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A.该市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大D.国务院16.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和。

()A.放射性标识中文警示说明B.明显的放射性标识中文警示说明C.放射性标识中英文警示说明D.明显的放射性标识中英文警示说明17.规定土地不同用途的是()A.土地管理法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C.宪法D.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8.在已批准的农田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批准。

()A.国务院B.省人民政府C.市县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19.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A.生态优先B.目标责任制C.税收优惠D.可持续发展20.《草原法》规定,草原防火坚持的方针是()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谁经营,谁预防D.谁受益,谁预防2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在捕捞作业中误捕的水生野生动物应当()A.报告上级部门B.报告相关港口C.无条件放生D.上缴至相关部门22.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软法”D.一般法律原则23.应该是环境保护的黄金规则的是()A.防止环境损害原则B.谨慎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污染者负担原则24.下列属于国际环境条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是()A.《空气质量协定》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C.《远程跨界大气污染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人与自然的关系C.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D.具有广泛性E.其主体的地位全是平等的关系26.西方国家早期的环境立法的特点是()A.主要针对大气和水的污染B.防治范围比较狭窄C.防治范围比较广泛D.立法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规定或采用治理技术E.较少涉及国家对环境的管理27.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制定环境保护计划C.实行环境问题首长负责制D、合理规划与布局E.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去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比较普遍采用的经济刺激的几种形式有()A.财政援助B.低息贷款C.国际合作D.行政奖励E.税收29.所谓“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A.医疗区B.文教科研区C.以机关为主的区域D.以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E.体育训练区30.2004年12月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方面进行了重新规定。

()A.循环经济B.生活垃圾C.工业固体废物D.固体废物进出口E.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垃圾的卫生处理31、《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的方针”。

()A.以养殖为主B.养殖、捕捞、加工并举C.因地制宜D.各有侧重E.综合养护32、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命令—控制措施有()A.环境标准B.环境影响评价C.风险评估D.许可证E.限制或禁止性措施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3、简述《环境保护法》对污染者的责任问题的规定。

34、简述环境大气质量地方标准的制定。

35、简述法律对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海洋生物养护、开发和利用的法律管制体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试论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责。

38、试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及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第39题9分,第40题11分,共20分)39、案情:某市机器厂(甲)家属楼与棉纺厂(乙)纺织车间仅一墙之隔。

纺织车间新上一条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

鼓风机日夜运作,致使楼房的居民无法入睡,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秩序和身心健康。

甲厂职工多次反映,要求环境保部门予以处理。

市环保局经调查、临测证实,该车间厂界噪声为74.2分贝,所处区域为Ⅱ类混合区。

为此市环保局向乙厂下达书面通知,要求缴纳超标排污费,但乙厂置之不理。

市环保局于是对乙厂作出行政处罚:(1)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25000元;(2)追缴滞纳金1500元;(3)罚款5000元。

乙厂不服,提出几点理由:(1)污染源所在地建在先,甲厂住宅楼建在后,责任在甲厂选址不当;(2)主要污染源鼓风机系国家定点厂家生产,低噪音符合排放标准,出现高噪音应属厂家产品质量问题。

问题:(1)你认为乙厂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依据环境法,请具体分析说明乙厂有无违法行为?(2)环保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果你是甲厂的代理人,你将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解决该案的问题?40、案情:某化学品运输公司在某硫酸厂装运硫酸时,因驾驶员和随车人员未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装运规程的要求,而将厂内硫酸的放酸管拉裂,致使10吨浓度为98%的硫酸全部外溢。

该硫酸厂无应急排放口和中和地,也无其他应急措施,为清除污染物只能将硫酸冲水稀释后经下水道排入邻近河流。

严重污染了该河流,并造成以该河流为主要灌溉水源的12户承包户所承包的土地和庄稼的污染,经济损失计40万元。

问题:(1)本案中哪些人违反了环境法,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2)12户承包户受污染造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其生态学上的依据是( )A.“相生相克”律B.“能流物复”律C.“负载定额”律D.“协调稳定”律2、下列属于在环境法发展阶段发生的公害事件的是()A.1873年日本爱知县二氧化硫污染事件B.1891年伦敦煤烟雾事件C.日本足尾铜矿事件D.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田奶洲学烟雾事件3、关于对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A.依据“环境公共财产”论等B.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C.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D.公民有通风采光权4、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后方开发建设而未经重新审批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

()A.三年B.五年C.七年D.十年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属于()A.特别重大环境事件B.重大环境事件C.较大环境事件D.一般环境事件6、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A.生物富集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物量金字塔D.生物放大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共同性是因为()A.各行政部门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要进行充分的合作B.其保护对象广泛和保护方法多样C.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D.其主要解决人类同自然的矛盾8.在我国环境立法上“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A.1978年《宪法》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D.1989年《环境保护法》9.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不利影响,这被称为()A.政策失灵B.市场失灵C.环境外部不经济性D.环境的内部性10.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是指()A.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相结合B.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保护环境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11.我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主要体现了()A.民主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12.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量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许可证制度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制度D.经济刺激制度1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14.在我国,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A.农民集体所有B.全民所有C.农民个人所有D.无主土地15.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选择入海排污口位置时,其审查批准部门应当是()A.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沿海省级人民政府D.沿海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6.《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倾倒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者无毒的废弃物,应当事先获得()A.紧急许可证B.特别许可证C.普通许可证D.临时许可证17.夜间突发的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最大值不准超过()A.标准值15dB B.标准值45dBC.标准值40dB D.标准值50dB18.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为当地( )A.公安部门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卫生部门D.人民政府19.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B.缴纳排污费C.停产整顿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20.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土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A.可以进行皆伐B.只准进行择伐C.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D.禁止任何采伐21.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实行的体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