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民族区域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有意识地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有关方针,政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他们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1、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国家的根本任务(重点)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三、教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设想: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善于凭借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把抽象性的内容具体化. 用身边的变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感染学生,产生共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

五、本课需要关注的内容1、我国的基本国情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国家的根本任务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5、民族制度及实现祖国的和平和统一通过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中的困惑1思想品德是一门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的,这种综合性是学生生活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体现。

教学应正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应依据课标,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体现综合性;同时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培养的目标,合理补充其他教学资源,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2在实际授课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常常会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疑惑。

如个别学生会认为,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实施二十多年了,中西部地区还那么落后,我们应怎么来看待改革开放等问题,这时,教师应该直面问题,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切忌态度冷漠,置之不理或是粗暴对待。

参考答案:材料分析题:1、参考答案:(1)邓小平、江泽民的讲话都强调了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之所以要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三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1)“神舟”四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长江导流明渠截流成功等。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要言之有理,均要给分)。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伟大党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立足现实的精神,产生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材料收集和展示交流,明白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清楚初级阶段的表现、时间,进一步明确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及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明确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我国的根本任务。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我们国家正逐步走向繁荣,特别是广东浙江的绝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什么我们国家还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往往不能全面地、冷静地看待和思考。

因此我们教师应帮助学生如何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社会问题,分析社会现象。

2、学生的需要:初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

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

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知识梳理我国的基本国情生产力低……不高……不完善总之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生产……国家的根本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了历史机遇,实行,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当今世界,中国是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合作、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

(3)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只有在认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们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喝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A(经济上)现阶段我国还比较低;B(文化上)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C社会主义还不够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年时间。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

但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同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社会生活的。

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国家,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中国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A、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时期B、比较发达阶段C、不发达阶段D、小康社会3、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实现祖国和平统一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有()①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④我国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5、我国现阶段还存着“看病难、住房难、入托难、行路难”等问题,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者()A、广大人民群众同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6、2001~2005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完成“十五”计划后,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社会主义高级阶段C、中等发达国家阶段D、共产主义阶段7、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A、发展道路B、发展动力C、发展阶段D、发展目的8、下列选项能直接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A、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B、我国边远地区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C、我国建儿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D、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9、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艰苦创业,我们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①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③综合国力大大增强④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二)、多项选择1、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了国情,做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将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正确的是()A、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B、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2、关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行献给国际社会公认C、中国致力于推动第三世界的发展D、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成就显著3、截至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为454人,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 人。

这说明()A、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B、我国的人口素质还比较低C、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D、应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4、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A、这一说法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B、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预见C、说明人们可以根据客观现实对未来社会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D、是实事求是的表现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原因在于()A、没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B、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没有牢牢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提出方针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6、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神州”五好飞船发射成功……这些都说明()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D、我们有理由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三)、问答题1、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有什么意义?制定路线、方针、政策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