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行为改变理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4
7.忧患意识
(critical consciousness)
➢指社区成员共同认识到社区的问题及其后 果,希望改变现状并准备行动。创造社区 成员的忧患意识是授权的基础,对社区的 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基于对自身需求和现 实问题的认识的行为动力。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知信行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 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知一信一行(KAP)
“知” 是知识和学习,是基础; “信” 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是动力; “行” 指的是行动,是目标。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5
知识,是行为的基础,通过学习改变原有
目标,消除过去旧观念的影响,重新学习获取
我已经三天 没有吸烟了
哈!
恭喜你, 3年没有 吸烟了, 太棒了
没有认识
02.05.2020
思考
准备
行动
潘建平文档
持续
18
二、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一)主要概念
1.社区
通常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至少包
括以下要素:人口、一定的区域(地理)、经济活
动与共同利益(经济)、较密切的社
“喂养”方式开展社区活动,而应使社区成员以主人翁身 份共同来关心社区的问题、主动分担职责、最终解决问题; 这需要在平等基础上提高社区成员的意识、增强自身能力、 自我帮助、实现社区变化。这是社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活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2
5.社区参与
《阿拉木图宣言》赋予社区组织和社区参与以公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6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将行为的改变分成五个阶段,但对象
的行为变化并不总是在这五个阶段间单向移动(图3—3),而
是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退回到一个早前的阶段。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7
改变阶段理论
我从来没
想过戒烟 从未 想
我知道吸烟 有害健康, 但是我不想
戒烟
我准备明 天戒烟!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6
10.问题的选择 (issue selection) ➢ 指社区成员参与确定社区问题、干预
重点和活动策略的过程。即社区健康行 动的决策过程。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7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8
健康教育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潘建平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
第三章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
第三章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本章要点
● 人们为什么会采取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 改善健康相关行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1.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1)知信行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 (3)行为变化阶段模式
是目前用以解释和指导干预健 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2
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内容
•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 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 的认识:
1.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包括认识到该行为 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
共卫生含义:人们有权力和义务以个人和
团体的形式参加制定、执行与他们有关
的卫生服务。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3
6.授权(empowerment) 授权是社区组织的核心概念,指通过有 意识的社会行动,使个人、组织和社区在 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改变不公正和不公平,在更大程度上控制 行为与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达到新目标的知识与技能。
信念或态度,是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
思考,逐步形成信念与态度,由知识转变成信
念和态度就能支配人的行动。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6
信念的转变在知、信、行中是关键。信念 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的信仰,通 常与感情、意志一起支配人的行动。
行动,就是将已经掌握并且相信的知识付 之行动,促成有利健康的行为形成。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9
2.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
通常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 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组织等。各 种组织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形成社区的组织 体系。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0
3.社区联盟(community coalition)
健康促进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及的术语“KAP研究” 或“KAP调查”就是来源于知信行理论模式。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7
该理论模式认为行为的改变有两个关键步骤:确立信念 和改变态度。
以预防艾滋病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 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趋势及其严重性、传播途径和 预防方法等。人们接受了这些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对保护自 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感,确信只要杜绝作为艾滋病传播途径的 行为,就一定能预防艾滋病。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对象通过 对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心理活动,形成采纳预防艾滋病行为的态 度,最终可能摒弃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8
“认知不协调”
人们从接受知识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知、信、行三者间的联系并不
一定导致必然的行为反应。
人们掌握了某种知识,有可能不按照它
去行动:知识与行为有不一致的情况,即
“认知不协调”。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9
“认知不协调”
例如,许多人明知吸烟有害,且 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烟, 但自己仍坚持吸烟。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0
知信行模式直观明了,应用广泛。它隐含 这样的假定:传播健康信息给对象,可以改变 其信念和态度,并进而改变其行为。但在这个 假定中缺少对对象需求/需要、行为条件和行 为场景的考虑。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1
二、健康信念模式
(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
指社区中各种组织,政府的和非政府的、 卫生系统的和卫生系统以外的、经济的和 文化的等等,为共同目标联合工作。社区 联盟意味着共同的利益与目标、领导核心 与工作网络、活动规范与联合行动等。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1
4.社区建设(community building)
强调解决社区的问题不应被动地由外部或社区精英用
(4)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3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1)知信行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 (3)行为变化阶段模式 (4)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4
一、知信行模式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 KABP 或 KAP)
该模式认为人们行为的改变不是一
个“事件”(例如停止吸烟),而是一
个连续的、动态的、由五个步骤逐渐推
进的过程。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5
(一)行为变化阶段 • 以戒烟为例,行为改变的阶段模式认为人的行为
变化通常需要经过以下5个阶段:
➢ 1.无转变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 2.打算转变阶段(contemplation) ➢ 3.转变准备阶段(preparation) ➢ 4.转变行为阶段(action) ➢ 5.行为维持阶段(maintenance)
25
8.社区能力
社区能力(community capacity)指“影响人们辨别、 动员和处理社会问题及大众健康问题的能力的那些 社会特征”(Goodman,et al ;1999),它被分为多维的
有机联系的几个范畴:社区成员主动参与性、领导的能力、 支持网络、技能和资源、对批评的反应、群体认同感、对 于历史的理解、清晰的价值观以及获得授权。
3.效能期待:指对自己实施和放弃某行为的能力的自信(即 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3
健康信念模式
认识到的易感性 认识到的严重性 认识到的利益 认识到的障碍 行动号召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14
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stages of change model,S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