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常见护理缺陷原因,进行防范措施研究。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发生的4例产房护理缺陷作为典型,分析护理缺陷原因,研究防范措施并严格实行。
结果大大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孕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
结论以孕婴健康与安全为中心,完善产房操作流程与制度,提高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优化产房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护理缺陷。
【关键词】产房;护理缺陷;原因;防范措施
产房是产妇分娩的场所,产房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1],极易产生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较少或避免护理缺陷的产生是产房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发生的4例产房护理缺陷作为典型,详细分析了护理缺陷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发生的4例产房护理缺陷作为典型分析。
1例为写错新生儿性别。
助产士将男婴错写成女婴,家属发现性别不对后向医院质询,医院排查了所有产科新生儿,确定婴儿没有弄错,只是胸牌记录错误,经过解释调停后才得以平息。
1例为胎盘残留。
产妇顺产后阴道出血量异常,经b超检查发现子
宫内有残留物体,经过清宫处理后确认为胎盘残留。
1例为产道血肿。
顺产分娩产妇在生产后一直感觉会阴部疼痛不止,且有加重趋势,护士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告知为切口疼痛,属于正常现象,直至产妇疼痛异常后进行会阴部检查,发现为会阴血肿,在切排血肿时才发现并非切口血肿,而是其它原因引起血肿。
1例为纱布遗留产妇产道内。
产妇在产后首次上厕所时在阴道内掉出一块纱布,经检查后再无任何残留物发现,产妇一切无碍,但给医院带来较为恶劣的负面影响。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水平不高,缺乏临床经验有些护士从业时间较短,护理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也比较缺乏,但在出现问题时,并没有进行实际检查或虚心请教,而是通过主观猜测后盲目处理问题。
产道血肿患者告知会阴部疼痛不止时,护士应及时进行会阴部检查,不应主观下定论,造成患者巨大的疼痛。
2.2 责任心缺乏,工作不细致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在助产或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粗心大意,在助产过程中物品准备不齐全,或出现类似写错新生儿性别、遗留纱布在产道中等事件,严重者甚至危及到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与安全,导致医患纠纷,给医院带来恶劣影响。
2.3 管理工作不到位产房管理人员安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进行严格管理,使管理流程流于形式,甚至出现袒护、纵容行为;有些管理人员本末倒置,并没有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而是将重心转移
至其他方面。
增加了护理缺陷存在的可能性。
3 防范措施
完善产房操作流程与制度。
操作流程包括①待产观察过程中认真观察产妇症状,对于异常现象要进行及时处理汇报,做好急救准备[2]。
②产前做好药品以及器具准备,安抚产妇情绪。
生产过程中引导产妇配合生产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助产。
确保孕婴安全。
③在处理新生儿过程中,必须细致轻柔,按照审查制度进行严格审查[3]。
产房制度包括查对、交接班、三查七对、差错事故处理、抢救工作等制度,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与制度履行职责,更好的完成工作。
提高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
产房属于高风险科室,产房工作直接影响到孕婴健康与安全,因此,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一方面进入产房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合格的专业水平,各方面能力素质较高,且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水平都能够达到标准[4]。
另一方面,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除了具备合格的专业技能外,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工作责任心,以孕婴的健康与安全为工作中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减少护理缺陷。
优化产房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管理重心,将孕婴安全与健康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划分工作范围,明确工作职责,做到产房每项工作都有明确负责人,若出现任何问题,由负责人承担相应责任,避免出现责任空白区,出现问题互相
推诿,责任不清等现象。
将产妇满意程度列入考核范围,管理人员应定期听取产妇反映的情况以及提出的意见,进行核实后作为护理人员的考核部分,以此对护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奖惩。
定期进行护理缺陷讨论,针对出现的护理缺陷进行详细分析,避免出现类似事件,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合理安排护理工作,进行新老员工搭配,由老员工带动新员工,使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弥补临床经验的不足[5]。
加强查勤、监督力度,有效预防护理缺陷,及时发现护理缺陷并妥善解决,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万春玲.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9(11):102-106.
[2] 刁金玲,张崇远.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04):759-763.
[3] 成敏荣.产科病房的风险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1(02):1032-1037.
[4] 梁礼莉,李洁.改进产房新助产士的培训方法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0,10(06):348-352.
[5] 张利华.产房风险管理现状及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06(08):8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