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乒乓球步法

乒乓球步法

A: 步法看理论不如看视频,但理论可以知道一下.
B: 最好看视频,例如跟我学打乒乓球系列.
C:步法种类有:
(一) 单步
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枣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跨步
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并步
1、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跳步
1、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
1、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

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还有小碎步等....
19268988
usatt发表于:10-11-18 18:42[第2版 08-07 14:14↓]
[只看该作者]
乒乓球步法的种类很多,单步,跳步,并步,垫步,跨步,交叉步,小碎步等等。

这些步法在高手对垒时都可以看到(并步用的不多)。

乒乓球步法各式各样,但有些是基本步法,需要专一练习。

其它步法是由基本步法衍生出来的,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不需要专一练习。

这些衍生步法在掌握基本步法后,在打球(追球)时就会自然显现。

比如,跨步和单步并没有大的区别。

掌握单步后,当球离开身体较远时,右脚跨出一大步,左脚自然跟上,这是一种本能。

所以跨步的基本功就是单步(后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

又比如,接正手近网球后,对方回
球到自己中路(底线球),当难度不大时,可以用单步向左(或左前)方跨出,同时以左脚尖为轴,右脚向右后方适当的移动,用弧圈或攻球回击。

当来球中间偏左难度稍大时,右脚(或双脚)蹬地,左脚向左跳出。

这两种步法是分别建立在单步和跳步基本功上的。

第一种步伐中,右脚向右后方移动,是一种调整身体方位的步伐。

像这类调整身体方位的步伐都是在技战术练习时衍生出来的步伐。

乒乓球的基本步法以我之见只有三种,跳步,单步和交叉步。

这三种步法各有其特点,需要专一的练习。

要练好步伐,除了要保持身体随时处在启动状态外,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有快速转换身体重心的能力。

重心的转换速度取决于转换前的重心起始位置。

一般来说,出左脚时,启动时重心在右脚,出右脚时重心在左脚。

启动前,重心置于两脚上时,重心的转换速度最快,经过训练,可以做到随意的出左脚或右脚,几乎看不出重心转换的痕迹,但在此情况下,启动脚的爆发力差。

启动前重心置于左脚时,当向左跨出左脚时,重心必须先转换到右脚,再出左脚,这样就显得慢半拍。

但是在这个时候出右脚时,左脚蹬地的力量比较大。

蹬地力量的大小,除了取决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外,还取决于重心“压”在启动脚上的“分量”。

人腿(从脚趾开始)的结构就像个弹簧,压缩量越大,积蓄的能量越大。

接正手近网短球时,如果距离远,用单步还不能保证使身体达到最佳击球位置时,可以先把重心稍微转换到左脚(压缩弹簧),利用左脚蹬地的力量,可以跨的更远。

这个动作连贯看起来好像人在原地先颠了一下,再跨(弹)出一步,这就是垫步(读者可以站起来试一下)。

交叉步是步伐中难度最大的,特别是侧身扑正手的交叉步。

侧身后,一般重心是重重的压在左脚,下一步要大大的跨出左脚,必须先把重心转换成重重的压在右脚,使右脚有足够的能量向右前方蹬地同时跨出左脚。

重心从重重的压在左脚转换到重重的压在右脚是重心转换中速度最慢的。

交叉步不但要能跨出左脚,而且必须右脚有很强的蹬地力量,使身体能“窜”出去。

交叉步跑动时,重心必须前倾,向右前方扑出(扑角度过大的球例外,那时交叉步是用来救球,以扑到球为目的)。

在当运动员时,本人在江苏队是步法最好的。

1978年年底,为了参加79年高考,我选择放弃运动生涯。

领导同意我不参加身体训练,但必须陪女队练球。

和女队练了两个月后,况玉金(当时江苏队女队一号队员)对我说,你现在水平不行了,以前你扑正手是往前扑,现在你上不去了。

一语中的!现在本人打球看起来跑的还比较快,但早已是花拳秀腿了,中看不中用。

交叉步扑正手时,身体重心一定要前倾,使得身体易于向前扑出。

当球的角度过大时,经球员的本能预判(偷懒不解释了),可以向侧方扑出。

左脚落地后,重心还必须保持前倾,使身体处于启动状态。

使身体始终保持前倾是练好步法的另一个要素(不多说了,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叙述)。

