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及物权法概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2.物权是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 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的权利, 必然具有排他性。 物权的排
他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内容相同的物权之间相互排斥。 同一 物上不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互不相容的物权。 例如, 同一物 上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所有权, 但是物权的排他性并不是说 任何物权都互相排斥, 因为内容不同的物权可以同时存在于一物之 上。 例如, 在所有人的物上若设立一个抵押权, 则在同一物上存在 所有权和抵押权两个物权。 第二, 物权具有排除他人妨碍和侵害的 功能。 在物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或者行使物权受到他人不法干涉或 者侵害时,物权人可以直接请求排除侵害、 干涉或妨碍。
第十章 物权及物权法概述
•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第二节 物权法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物权变动 • 第四节 占有 • 第五节 物权保护的基本方法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一、 物权的概念
• 在现代社会, 物权是一类极其重要的民事权利。 “物权” 最早起源 于罗马法, 但其直到1900 年才由 《德国民法典》 正式予以提出。 此后,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在自己的民法典中,都采用了物权的概 念并规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物权制度。
• 物权是一种财产权。 它与债权共同构成民法中最基本的财产形式, 但是与债权相比, 物权具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
• 1.物权是支配权 • 物权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 物权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直接对标的
物行使权利, 而且无须借助他人的意思或行为。 与物权相反, 债权 人一般不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 而是请求债务人依照债的规定为一 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二条的规定,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 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包括所有权、 用益物权 和担保物权。 该条规定告诉我们: 首先, 物权人在直接支配特定的 物时不需要征求他人的同意, 亦不需要通过他人的协助; 其次, 物 权人可以排除他人的干预, 且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均负有尊重物权 并不得侵害物权的义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除了法定分类, 学理上还根据不同标准对物权进行了如下划分: • 1.自物权与他物权 • 根据物权的权利主体是否是财产的所有人, 将物权划分为自物权与
他物权。 • 自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对物享有占有、 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自物权也可称为完全物权。 它是物权中最完整、 最充分的权利。 所 有权是唯一的自物权种类。 因此, 自物权就是指所有权。 • 他物权是非所有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 对他人所有的 财产享有物权。 他物权是从自物权中分离、 派生出来的权利, 也可 称为不完全物权或者限制物权。 他物权人对物只能享有不完全的、 有限的支配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3.物权是绝对权 • 物权效力涉及一切人, 即除权利主体之外的其他任何人均对权利人
承担义务。 除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均负有不得侵害和非法干涉、 妨碍物权人所享有的物权的义务。 与之相反, 债权是相对权。 在债 的关系中, 债权人只能向特定义务人主张权利, 而不能向不是债务 人的不特定人主张权利。 • 物权人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合法支配行为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 无条件地、 绝对地实现其权利。 物权人在实现物权时无须义务人实 施一定的积极行为予以协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 根据物权的客体是不动产或者动产, 将物权划分为不动产物权与动
产物权。 • 不动产物权是以土地、 房屋等不能自由移动的物为客体的物权。 不
动产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不动产抵押权等均属于不动产物权。 动产物权是以动产为客体的物权。 动产所有权、 动产质权、 留置权 均属于动产物权。 • 区分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的意义在于: 动产与不动产物权的取得 方法、 设立类型均有不同, 如: 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为占有, 而不 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为登记; 质权、 留置权只能设立于动产之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3.主物权与从物权 • 根据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 将物权划分为主物权与从物权。 • 主物权, 是指能够独立存在, 不从属于其他权利的物权。 从物权,
是指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并为其所依附的权利服务的 物权。 • 区分主物权与从物权的意义在于: 主物权能够独立存在; 而从物权 则以其所从属的权利的存在为前提, 与其所从属的权利共命运。 当 从物权所从属的主物权消灭时, 从物权也随之消灭。 • 4.本权与占有 • 根据物权是否具有物权的实质内容, 将物权划分为本权和占有。 • 本权, 也称本物权, 是指具有物权实质内容的物权。 所有权, 以及 各种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均属于本权。 占有是指人对物的实际控制 和支配的事实状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三、 物权的分类
• 我国 《物权法》 第五条规定: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即 物权法定原则。” 依照 《民法通则》 《物权法》 等相关规定, 物 权包括所有权、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所有权, 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 使 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用益物权, 是指以物的使用为目的的物权, 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 地役权。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 使用和收 益的权利。 担保物权, 是指以担保债务履行为目的的物权, 包括抵 押权、 质权、 留置权。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 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 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 偿的权利。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权概述
• “物权” 和 “财产权 不仅包括物权, 还包括债权、 知识产权、 继承权; 另一方面, 我们通常所说的 “财产所有权” 仅是 “物权” 中的下 位概念。 物权不仅包括所有权, 还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二、 物权的法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