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课件PPT
氮质血症 尿少 血尿 、蛋白尿、 管型尿
GFR↓
水、钠排出↓
血容量↑
静脉压↑
间质容量↑
循环负荷↑
水肿
高血压
循环充血
病理模型图
病理光镜图
病理电镜图
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
典型病例: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少尿。 严重病例: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 性肾功能不全 非典型表现:无症状性急性肾炎、肾外症状 性急性肾炎、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
病程与预后
2周±:临床症状改善 4-8周±:尿常规正常 4-8月:Addis计数正常 多数预后良好
有何区别?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NS)
定义
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 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大 量蛋白尿;②低白蛋白血症;③高脂血症; ④明显水肿。
两型比较
单纯型肾病
发病机制 年龄 血尿* 高血压* 氮质血症* 血清补体* 病理 激素治疗 预后 静电屏障受损 1-6岁 无 无 无或一过性 正常 多微小病变型 敏感 较好
肾炎型肾病
静电/分子屏障受损 多>7岁 常有 常有 持续性 部分降低 多非微小病变型 部分敏感/无效 因病理而异
并发症
感染
电解质紊乱与低血容量 血栓形成 急性肾衰竭 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上腺危象
感染(infections)
最常见
病原:病毒常见,细菌中肺炎球菌多见 部位:呼吸道>泌尿道或皮肤>腹膜
电解质紊乱
原因:
禁盐 大剂量利尿剂
常见低K、Na、Ca
高凝状态
原因:血液浓缩、高脂血症、凝血因子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APSGN)
概述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免疫反应 性肾小球疾病,以血尿、水肿、蛋白尿、高 血压为特征。 发病情况
定义
病因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途径:
上呼吸道感染
皮肤感染
少尿与无尿
少尿:新生儿<1ml/kg,婴幼儿<
200ml/m2.d,学龄前儿童<300ml/m2.d,学 龄儿童<400ml/m2.d。 无尿:新生儿<0.5ml/kg,儿童<50ml/m2.d。
严重循环充血
循环容量增加,静脉压增高所致
起病后一周内 早期诊断:呼吸↑心跳↑烦躁不安、胸闷。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
肾脏解剖
肾小球组织结构
肾小球基底膜
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
概念
定义: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
小球非化脓性炎性病变,以血尿为主,伴不 同程度浮肿、蛋白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的急性肾小球疾患。 又称急性肾炎综合征。 其中多数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称急性链球菌 感染后肾炎(APSGN)
高血压脑病
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高度充血,而致
脑水肿。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 者可出现惊厥、昏迷。 血压≥140/90mmHg,并伴视力障碍、 惊厥及昏迷之一者即可诊断。
急性肾功能不全
氮质血症
水、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治疗
一般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抑制剂 抗凝和溶栓疗法 ACEI 免疫调节剂
一般治疗
休息
饮食:盐1-2g/d,蛋白质1.5-2g/Kg.d,Vit 利尿:只用于浮肿重伴尿少者 防治感染 宣教
ASO:2-1-3 C3:-2 ESR
典型链感后肾炎诊断
链感史
临床症状: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实验室依据:ASO↑、C3↓(变化规律)
鉴别诊断
IgA肾病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进型肾炎 VGN
治疗
休息
饮食:盐、水、蛋白质 对症治疗:利尿、降血压 抗感染 严重病例的处理
血尿
离心后尿沉渣RBC>3/HP
Addis
count RBC>500,000
蛋白尿
正常尿蛋白≤100mg/m2.d(阴性)
尿蛋白阳性:>
100mg/m2.d >100mg/L >150mg/d
浮肿
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下行性 非凹陷性
高血压
学龄前 学龄儿
血压(mmHg) >120/80 >130/90
发病情况
性别:男>女
约2-4:1 3-5岁高发
年龄:各年龄组
病因
静电屏障
分子屏障
病理(模型)
•病理(电镜)
发病机制
IgG 补体 抗凝血酶 结合蛋白
临床表现
单纯性NS
肾炎性NS
: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 ①持续性血尿,两周内三次尿沉渣 RBC>10/HP; ②氮质血症,除外循环量不足; ③高血压,除外激素影响 ; ④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部位:肾静脉血栓常见,下腔静脉血栓、
股动脉血栓形成
诊断
确诊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区别原发性NS或继发性NS 鉴别单纯性与肾炎性NS
PNS与典型APSGN鉴别要点
PNS 学龄前 静电/分子屏障受损 大量蛋白尿为主 少见高血压 大多补体正常 多为微小病变型 须用皮质激素治疗 因病理类型而异 APSGN 学龄期 免疫复合物性炎症 血尿为主 常见高血压 低补体血症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对症治疗 大多预后好
不同感染途径所致的APSGN的差异 感染途径 呼吸道感染 地区 温带 季节 冬季多见 年龄 常见于学龄儿童 前驱期 10天左右 ASO↑ >80% 皮肤感染 亚热带 夏秋季多见 常见于学龄前儿童 2-3周,平均20天 仅50%
APSGN发病机制
A族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株(Ag) 形成CIC/IC/自免/交叉 肾小球局部免疫炎症反应 毛细血管内增生 GBM完整性受损
蛋白尿
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定性+++,
定量>1000mg/m2.d, >50mg/Kg.d, uP/uCr>3.5。
水肿
分类
(Primary) 占90%以上 继发性 (Secondary) 先天性 (Congenital)
原发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