能力、个性、 工作风格等因素。主要包括( 重点、多选)技 术技能、认知能力、工作风格、人际技能等
三、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成功的关键步骤,包括三个方 面: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训需求分析需要了解的问题。14个 问题,见P207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步骤(简答、重点) 1、记录绩效表现中存在的问题 2、对绩效问题进行调查 3、制定培训需求分析计划 4、选择分析工具 5、实施分析 6、整理分析数据 7、撰写分析报告
三、关键业绩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确定关键业绩指标体系的原则(重点) 1、关键性原则 2、可控性原则。用于衡量岗位职责完成与否 的关键业绩指标应该是岗位所能直接影响 (最好是唯一影响)的因素。比如学习思 想素质就不是老师直接影响的 3、注重行为原则。采购员能否及时下单,但 可能因为供应商的问题延迟
第二节 工作分析与培 训需求的确定
员工培训也有一个培训的效果问题,需 要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单选) 一、培训需求分析(含义,重点) 培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确定 培训需求,并确保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 ,公司的金钱、时间以及努力不会浪费有 无谓的培训活动中。(单选)
二、培训需求评估的作用 公司所做的培训决策是建立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的 培训需求评估的作用(简答): P206、10点
(二)成因分析。14条,见P233 (三)解决途径 1、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岗位职责,从而明确需 评估的绩效类型和范围 2、通过工作分析了解岗位工作的特点,合理 确定评价方法和周期 3、在分析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绩效 标准 4、通过工作分析岗位间的相互关系,让适当 的人员参与绩效评价
二、绩效信息的收集 (一)绩效信息的来源 绩效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工作分析所提供的工作 描述。工作描述为绩效管理提供的信息主要表现 为: 1、工作职责和任务 2、各项职责和任务所占的比重 3、与组织内外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联系 (二)收集绩效信息的方法
四、工作分析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历年重点) (一)工作描述(单选)是影响绩效的最直接 因素 (二)岗位特点(单选)决定了绩效评估方式 。比如,服务人员由客户评 (三)工作描述是设定绩效指标的基础 对一个岗位的任职者进行绩效管理应该 设定哪些关键绩效指标,往往是由他的关 键职责决定的。 秘书的工作职责与关键绩效指标的关系 ,见P232
二、工作分析与培训方案设计 应在工作分析(单选)的基础上,针对不 同工作岗位选择培训项目及课程内容设置 (一)一般管理培训课程,见P213 (二)营销管理者培训课程,见P214 (三)销售人员培训课程,见P215 (四)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见P216 (五)采购物流管理人员培训课程,见P217 (六)财务管理人员培训课程,见P218 (七)行政文秘人员培训课程,见P219 (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课程,见P219
第二节 工作分析与绩 效管理的具体操作
一、绩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常见问题 1、缺乏明确的绩效标准 2、绩效标准不合理 3、绩效标准可衡量性差 4、评价者失误(个人偏见、晕轮效应、居中 趋势、害怕出现敌对情绪等) 5、消极沟通 6、使用多重标准 7、评价指标权重不合理 8、评价周期安排不当
第一节 工作分析与绩 效管理的关系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重点) 绩效管理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单位或个人的 工作业绩进行管理的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 正确评价团队或个人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促进 员式的成长与能力开发,并为员工的奖惩、升降 职提供依据 二、绩效管理的意义(多年简答、重点) (一)改进管理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绩效管理是 一种检查工作与任务完成情况的手段(单选) (二)帮助员工改进工作,谋求发展 (三)为制定激励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四)为员工培训提供明确的方向。提高培训的( 多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融洽员工关系的桥梁
第三节 员工招聘的能 岗匹配原理
一、能岗匹配原理 能岗匹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个人的能力完全能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即 所谓人得其职;二是指岗位所要求的能力 这个人完全具备,即所谓职得其人. 能岗匹配原理指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能 力完全匹配 能岗匹配原理的核心要素是:最优的不 一定是最匹配的,最匹配的才是最优选择 。即职得其才,才得其职,才职匹配,效 果最优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重点)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指对组织中现有 的工作和人员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解,掌 握组织中现有工作岗位的数量、类型、 目前的绩效情况、员工所具备的工作技 能和提升的潜力、工作岗位对人员的要 求以及目前工作人员与工作岗位的适应 情况,掌握组织在未来某一时间内可能 的人力资源供应情况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人员配置 为了满足组织未来发展对人员配置的要 求,需要进行(多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组织在某一时间的 发展计划和规模、目前员工的工作能力水平和岗 位要求,确定所需员工的类型和数量,预测在目 前绩效基准上完成未来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的 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流动率的 因素,如辞职、辞退、退休等,对未来需要的人 员的数量、质量进行计划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以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计 划、经营目标、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 人力资源需求量取决于组织的生产、服务需求 以及相关的投入