一.跳步
常人和球员的大脑对来球反应的速度差别有多大?不大。

常人和球员的脚对来球反应的速度差别有多大?很大。

高水平的球手对来球的反应几乎近似于条件反射。

当对方球一出手,球手的脚就不需经过大脑就自然开始启动,几乎同时,人的身体各部位作出相应的反应。

要想做到这点,跳步是个最好的训练手段(很少看到业余成人球员做这种练习)。

在跳步练习时,重心放在两前脚掌,膝盖稍弯曲。

在跳动时,应使重心尽可能沿水平面移动,胸口
保持正对来球并随球转动(转腰)。

向左右跳动时,左右两脚的蹬地力量约有不同。

采用多球练习时,进行正手位的1/3或1/2台的不定点练习(假设已经练过两点的定点练习)。

多球的频率应该比正常打球时的频率要快,使球手全身时刻保持启动状态。

初学者在掌握正手攻球基本动作后,应该结合跳步进行单点,两点的正手攻球练习,并在保证正手攻球动作正确的前提下,尽早进行不定点练习。

二.单步
不管是搓球,攻球还是拉弧圈,每个球手都有自己的击球最佳位置。

一般来说,当手伸的越长,控制球的能力越差。

即使球离身体不远时,球相对于身体的位置不同,控制能力也不同。

单步主要用于回击近网球和离身体不远的球。

采用多球练习单步时,发出多种位置的近网短球并配合底线上下旋长球。

球员对各位置短球要做到可以任意跨出左脚或右脚回击短球。

对于距离较远的长球,能采用垫步或跨步(需要较明显的重心转换)去回击。

经过这样的练习,球员可以做到控制重心转换的力度(不同程度的压缩弹簧),单步,垫步和跨步就能自如的运用。

近台快攻球员跨步用的比较多,也要进行强化练习。

三.交叉步
交叉步前面已经说过,除了前面提到的要点外,就是要多多练习。

交叉步与球员的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有很大关系。

在大量练习后,腿部的力量和专项弹跳力都会提高。

另外可再做些相应的身体训练,像蛙跳等练习。

结束语:
把基本步法简单的分为三种,自己也觉得是否有点过于简单。

特别是把跨步归纳成单步的衍生步法有点不够严密。

实际上这两种步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重心转换的力度不同,使启动脚有不同的蹬地势能。

近台快攻打法跨步用的比较多,而弧圈打法用的较少。

这主要是因为拉弧圈要求重心压在右脚,便于利用右脚的蹬地力量。

而跳步正好可以顺势把跳动过程中身体下落的动能转化成腿部的“弹簧势能”,便于满足拉弧圈时的腿部需要“蹬地”的要求。

弧圈球手跳步用的多并不是球员有意识的去选择跳步,而是在球员跑动中“本能”的去选择跳步。

也就是说,当人(或动物)在追逐跑动的过程中有一种选择最佳途径或最佳方法的本能。

把步法简单的分成三种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说明乒乓球步法并不难练,只要抓住重点去练,其它步法在经过长期的基本步法训练后就会因熟而生(因为熟练了基本步法,就会生出其它步法)。

网上有很多教学片,自己比较喜欢唐建军的教学片,动作漂亮规范,讲解到位。

其中有一篇讲了跑三点拉弧圈,步法很漂亮。

他最后讲解时说,“跑动中一个垫步加个跳步”。

完全正确。

但是作为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球员去学这个步法,难度很大。

实际上只要进行大量长期的跑三点拉弧圈,球员身体就会“本能”的作出这个动作。

还看过另一个人的教学片,演
示了小碎步,看起来像小脚老太。

如果按照片子的方法去练那就贻笑大方了。

任何调整身体位置的脚步移动都可以归入小碎步的范畴,小碎步也是在基本步法熟练后人的身体本能的选择,没必要去专一练习。

这个贴子只是本人的一些看法,不一定正确或准确,欢迎朋友们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说明一点,这个贴子是以乒乓球爱好者为阅读对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