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毕业答辩)PPT课件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毕业答辩)PPT课件
四、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的相关工艺
多簇射孔工艺特点: 支撑剂在裂缝高度上分布更加均匀; 通道的几何形状更规则; 提高了进入裂缝的支撑剂段塞间的分离效果; 确保从裂缝到井筒之间的流通路径具有最佳导流能力。
四、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的相关工艺
下图是高速通道压裂(a)与常规压裂的射孔方案(b)对比,高速通 道压裂在25.9m井段内分9簇射孔,每簇射开1.52m,孔密度为6孔 /ft,一共射270孔;常规压裂全部射开15.24m,射孔数为300孔。
常规水力压裂与高速 通道压裂的支撑剂铺 置示意图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下图呈现了可视化的支柱分布,裂缝壁面在支柱之间弯曲以及由 此产生的流动通道。
支撑剂的柱子和柱子之间弯曲
支撑剂柱之间弯曲的裂缝壁面(左)和通过通道的烃流形态(右)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二)通过实验验证不连续支撑剂充填层的导流能力 实验室内,在导流仪上模拟支撑剂非均匀铺置状态,验证该状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裂缝中的油气流动遵循渗流理论由达西公式表示:
q k f w p
L
如果裂缝中存在畅通的宽大通道流体流动则采用纳维-斯托克斯方
程表示:
q w3 p
12 L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对比两个式子定义有效渗透率:
k eff w 2 12
该式说明大通道的渗透性比支撑剂均匀充填的裂缝大得多,例 如裂缝中通道宽度为1mm(人工裂缝宽度35mm) 其有效渗透率约为 8.3×104μm2,而20/40目支撑剂形成的充填裂缝在27~35MPa的闭 合应力下其渗透率为400~500μm2,可见后者仅为前者的百分之一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三)支撑剂段塞的稳定性 为了验证进入裂缝中的支撑剂段塞能否经受住后续生产等各种作 业活动的考验,需要实验研究其稳定性。
斯伦贝谢公司的KLC研究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实际规模的试验。得 出了支撑剂段塞在以与实际压裂过程相同的流速通过地面管线,井 筒管柱和射孔孔眼时都能保持稳定性的结论。
高速通道压裂作为一种新的工艺措施,整合了完井、填砂、导 流和质量控制技术,在水力裂缝中聚集支撑剂创造 高 导流能力的通 道,使油气产量和采收率最大化。
一、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可从根本上改变裂缝导流能力,降低作业成 本,在优化支撑剂分布,有效地降低生产阻力的同时,减少清水和 支撑剂用量,适用面较广。
该技术可显著提高最终采收率,降低人工举升成本,能有效解 决低渗透油气藏压后普遍存在的返排困难和缝内伤害等问题,适于 不同地层和多种井型需求。所以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0年Gillard 等人提出支撑剂指状积聚,冻胶层能防止 支撑剂颗粒沉降。因而通道压裂中需要高频率地交替泵注含 支撑剂和不含支撑剂的冻胶液。
(一)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的原理; 在常规压裂方法的支撑剂充填层中,支撑剂颗粒都互相接触, 流体流动局限于支撑剂颗粒之间的孔隙。 该技术通过支撑剂柱支撑建立开放通道网络的形式,实现支撑 剂不均匀铺置,这时不连续支撑剂充填层中支撑剂不再是作为导流 介质,而是作为支撑柱防止周围的通道壁发生断裂。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2年在俄罗斯的 奥伦堡地区,Kayumov,Konchenko等人 报告了相比于标准的压裂技术,通道压裂技术在 泵 注 的 尾追 阶段加入杆状支撑剂使其在生产方面具有明显提升。
2012年Howard和S.G. James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支撑剂 充填层分别在含纤维和不含纤维时的增长性和稳定性
态对导流能力大小的影响。 支撑剂铺置在导流槽内,分散铺置4个柱状支撑剂块,中间的
通道模拟实际裂缝“支柱”间的高速通道。分别用20/40 目石英砂、 陶粒在均匀和非均匀铺砂状态下测得的渗透率,在不同闭合应力下 , 非均匀铺砂的渗透率是传统均匀铺砂的25~100 倍,裂缝导流能 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四、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的相关工艺
泵注工艺的四个阶段: a . 前置液注入 阶 段 与常规压裂一致 , 可以泵注冻胶液或者滑溜水 ; b . 携砂液阶段支撑剂以脉冲段塞形式注入,一段支撑剂 脉 冲 、一 段纯液体脉冲交替进行,支撑剂浓度逐级升高; c . 支撑剂段塞阶段采用冻胶混合纤维注入,保获得稳定的支撑 柱 ; d . 尾追 阶 段 需要一个连续支撑剂段塞,使缝口位置有稳定而均匀
2011年Johnson与Rhein等人提出在传统的压裂处理中,用 交替注入方式取代连续注入支撑剂的方式,在所述支撑剂加 入短脉冲使之被清洁流体的脉冲分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1年Johnson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 证 实 了利用通道压裂技术 ,使常规交联处理的提前终止率由4.5%下降至0%。
2012年卡尤莫夫等人研究并报告了在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可以使砂 堵 发生率从12%减少至0%,交替泵注支撑剂的脉冲与无支撑剂的 脉冲,使 泥 浆 能渡过形状狭窄的裂缝。 最 后 指出纤维的添加也能使 沿裂缝运输支撑剂变得更高效,通道压裂中支撑剂用量显著减少使 支撑剂铺置不那么严格。
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调研
姓名:周喜元 学号:
2014年06月12日
汇报提纲
一、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四、高速通道压裂的相关工艺技术 五、高速通道压裂在现场的应用 六、结论
一、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水力压裂技术发展成熟多样,为油田增产做出了突出贡 献,而对于低渗油气藏的压裂,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返排困难和 缝内伤害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3年E.A.Ejofodomi等人进行了支撑剂嵌入的附加测试 ,通过研究嵌入的量和导流能力的降低评估不同支撑剂类型 时的影响,并通过明确地寻址裂缝内支撑剂的空间分布进行 了 详细的参数研究,用以调查常规压裂与通道压裂的相对性 能 ,最后采用了边界元法模拟运算。
三、高速通道压裂的原理
四、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的相关工艺
(一)多簇射孔工艺 常规压裂一般对目的层段进行连续大段射孔,但高速通道压裂则
采用多簇射孔工艺。
多簇射孔的目的是在套管上形成多段且较短的进液口,当油管中 的液体携带支撑剂段塞高速注入时,在套管上出现分流效果,形成 多股独立的液流注入地层,把地面较大的支撑剂段塞分成地层中大 量独立的较小的支撑剂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