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PPT课件
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PPT课件
流动性强
易于转换为已 知金额现金
短期 投资
价值变动 风险很小
8
2 . 现金流量的分类
9
三类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美国、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大陆
10
八类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收益和筹资成本现金流量
纳税现金流量
资本性支出和金融性投资现金流量
购买和处置现金流量
又存在差异.
25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
✓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都与经 营活动有关; ✓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都涉及 现金; ✓许多属于经营活动的交易或事项却与净利 润没有直接关系,如用现金购买存货、用现 金偿还应付账款等。
26
➢ 净利润的调整过程
经营活 动现金 净流量
结果:
经营活动现 金净27流量
(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报告 (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报告
28
(6)汇率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9
方法一
对当期发生的外币业务,逐一计算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这种情况下, 本项目主要包括期末调整外币帐户余额 时确认的汇兑损益金额以及外币兑换业 务中确认的汇兑损益金额。
35
(2)T型账户法
➢步骤: ✓开设T型账
大的“现金”和“经营所得现 金”T型账,并为其他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项目T型账
✓过入“录
资产类项目,期初余额过入借 方、期末余额过入贷方;备抵 类项目及权益类项目相反
✓将“现金”T型账的数据抄入现金流量
表
36
33
➢调整分录的特点:
✓总扩重编 ✓用现金流量表项目取代“现金”和“银 行存款”等会计科目
34
➢调整分录的编制顺序:
✓从利润表项目(净利润除外)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有 关项目的余额变动及有关帐簿记录),进行调整;
✓将资产负债表现金项目以外的、尚未调整的项目,按 其余额变动编制调整分录;
✓将资产负债表中“现金”项目的余额变动、利润表 中“净利润”的结转及利润分配等,重编调整分录.
15
(2)编制规则
➢分类报告 ➢按总额报告
16
(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报告方法
17
直接法
➢直接法的含义 ➢主要项目的填列
18
➢直接法的含义
直接法是按照现金收入和现金 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19
➢主要项目的填列方法
20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减少数(减:增加数)
现金流量表
1. 现金流量表的含义
2. 现金流量的分类 3.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5. 工作底稿法与“T”型账户法
1
背景
➢(美)1963年:资金流量表
1971年:财务状况变动表(营运、现金)
1973年:开始重视现金流量表
1980年:建议编制现金流量表
1987年:正式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
23
➢间接法的含义
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 点,调整非经营活动的净利润项目、 不涉及现金的净利润项目、与经营 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变动、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变动 等,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4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关系
✓净利润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两 者
30
方法二
将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现金及现金 等
价物净增加额”项目金额与现金流量表 中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
动
31
4. 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
32
(1)工作底稿法
➢步骤:
✓开设工作底稿 ✓过入“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 ✓编制调整分录 ✓将现金流量表段数据抄入现金流量表
➢(国)1989年: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
➢(英、澳)1991年: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
➢(中)1993年:财务状况变动表(营)
1995年:现金流量表(征求意见)
1998年: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
2001年:修订(简化)
2
1. 现金流量表的含义
3
(1)现金流量表的定义
现金流量表是通过企业的 现金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一定 时期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报表。
= 净利润
+ 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或损失 - 不增加现金的收入
+ 不涉及经营活动 的费用或损失 - 不涉及经营活动的收入
结果: 涉及现金的净利润
结果: 涉及经营活动、现 金流动的净利润
+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数
-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增加数
+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增加数 -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减少数
支付的权益性股利
流动资源管理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英国
11
五类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报酬及融资成本现金流量
税项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中国香港
12
3.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主表部分 补充资料
13
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14
(1)编表依据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本身就是 将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资料转换 为按收付实现制表示的现金流动
与经营活动 有关的
= 销售成本
+ 存 货 增加数(减:减少数) + 应付账款 减少数(减:增加数) + 应付票据 减少数(减:增加数) + 预付账款 增加数(减:减少数) - 非现金、非存货抵债引起的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减少数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发生额 - 销售成本中的非购货成本
22
间接法
➢间接法的含义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关系 ➢间接法下净利润的调整过程
+ 应收票据减少数(减:增加数) + 预收账款增加数(减:减少数) - 非现金资产抵债减少的应收账款 - 非现金资产抵债减少的应收票据 - 核销坏账减少的应收账款 + 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 + 未付现金的本期销售退回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发生额21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4
(2)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 可用来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 ➢ 可用来判断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 可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5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广义现金
货币资金
现金等价物
6
货币资金的解释
➢三项内容 ➢不包括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
7
现金等价物的解释
持有期限短
现金
特
等价物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