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的起源是“人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

正是文化完成了大学存在的终极目的——培育人才。

因此,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高校校园文化也必然拥有了重要的地位。

它对当代社会进步乃至未来社会发展都起到启示和形塑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即校园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心理特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校园文化建设是需要落到实处的,而辅导员这些细致入微的繁琐工作正是耕耘好校园文化这片天地的点滴辛勤劳作。

同时,由于辅导员工作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渠道,所以辅导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而体现出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践行者。

在多元文化时代,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坚守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目标方向。

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辅导员作为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必须在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承载者。

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学校学校以育人为本的特殊使命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必然要落实于广大学生。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主体,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的工作至关重要。

没有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与熏陶,就不会有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二、辅导员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规定着学校基本结构的性质,是影响学校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完善的制度文化特别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制度规范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影响。

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组织,以及学生自发成立的协会和社团等组织便是践行和完善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力量。

辅导员作为这些组织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既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主动承载者,也对其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有辅导员的的亲力亲为与具体指导,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性积淀的制度文化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三、辅导员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引导者。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重主体以校园空间为背景,以创制、共享各种文化活动,不断进行文化冲突和整合的动态文化系统。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往往是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学生中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动员、组织和开展都离不开辅导员的引导和参与。

四、辅导员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重要培养者。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

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所高校,只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辅导员是“学生学业的促进者、生活的指导者、困难的帮助者、思想的解惑者、人生的导航者”,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提高、引导其融入和建设良好文化氛围上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辅导员是学生学风建设的督导者。

培养学生过硬的学风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辅导员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引导者。

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对于学生践行正确价值观念、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有着重要影响。

辅导员必须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再者,辅导员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者。

辅导员与学生交往密切,互动深入,更容易以自身的表率和灵活的工作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他人和社会,形成健全人格。

最后,辅导员是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者。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生寝室、学生班集体以及各种学生自治组织建设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之处,也是需要辅导员重点关注和投入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