第七章 工作分析与员工招聘
工作分析能够为员工招聘提供有效的 工作信息。企业有进行招聘工作时,只 有了解所招聘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应 聘者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才能有针对性 地对应聘者进行选聘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 与人员配置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重点) 人力资源规划 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 略、组织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 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 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 供人力资源的过程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确保组织有 适当的时间和不同的岗位上获得适当的人 选,满足不断变化的组织在数量、质量、 层次和结构上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并最大 限度开发和利用组织内现有人员的潜力, 使组织和员工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第八章 工作分析与员工培训
企业要想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就必须在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性 质与内容,所需知识、能力与技能的基 础上确定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第一节 工作分析与员 工培训的关系
一、员工培训的含义(重点) 员工培训是指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通过对员工在知识 、技术、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员工的能力,从 而提高员工当前或未来的工作绩效 当一个组织是绩效不佳是由于员工的技术、能力、知识 和态度(多选)等因素影响时,就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 二、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1、使员工认同组织文化 2、提高员工能力和水平 3、提高研发新产品的能力 4、减少管理成本 5、有利于管理变更 6、激励 三、工作分析与员工培训的关系(多选、简答、 重点) (一)有利于员工培训需求的确定 (二)设计员工培训方案的基础
第三节 工作分析与培 训方案设计
一、培训方案设计 (一)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重点、简答) 1、明确培训目标 2、了解受训者情况(多选):哪些知识技能已 经老化,哪些态度不利于工作业绩的实现, 哪些方面的改变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4、注重实际体验 5、考虑个体差异 6、反馈
二、能岗匹配原理的要点(重点、简答) (一)人的能力有大小 (二)不同专长的人无法比较其能级
(三)同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岗位对能力的结 构和能力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
(四)不同系列相同层次的岗位对能力有不 同的要求 (五)能级与岗位的要求应相符 能力超过岗位要求或能力小于岗位要求 ,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能岗匹配原理在招聘中的应用 (一)企业员工能力评价 1、体质 2、智力 3、心理素质 4、道德品质 5、能力与素养 6、情商 7、四商四能评价 (二)企业管理者能力评价(重点、多选) 1、美国企业对管理者能力的评价,见P196-197 2、日本企业对管理者能力的评价,见P197 (三)招聘与能岗匹配 1、工作分析。见P197 2、制定拟招聘岗位调查表,见表7-7 3、按照能岗匹配原理选拔应聘者,见表7-8
(二)确定工作岗位关键业绩指标的范例, 见P237
四、绩效评估人员的选择(简答、多选,5类人
为了全面了解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状况, 需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其内容有: 1、人员背景资料 2、工作历史背景 3、员工技能储备 4、工作专长 5、职业目标追求 6、培训与发展需要 7、优势与劣势评价 8、发展潜力评价 9、个人历史评价资料
(三)人力资源供求的平衡分析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关于人力资源供求关系 的确定,会出现三种情况:供求平衡、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四)人员预算的编制 人员预算(单选)实际就是企业的招聘工作计划 。人员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答、 重点) : 1、人员数量 2、人员类型 3、岗位 4、时间 5、薪酬预算 人员预算表,见P190
1、影响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多选) (1)组织内部因素 包括组织发展对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的要 求、现有人力资源的结构状况与组织发展 阶段的适应性等因素 (2)组织外部因素:经济、社会、政治、法 律、技术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多选、重点) (1)现状预测法 在短期预测中,可以根据组织现有的任务、分 析现有的人员结构、技能水平是否满足组织目前 的需要。也可以通过预测组织人员的流动率来估 计人力资源的需求 (2)经验预测法,也称专家预测法,组织内部管理 人员或外部专家对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应对变化 的经验估计,预测需求 (3)德菲尔法,又称为专家预测法。 (4)自下而上法。各个部门要多少人,汇总 (5)趋势分析法(单选) 。根据组织历史上的人员 资料,采取影响组织人力资源变化的因素作为变 量,预测组织在未来某一时点完成预计任务所需 要的人员数量。比率预测法、回归分析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