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1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1
在不断完善市场层次的同时,资本市场近几年还陆续推出了可转换公司债 券、证券公司债券、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企 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或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收 益计划产品以及权证等新品种,以适应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 了证券交易品种。
但总体来看,目前资本市场在结构上仍然不平衡,多层次股票市场尚未建 全,公司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股票市场实际进入流通和交易 的股份比例偏少,交易品种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多样化的需 求。
度 季 三
前
GDP
上 市 公 司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与 GDP的 比 值
2007 年
数据来源:GDP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
运行的市场机制、法律制度、诚信水平和监管体系与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较 大的差距,市场主体也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资本市场 的资本约束机制尚未完善,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修正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仍然 处于需要继续夯实基础的阶段。
特征三:投融资主体不断成熟但发展水平总体有待提高 首先,作为市场融资方的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 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为了切实提高上市公司总体质量,近几年我会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提高上市公司
3Leabharlann 信息披露质量及有效性,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解决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上市 公司资金问题,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推动市场化的并购重组等。这些措施使得 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运行机制得以改善,整体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5
近几年,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深入贯彻落实,股权分置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全社会对大 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 济以及和谐社会都需要健全强大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正是在此基 础上,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并基本完成,既消除了股权分置这一阻碍市场发 展的最大的制度性障碍,在这一过程中也更进一步统一了全社会关于资本市场 发展的认识和观念,为市场未来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征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行政手段仍起重要作用 以股权分置改革、发行体制改革等为代表的市场化改革使资本市场的市场
1 本文原完成于 2008 年 1 月,发表前有少量改动。 1
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配置资源功能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初步形成。
专栏 1: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市场化的制度性变革 2005 年,我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困扰
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 约束机制仍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质量还不够高,运作还不够规范;投资者结 构不够合理,投资理念不够成熟,风险意识不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核心竞争 力不强,与国际一流同类机构相比差距较大;交易所尚不能参与全球交易所并 购整合及对上市资源的国际竞争;证券期货服务机构执业水平有待提高;资本 市场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特征四:法制体系逐步完善,但尚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2005 年 10 月全国人大修订了《公司法》和 《证券法》,并于 2006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与“两法”的修订相适应,全国 人大、国务院各部委对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全国人大 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进一步明确了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严重 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加大了对严重市场操纵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修订了 《企业破产法》,规范了企业的破产行为,全面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 近年来,我会也推进了与“两法”相衔接的行政法规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梳理和整合了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陆续颁布了《冻结、查封实 施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上市公司章程指 引(2006 年修订)》、《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 《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等一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与“两 法”配套的规章体系。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1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 王欧 刘彬
一、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我国资本市场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多年来,监管部门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在建设一个功能健全、安全高效、 市场化、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推 进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发展机构 投资者、完善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和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实现了重要的发展突破,对国民经济的代表 性不断增强。
变化二: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战略 与中国经济一样,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一系列市 场化改革,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发行制度改革、基金管理制度改革、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稽查制度的不断完善等一系列改革都以不断加大市场化程 度为指导原则,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符合市场化规律。QFII 制度的建立、 境外战略投资者制度的不断完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对外开放等,都使我国 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公平竞争、互利共赢”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推 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不断增强开放条件下中 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化三: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的功 能初步显现 资本市场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但在市场建立之 初,由于诸多体制性、制度性障碍的存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不能完全按照市场 自身的规律运行,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互割裂。近几年中,随着一系列基础性、 制度性改革的顺利进行,资本市场获得了转折性发展。同时,伴随其各项功能 逐步健全,资本市场也推动了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变革,促 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日益提 高。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成功推动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 展,促进了企业和资产价值的重新发现,丰富了吸引国际资本的方式,改善了 金融体系结构,分散了金融风险,引导了居民理财的理念并推动了社会保障体 系的建设。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 的功能初步显现。
图 1: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 GDP 的比值
亿元
400000
%
40
350000
35
300000
30
250000
25
200000
20
150000
15
100000
10
50000
5
0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融资效率,增强了股票定价的准确性,使 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2006 年,我国 A 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融 资总额为全球第五,2007 年为全球第一。
但是,即使在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的今天,行政力量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
2
展中仍起着重要作用,这虽然是新兴加转轨时期特殊背景下的必要过渡手段, 但审批较多,管制较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活力的充分 发挥;同时,市场的资本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各参与主体按照市场 化理念自我约束和良性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实践中,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体 方案设计,还是实施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基本原则。 l 在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采取对价的方式平衡相互利
益,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让渡一部分其股份上市流通带来的收益。 l 对价的确定既没有以行政指令的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鉴于上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以 A 股市场发行体制改革为例,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股票发行实行 审批制。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一制度设计逐步显现出一些弊端,包括审核程序 透明度较低、定价机制与市场脱节、发行效率不高等。在国际上,发达市场股 票发行普遍实行注册制,程序更为便捷和标准化,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近年 来,监管部门引入发审委制度、保荐人制度和询价制,使发行体制从审批制过 渡到核准制,发行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
其次,资本市场投资者主体不断丰富,证券经营机构的水平有较大提高。 近年来,监管机构对基金审核制度实行了市场化改革,释放了行业潜能,基金 规模从 2002 年至 2007 年底实现了从 500 亿到 3.27 万亿的飞跃。同时,合格境 外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以及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步进入资本 市场,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壮大,初步改善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散户为 主的投资者格局。证券公司经过综合治理,风险管理水平和运营机制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在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证券行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近年来,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交易所在世界交易所的排名中迅速上升(见图 2)。
4
法制是资本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和稳步发展的保障。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是 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推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 化尤为重要。“两法”的修订和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理顺了市 场的法律关系,完善了市场运行机制。但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法律法 规缺位或者相互重复、冲突;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需要 不断完善和修订;适应资本市场特性、及时处置各类纠纷和违法犯罪行为、保 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配套司法制度还不健全;诚信意识尚未完全建立,诚信约 束机制还不健全。
市公司情况各不相同的事实,由上市公司相关股东在平等协商、诚信互谅、 自主决策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的方式确定。 l 股改过程包括非流通股股东动议、各方协商修订改革方案、全体股东和 流通股股东分类投票表决等环节,改革方案需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 决权的 2/3 以上和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2/3 以上同时通 过。 通过这些市场化的方式,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实现了完善市场基础 制度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