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2、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怎样划分课程类型?4、隐性课程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参考答案1、(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2、(1)幼儿园课程目标(2)幼儿园课程内容(3)幼儿园课程实施(4)幼儿园课程评价3、(1)观念层次的课程2)社会层次的课程(3)学校层次的课程(4)教学层次的课程(5)体验层次的课程4、第一是物质空间方面。
第二是组织制度方面。
第三是文化心理方面。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1、目标模式的基本问题有哪些?2、你是如何评价目标模式的?3、你是如何评价过程模式的?4、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取向有哪些?并简要解释。
参考答案1、(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学习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教育计划2、(1)确定对偶然(简要分析)(2)分解对整合(简要分析)(3)外显对内隐(简要分析)3、(1)儿童观(学习者主动参与、探究和建构)(2)教师观(引导者、解释者、咨询者、参考资料提供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3)教育观(主张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目标和内容不须预定)(4)知识观(关注知识内在价值,学习知识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是用来进行思维)(5)实用性(对教师素质提出来太高的要求)4、(1)学科中心取向(科目设计、学术性学科设计、广域设计)(2)学习者中心取向(经验主义设计、人本主义设计、开放教室设计)(3)问题中心取向(生活情境设计、核心设计)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是什么?2、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中,什么是普遍性目标?它的特点是什么?3、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中,什么是行为目标?它的特点是什么?4、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中,什么是生成性目标?它的特点是什么?5、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中,什么是表现性目标?它的特点是什么?6、制定幼儿围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什么?7、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是什么?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是什么?9、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是什么?10、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是什么?参考答案:1、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们把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2、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3、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4、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生成性目标确实带有教育的理想主义色彩,教师实施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与额外的努力,而且比较难以实施。
5、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表现性目标与教学性目标有所不同,它强调儿童的个性化.关注儿童创造性的培养。
6、(一)对幼儿的研究(二)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7、(一)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表述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二)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8、1.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2.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3.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
9、(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
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往往表现为幼儿园课程领域目标,它只是概括地罗列几个具体的内容领域及提纲挈顿的要求。
(2)年龄阶段(学年)目标。
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年龄阶段目标,不仅要考虑课程的几个内容维度,还要考虑幼儿年龄发展的维度,从这两个维度确立年龄阶段目标。
(3)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的再分解。
在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中,单元目标可以以时间为单元,也可以以内容,如主题为单元。
(4)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这是微观层面的课程目标,一般要求制定得具体、清晰。
10、(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
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总目标主要是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别提纲挈领地列出发展的总要求。
(2)年龄阶段目标。
这一层次的目标是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把不具操作性的总目标转化成了相对具体的目标,而且它事实上已成为学期目标、月目标的蓝本,同时也为幼儿的发展评价建立了评价体系。
(3)单元目标。
可以是时间单元(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也可以是内容单元(主题单元)。
(4)具体活动目标。
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是微观层面的目标,它的操作性应该很强,直接指导幼儿园的具体教育活动,因此在制定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时,切忌空而泛。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幼儿园课程概念的意义。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3、幼儿园课程内客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4、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5、为了防止课程目标丢失,在课程内容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7、幼儿园较常见的课程类型8、解决课程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问题的办法9、怎样来理解幼儿课程内容10、为防止课程内容超载,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1)可以促使我们去思考什么是知识(2)可以理解什么是幼儿的学习(3)可以使我们从容地面对“知识爆炸”的危机(4)可以从逻辑上判断内容的条理性、一致性2.(1)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2)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3)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3.(1)目的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生活化原则(4)兴趣性原则(5)基础性原则(6)逻辑性原则4、(1)课程目标缺失(2)课程内容超载(3)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4)课程内容偏向本本(5)课程内容缺乏提升5、首先,应牢牢把握课程内容的概念,遵循目的性原则,从课程目标出发,全面地选择课程内容;其次,也要反过来将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进行比照,看看课程内容是否兼顾了所有的课程目标,查漏补缺。
6、(一)基本方法1.论理组织法2.心理组织法(二)常用方法1.纵向组织法2.横向组织法7、(一)学科课程(二)活动课程(三)核心课程8、第一,调整对幼儿学习的认识;第二,明确幼儿的生活也是他们的学习;第三,学会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利用孩子的经验,引发更有价值的学习;第四,课程内容是动态的,要随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变化。
9、(1)儿园课程幼内容与幼儿园课程目标紧密相连(2)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3)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10、(1)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2)掌握课程内容的整合技巧(3)课程内容的增加要有“听证制度”第五章幼儿园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2、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3、游戏动作分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4、角色扮演特征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5、言语特征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6、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7、游戏活动的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8、幼儿园教学活动容易出现以下三方面偏差是什么?9、蒙方法的三个要素是什么?10、蒙氏提出设计儿童作业材料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1、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
2、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表情特征。
第二,动作特征。
第三,角色扮演特征。
第四,言语特征。
第五,材料特征。
3、游戏动作分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探索类动作,象征类动作。
嬉戏类动作4、角色扮演特征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第一,机能性角色。
第二,互补性角色。
第三,虚幻性角色。
5、言语特征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第一,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第二,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第三,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6、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第二,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第三,活动的难度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7、游戏活动的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第一,保证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
在一个一日活动全由集体活动构成的幼儿园环境中,是不存在我们所界定的游戏的。
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以自由活动为前提条件,这是游戏活动实施的第一个规定。
第二,创设活动区域。
在幼儿园环境中,只有自由活动时间一个条件,对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还不足够。
如果全班幼儿同玩一种材料或每天几乎没有变化地玩着同一些材料,这样的活动是不具有游戏特征的。
创设丰富多样且变化繁复的室内室外活动区域,真正赋予幼儿选择的权利,是作为主体性活动——游戏实施的第二个规定。
8、幼儿园教学活动容易出现以下三方面偏差:第一,把教学活动完全演变为以语言为媒介的讲授活动,即把教师的讲解、提问、解释等言语活动变成幼儿获得知识、理解知识的唯一途径。
第二,把集体教学活动方式作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唯一组织形式。
第三,让幼儿长时期静坐听讲,并把这种不太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为,称为“守纪律”。
9、蒙氏教育方法的三要素。
第一要素,有准备的环境。
第二要素,作为导师的教师。
第三要素,作为活动对象的作业材料。
10、蒙氏提出设计儿童作业材料的四项原则:(1)困难度孤立原则。
即一种作业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一个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的多种多样的能力,确保儿童某一方面的一种具体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2)自动控制错误原则。
即每一种作业材料都可以自动提示儿童操作正确与否,从而使儿童按照作业材料本身的提示和指引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发展。
(3)顺序操作原则。
即每一种作业材料都有作为其准备的另一种作业材料,同时.每一种材料又是另一种材料的准备,儿童对作业材料的操作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
(4)内在奖惩原则。
即每一种作业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地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操作这种材料的活动中。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评价1、什么是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有哪些作用?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有哪些?并分析每一主体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有哪些?6、幼儿园课程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7、怎样进行幼儿园课程评价?8、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哪些?9、简述怎样撰写一份完整的评价报告?1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参考答案:1、答: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作出判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