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业余乒乓球速成》之步法训练

《业余乒乓球速成》之步法训练

《业余乒乓球速成》之步法训练业余选手步法50天速成?是否痴人梦语?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业余选手目标不要太高,指望很快达到满场飞是不容易。

一开始只要作到步法比较灵活移动比较迅速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你苦练和巧练结合。

这里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时间问题,二是场地问题,三是训练方法问题。

这里先向大家强调一下,要注意运动疲劳的问题,训练(那怕是非正式的短时间训练)后要按摩腿部,有条件洗个热水澡,或者有酸痛感时适当涂抹一些松节油。

总之,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感到腿步酸痛的话,那就应该休息一下了,过度劳累欲速不达。

另外第一阶段先学好并步,第二阶段学习其它复杂的步法,使你早点获得成就感。

免得学习的东西多了,贪多嚼不烂,来自乒乓网。

一.步法的关键问题,脚跟不能完全落地过去,我也练习过步法。

虽然花的工夫不多,但是,在实战中总是感到步法启动慢,运用效果不理想。

所幸的是,当我由于对手经常使用正手挑打技术,使自己难以接到球,深感必须练习好步法的时候,拜读了WW的大作《业余爱好者练球之我见》。

文中提到了“想步法快脚跟要提起”,一试之下,固然启动快捷了许多。

然而,时间一长,“脚后跟略提起”亦颇为费力。

通过反复琢磨,我发现只要重心落于前脚掌,后跟微微踮起即可。

具体尺度为,如果你穿普通的球鞋,以前脚掌为轴,基本可自如的旋转即可。

二.术语的说明同侧脚和异侧脚。

假如来球落在你身体的右边,此时你的右脚就是所谓的同侧脚,球和右脚在同一侧。

而此时你的左脚就是所谓的异侧脚,因为它和来球相对处于相异的一侧。

来球落在你身体的左边,此时你的左脚就是所谓的同侧脚,球和左脚在同一侧。

而此时你的右脚就是所谓的异侧脚,因为它和来球相对处于相异的一侧。

三.简单步法介绍(一)单步1.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

②削追身球。

③单步侧身攻,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跨步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此步法由于有降低重心的毛病,现在使用比较少。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碎步1.移动方法:在很小的范围内做前、后、左、右的快速移动、旋转。

2.实际运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

四.重点步法介绍(一)(一) 并步1.移动方法:重心略倾向移动方向的同侧脚,同侧脚内侧随之用力蹬地,此时同侧脚为支撑脚。

与此同时移动方向的异侧脚迅速并向同侧脚。

异侧脚落地后变为支撑脚,同侧脚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3.难点:同侧脚用力。

一般人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是打乒乓球)都习惯于移动方向的异侧脚用力蹬地,以获得前进的动力。

但是并步就是必须先同侧脚用力,这样便于加速和使异侧脚"虚"起来而容易快速移动。

4.并步的变化:一般教科书只谈及步法的综合,但是我琢磨出并步是可以直接变化的,这样使得步法更加灵活。

方法是当异侧脚并向同侧脚后,同侧脚伸出时依据具体的情况变化,当来球落于台内时,向斜前方移动。

或来球出台时向斜后方移动。

四.专项正规训练(一)基本功训练1.单腿跳、蛙跳、蹲走。

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自行把握运动量,一般宜在早晨锻炼时进行,场地有沙坑最好,草地和较干燥的泥地亦可!2. 侧身单足跳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增强同侧脚用力的意识和强化同侧脚用力的力量。

练习时,单足立起,向左跳时左脚在前,向右跳时右脚在前,以脚掌的内侧用力。

(二)单拍节奏训练此法既可训练简单步法,也可以训练并步、跳步等稍微复杂的步法。

所谓单拍就是将向某一方向移动的一种步法做1遍以后,又反方向将同一种步法做1遍。

以并步为例,先做1遍向左移动的动作,然后做1遍向右移动的动作,如此反复。

向左移动完成时,徒手做正手攻球动作,向右移动完成时,徒手做直拍反打攻球动作或推挡、搓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自己具备还原意识以及实战应用意识。

(三)二拍节奏训练这个训练方法是参考某教学片所得,可用来训练并步、跳步等稍微复杂的步法。

所谓二拍就是将向同一方向移动的同一种步法做2遍以后,又反方向将同一种步法做2遍。

以并步为例,先做2遍向左移动的动作,然后做2遍向右移动的动作,如此反复。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你的移动具有连续性意识,同时它还有节奏感,使训练不易感到疲劳。

它应该在单拍节奏训练训练之后进行。

(四)变化的并步训练初练习时,可按特殊的二拍节奏训练。

练习场地要求稍大一点,确定大致的向左或向右移动,当异侧脚并向同侧脚后,同侧脚向斜前(亦可先向斜后)跨出,然后收回跨出的脚,但保持两脚有一定的距离。

重复前面的异侧脚并向同侧脚,同侧脚向斜后方跨出,然后收回跨出的脚,同样保持两脚有一定的距离。

动作完成后,再将左右移动的方向反过来,只是跨向斜前方、斜后方的顺序不变。

熟练以后的训练宜在台边进行,没有乒乓球台的可以搭个高度相同的木板。

左右移动时假想来球在台内,或在台外,从而调整第二步,并做徒手挥拍动作。

变化的并步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综合步法。

五.业余特色的训练脚跟微踮既然这么重要,而如何使自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这一动作,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业余选手时间尤其宝贵,以自己为例,周日除外,平均每天能打上一个小时的球(独立上台的)是很难实现的。

