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6化石吟导学案检测题及答案
16化石吟导学案检测题及答案
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神往、惊讶!
5.③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
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
6. ③ 节 中 “ 平 凡 的 真 理 ” 指 的 是 _________, 它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
生物进化的线索。 8、不能删去。因为“珍贵”这个词突出了化石为历史留下的隐蔽很深的
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得之不易,而且它很有研究价值。 9、比喻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印象 生物从远古不断地向
现在进化 10、《化》的作者联想到太古时代的各种物群,而《鱼》的作者则联想到
精力旺盛、活泼跳跃的鱼儿和它的灭顶之灾。 11、《化》是倒叙,《鱼》是顺叙. 12、化石为我们传达了太古时代的生命信息 科普叙事诗 没有运动,就
没有生命 政治抒情诗 13、第一;第二 14、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18、课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扰(rǎo) 狩猎(shòu ) 哀号(āi háo) 喧嚣(xuān xiāo) 喑哑(yīn y ǎ) 莴苣(w
ō jù) 静谧(mì) 篡夺(cuàn ) 劫掠(jié lüè) 酷爱(kù) 妒忌(dù jì) 窸窣作响(xī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0.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像是诗歌的生命。《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 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材料安排的顺序上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不同是:__________ 12.从诗歌传达的信息来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主题大不相同。《化石 吟 》 的 主 题 是 _________, 它 是 一 首 ____诗 ; 《 鱼 化 石 》 的 主 题 是 __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____诗。 13.在人称运用上,《化石吟》用_____人称,而《鱼化石》用_____人称。 14.你认为最能体现鱼化石特征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肉体虽早巳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⑤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向近代进发。
雅,
⑥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7.“ 密 码 ” 的 本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 它 在 ④ 节 中 的 语 境 义 是 _____________。
8.④节中加粗的“珍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⑤节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是_____________;如果不
用修辞手法,把它变换成平实的说法,应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语段阅读。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sū) 吮取(shǔn)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 津津有味(jīn jīn) u yù) 喙(huì) 篝火(gōu) 螽斯(zhōng) 窃窃私语(qiè) 更胜一筹(chóu) 嗉(sù)囊(náng)
16、课
一、课内语段阅读。
①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②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③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内探究案】答案
(1)《化石吟》中“吟”是什么意思?课题是什么意思?诗中表达了诗人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 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 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 样写好在哪里。 (第 1、2 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 3—6 节为第 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 7 节为第三层,回应第 2 节。好在使诗歌的节 奏美以及前后照应。)
1、hái ké qiǎo qián zhuó mǎ hǒu mián 2、叹服:称赞而佩服。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 长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乌有:虚幻,不存在 日转 星移:形容时间的推移。 3、依次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4、最后一节。 【拓展检测案】答案 5、C 6、生物进化 否认了造物主的存在 7、在约定的人中间使用的特别编定的秘密电码和号码 隐蔽很深的反映
【自主预习案】答案
1、hái qián lóng zhuó kū guǒ
2、 幽雅
悄然
3、势 扬 享 待
叹服 海枯石烂 伎 砭 衷化
葱茏 奇幻
4、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5、《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