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际知识产权法.
(一)关于公约之产生及其保护范围
•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于1883年3月20 日由比利时、西班牙、巴西、法国、危地 马拉、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萨尔瓦多、 塞尔维亚、瑞士等11个国家发起,在法国 首都巴黎缔结,1884年生效。简称为《巴 黎公约》。它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第1个世 界性的国际公约。也是参加国最多,影响 最大的1个国际公约。我国于1984年参加该 公约。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2006年4月12日,因为背 了一只假冒的“阿迪达 斯”运动包赴欧洲旅 行……。 • 依据法国相关法律,出 入境时携带假冒名牌产 品5件以下的予以没收, 5至10件的要追加罚款, 10件以上的会被视为制 售假冒产品,将会被送 法庭审理,制裁最高可 被处以30万欧元的罚款 并被判3年监禁。
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 • • • • • • • • • • •
• 保护工业产权方面的国际条约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891年《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商标马德里协定》; 1891年《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1925年《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国际保护海牙协定》; 1957年《商标注册用商标和服务国际分类突尼斯协议》; 1958年《保护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 1961年《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 1968年《建立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 1971年《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 1973年《商标注册条约》; 1973年《建立商标图形要素国际分类维也纳协定》; 1977年《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 约》;
• 2、优先权原则 • 《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是指已经在
一个成员国正式提出了发明专利、实用新 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注册的申请 人,在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在规 定期限内应该享有优先权。 • 也就是说,在优先权期间内对其它人的同 样申请不能授予工业产权。该工业产权授 予该优先权人。 • 如果没有优先权,就必须同时在国内外几 个国家提出申请,否则,后提出的申请可 能得不到保护。
• 巴黎公约保护的工业产权范围。
• 巴黎公约保护的工业产权8类,包括: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 服务标记、厂商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 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
• (二)公约的主要内容
• 《巴黎公约》共有30条,其中:第1条至第 12条是公约的核心,规定了工业产权方面 各成员国应遵循的共同规则或成员国进行 国内立法的最低要求。 • 第13条至第30条主要规定了参加公约应履 行的手续、公约各次修订本生效日期、执 行公约的国际机构等程序方面的内容。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 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 1条的规定: • 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 型、工业品式样、商标、服务商标、 商店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 制止不正当竞争。
•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成功地运用了技术秘密来保护自 己的产品。尽管对于“可口可乐”饮料,全世界几 乎是家喻户晓,而可口可乐的产品配方历经数十年, 对外界仍是一个谜,可口可乐公司对外许可生产过 程中,对其配方采用半成品保护,即不提供生产技 术和配方,只提供浓缩的原浆让被许可方配成可口 可乐成品。 • 在巨大的商业价值诱惑下,已有无数的人试图破获 可口可乐的配方,或者有人曾经已经找到一个配比, 但这毫无意义,只要权利人不主动承认,配方永远 都是秘密的,因为即使你能生产一个类似于可口可 乐的饮料,甚至你认为比可口可乐更好喝,也不可 能是可口可乐,而只能是其它什么。
• 申请优先权的期限。 •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的优先权申请 期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 的优先权申请期限则为6个月。上 述期限从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算, 提出申请的当天不计入期限入内。
• 2004年10月18日法国亨利有限责任公司完成 了一项新式的汽车外观设计,10月30日,该 公司向法国专利局提出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2005年2月4日,法国专利局对该项申请予以 公布。2005年5月3日法国亨利有限责任公司 向中国专利局递交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 与此同时,中国利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 12月4日完成了同样设计,并与2005年2月5日 向中国专利局递交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 1、国民待遇原则。 • 国民待遇原则是《巴黎公约》的首要原则, 其目的是解决在工业产权方面外国人在本 国的法律地位问题,即在成员国之间应给 予何种保护。
• 《巴黎公约》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 包括以下方面含义:
• (1)任何成员国国民,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 在其它成员国内应享有各该国法律现在或今 后给予各该国国民的各种利益。 • (2)被请求保护的国家不得要求成员国国民必 须在该被请求国有永久住所或营业所才能享 有国民待遇原则。 • (3)非公约成员国国民,凡在公约成员国领 土内有永久住所或有真实、有效的工商营业 所的,也享有与公约成员国国民同样的待遇。
•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一词从西方引入我国,也称为“智能财产 权” 或“智力财产权”。 • 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的知识产权只包括工业产权 (Industrial Property)与版权(也称著 作权)两部分,而不包括专有技术。 • 广义的知识产权概念是指对人类智力创作 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不仅包括工业产权、 版权,同时也包括专有技术。
• 在版权保护方面,重要的条约有: • 1868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961年《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 国际公约》(罗马公约); • 1971年《保护唱片制作者防止唱片被擅自复制的 公约》; • 1974年《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信号 的公约》; • 1982年《避免对版权提成费双重征税的马德里多 边公约》; • 1989年《保护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华盛顿 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