另外象同侧脚用力这些也要花费时间训练。

因此,我们必须挖空心思的抢时间,"偷"时间。

(一).使脚跟微踮的训练这个练习是最耗费时间的但同时也是最容易"投机取巧"的练习。

我们日常走路是免不了的吧,尤其是上班族,好咱们把脚尖踮起来走路。

早锻炼咱们通常要跑步,好把脚尖踮起来跑。

咱们连站立时都踮起脚尖,那还发愁没有训练时间吗?再罗嗦一句,要把握训练量万勿操之过急。

(二).同侧脚用力的训练同侧脚用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学习并步必须掌握的,对跳步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基础。

但是普通人作到同侧脚用力是不大容易的,大家一般习惯异侧脚用力,要练好它是要花费些时间的。

所幸它可以利用工作和生活的间隙来练习。

1.随时可以进行的前进方向的前脚掌用力训练这是初期时的必须的训练。

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左脚内侧用力,使身体随之向左移动或倾斜,体验用力的部位和效果,注意左脚是重点。

左脚感觉对用力的要领掌握后,再练习右脚的。

右脚内侧用力,使身体随之向右移动或倾斜。

体验用力的部位和效果。

站立时也可做类似的练习,体验用力的部位和效果。

一般2、3天以后,就会"找到感觉了"。

再做这样的练习,就以增大力量为主了。

2.夹杂在走路时的暗渡陈仓式此训练要穿球鞋才行,建议球友在训练期间尽可能的穿球鞋,这样就增加了练习的机会。

方法是在步行的途中,侧身前进。

如果左脚在前,则左脚掌内侧用力,然后右脚顺势并向左脚。

右脚在前,则右脚掌内侧用力,然后左脚顺势并向右脚。

这个练习主要是为了熟练同侧脚用力,并起到使并步熟练的作用。

(三).其它训练1.乘车时的挂羊头卖狗肉式乘车时没有座位,你的练习机会来了。

你可以虚拉扶手(不过这个虚必须有随时变实的准备,因为一个刹车,你准备不足,那就惨了。

所以车速较快时,最好不要进行。

),然后你可以踮起脚做金鸡独立(提起的脚不要太高,免得别人不理解的以为你有什么毛病哦!),或者是做一般的踮脚练习,呵呵,还要小心扒手哦。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提高耐力。

2.食堂买饭时的偷偷摸摸式买饭时和乘车时一样可以做一般的踮脚和金鸡独立,练习的目的也一样。

不过要安全些,但是一般站队的时间不长,所以,呵呵。

业余选手步法50天速成(二)重要补充,打球时膝盖要弯曲,便于大腿发力。

老球痞对步法总是嗤之以鼻,主要是他们没遇到落点控制好,出手突然性强的对手。

对于个子不高以及直板单面攻的选手来说,步法显得尤其重要。

未掌握上一篇介绍的技法的请勿急于求成的学习本篇的内容,其理由下面将分别叙述。

在这一篇里我们将学习另外2个大范围移动的重点步法:跳步和交叉步。

在本届奥运会男单决赛中,柳承敏的单面攻正是依赖交叉步为基础,才得以同王皓的两面攻抗衡。

由于其步法娴熟,他才敢于站位球台的左角,一遇机会,侧身抢冲。

当然柳在步法上无疑具有超天才,并非每个人可以学得来的,但是,这也说明了步法的重要性。

特殊解释:半边台。

一副台子。

其中半副竖起来,作为反弹用。

竖立的球台尽量垂直,可利用球台的泡沫包装做到这一点。

调节使用球台和反弹球台。

使用它的好处在于,无须专人喂球。

场地不必要求很宽敞,便于在家里放置。

当然有条件做多球练习的就没必要了,这种方法毕竟有缺陷。

一.重点步法介绍(二)(一) 小跳步1.移动方法:重心略倾向移动方向的同侧脚,同侧脚内侧随之用力蹬地,当同侧脚开始用力后,异侧脚也随之立即用力蹬地。

两脚差不多同时腾空,然后同侧脚稍先落地,随之异侧脚落地。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3.说明:重心倾向同侧脚不可过多,必须同侧脚内侧先用力,这样两大小腿之间的弯曲度不大,腾空不高,动作轻盈,不容易疲倦。

腾空时,旁观者和自己的感觉是姿势象高架马步。

4.小跳步的变化:首先根据最后的落点适度旋转身体,然后再由蹬地的用力方向进一步调节,尽力使移动一步到位。

(二) 大跳步1.移动方法:身体重心首先向移动方向倾斜,倾斜角度的大小根据移动距离的大小而定,两者基本成正比。

两脚几乎同时用力蹬地,异侧脚用力较大,以内侧用力,同侧脚则外侧用力。

两脚几乎同时离地向移动方向跳动。

几乎同时落地。

2.实际运用于:应急救各种距离较远的球。

弹跳力稍好的可以在很多情况下用它代替交叉步,以身高不高的笔者为例,可以跳出1.5米的距离!3.说明:由于本文已经将跳步进一步划分为大、小两种。

故必须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

大跳步重心倾向同侧脚比较多,有时甚至重心已经在同侧脚之外。

另外两脚掌的用力部位为外侧,这是由于重心倾斜后所致,这样蹬地也更加有力。

4.大跳步的变化:很多方面同小跳步。

但是大跳步可以利用倾斜方向来调整移动的方向,这是其独特的优点。

还要注意的由于大跳步腾空比较高,移动幅度大。

如果在实战中发现马上要跳过头了,应该立即以同侧脚及时落地,反方向蹬地刹车!(三) 交叉步实施交叉步的第一个动作就有脚步旋转!当你决定要使用交叉步后,应该马上进行脚步的旋转!这要求你的双脚本来就是处于踮起的状态,而你如果临时再踮脚,无疑慢了一个节拍!大范围移动本身就要求速度高于小范围移动,其结果不用我再说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