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卷共47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查看试卷是否完整,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有碍答题的现象,如有请先监考老师通报。

考生禁止提前交卷。

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完成1-2题。

1.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过度砍伐
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
C.中游围湖造田
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
2.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咸潮影响。

下列应对咸潮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
C.三峡水库开闸放水增加下泄流量
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浙江省是2014年全国率先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省份。

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浙江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图完成3-4题。

3.在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A.人口总抚养比先降后升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4.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

据此回答5-6题。

5.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D.不能确定
6.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乙、丙处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绿化区
D.住宅区、工业区、仓储批发区
8.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住宅小区,若楼高和采光条件相同,楼间距最小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北极地区某年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9-11题。

9.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水温度与海拔
C.洋流与海陆分布
D.太阳高度与降水
10.在此时期,若G气压中心势力增强,并趋向南移,那么,北美五大湖地区
A.出现龙卷风
B.湖水急剧上涨
C.气温急剧下降
D.东南风更强劲
11.若此图所示日期为一月初某日,图示区域的黑夜范围最接近
A.90%
B.70%
C.50%
D.3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41.(本题满分22分)马铃薯原产于的的喀喀湖附近,后传播至欧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

材料二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地形与河流图。

(1)说出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条件。

(8分)
(2)马铃薯忌渍水。

从地形角度说明马铃薯集中种植在上图中的A地区而不是B地区的原因。

(8分)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其中马铃薯产量为8892.5万吨。

马铃薯单产为稻谷、小麦、玉米的2.3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

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约1亿吨。

有人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将成为我国必然的选择。

(3)你是否赞同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

说明你的理由。

(6分)
42.(本题满分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奥里诺科河是南美洲重要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径流量居世界第五位,流域内锰、镍、钒、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但奥里诺科河流域3/5以上的地区长期以来被用作牧场,1930年以后奥里诺科河下游才逐渐发展为南美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奥里诺科平原地区每年4月-10月为雨季,11月一次年3月为旱季。

简要分析该地区降水随季节变化的原因。

(8分)
(2)奥里诺科河干流每年会出现两次沙峰(含沙量的高峰),第一次出现在汛期的涨水季节,第二次出现在汛后的退水期间。

请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8分)
(3)奥里诺科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开发较晚,请解释原因。

(8分)
选做题
考生请从第43、44、45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共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

(6分)
(2)简述一年中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易遭受的自然灾害。

(4分〕
【旅游地理】
44.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图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分)
【环境保护】
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图示为该省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简述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图示区域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2016年衡阳八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41.(1)副热带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少(或灌溉水源充足)(2分),光照强(2分);安第斯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2分),土壤贫瘠(2分)。

(2)A地区为丘陵(2分),坡度平缓,利于排水(2分);B地区为平原(2分),地势低平,容易积水(2分)。

(3)赞同: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增加(2分);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或生长条件要求不如水稻和小麦高);(2分);马铃薯单产高,扩大种植能够减少大量进口粮食,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不赞同:马铃薯多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较高)处,耕种需要劳动力多,(而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突出)(2分);国内粮食缺额比例较小,可以向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美国)进口;以马铃薯为主粮与南北方居民饮食习惯不符合,(或我国农民没有具有大面积精耕细作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与技术)。

(2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2.(1)、旱季(冬季)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河流域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2分),信风经过平原地区,没有降温过程(上升运动)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2分)。

雨季(夏季)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河流域主要受赤道低压带控制(2分),对流上升气流旺盛,降水多(2分)。

(2)、在汛期的涨水季节,流量增大,河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大(2分);在洪水期,干流水位高,支流流速变慢,泥沙淤积下来(2分),在汛期结束的退水期间,干流水位下降(2分),支流流速增大,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奥里诺科河(2分),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

(3)、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2分);流域内多原始丛林、沼泽和草原(环境条件差),人烟稀少(2分);流域内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2分)。

43.(1)(6分),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或岩层破碎);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丰富;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下渗。

(6分)
(2)(4分),滑坡、泥石流;暴雨诱发的山洪;冬半年的雪灾。

(任答两点得4分)
44.(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4分)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6分)45.问题: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6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因地制宜布局农、林、牧、渔业等。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