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刺中考:历史论述题答题要领

冲刺中考:历史论述题答题要领

冲刺中考:历史论述题答题要领
在中考中,综合文科的考试虽是开卷形式,但涉及到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生活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特别是简答题或论述题,考生感到知识面大,知识点散,不易总结,往往产生畏难情绪。

任教中学历史多年的献县万村中学高长青老师现以“试析全球化的内容及影响”一题为例,就历史知识的复习思路及论述题的答题要领给考生们提出一些思路。

以“试析全球化的内容及影响”一题为例。

首先,可以从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去认识。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及实施和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发展;2、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全球范围内人类与生态环境以及严峻的社会问题。

其次,可以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去理解。

1、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式趋于缓和,和平和发展成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2、各国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因此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可以从事件结果或内容去掌握。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第四、可以从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去印证。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民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4、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先进技术与外资的引进,有利本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要考虑到其不利方面,才比较全面。

不利方面包括,1、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2、一些跨国公司可能会实施不公平行为;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风险增大。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结合上述例子,从四个方面简述了历史习题讲解与答题思路,历史问题(或事件)可借鉴此方法,考生们应从中悟出道理,找出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