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强化责任优质就业精准服务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
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
作为黄石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我校一直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放在我校就业工作的优先位置。
2017年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61%,并被认定为“2017年湖北省高等教育学校省级核查免检单位”,我们具体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一)建立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制
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和关注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目标考核,实施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制,针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实行“亮黄牌➡整改➡亮红牌➡约谈”的机制,引导各培养单位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
重新修订了《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将2016年所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记录本》中内容进行调整,规范了用人单位招聘流程、顶岗实习责任。
并结合91wllm就业智能网络服务平台实施“智慧就业”,坚持线下采集与网络集成相结合,强化毕业生就业跟踪管理,严把信息真实关,在就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打下坚实的“深基桩”,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实现了校、二级学院、就业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三级负责制,细化目标,明确任务,层层落实。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校园招聘机制
1、建立以校园为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园的主体作用。
建立“校园招聘社会化”的模式,开展多种形式招聘活动,使7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校园市场实现了初次就业。
2、严格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落实就业工作,直接对接企业,不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就业工作。
维护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实习就业安全有序。
3、依据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将企业进行等级划分。
A级为战略合作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室、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现代学徒制等13个项目根据行业、企业的特性达成合作;B级为深度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企业用工、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等5个项目进行校企合作,并谋求进一步的合作;C级为一般合作企业,签订校企用工协议;D级为不合作企业,这类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或者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
二、强化服务,精准对接重点产业
(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黄石市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及智能模具、特钢及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及深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等重点产业链,大
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配套项目。
正全力打造中国的“中部硅谷”,在“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战略驱动下,“中部硅谷”已初具规模,并已建成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
我校立足地方经济,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强化与地方政府、优质企业进行合作,在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项目、深化合作内涵、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形成了互惠互利、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
(二)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就业实训基地
通过对黄石及周边地区各类企业进行调研,实现校企融合,实现了工种岗位与专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堂与生产车间对接,使毕业生更加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积极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实现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目前我校与本地企业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班、现代学徒制、冠名班等多个项目达成了合作。
并依托我校的实训中心,对劲酒公司、东贝集团、沪士电子、上达电子等企业提供员工岗前培训、职业等级培训、消防员培训。
(三)成功举办CEO讲堂,充分调动企业高管积极性
我校聘请上达电子集团董事长李晓华、上达电子集团CEO杨桂彪、哈特贝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红刚等多位企业高管作为我校CEO讲堂的兼职讲师,为促进我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求职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CEO讲堂的成功创办不仅获得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黄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的一致好评,有关领导在校企座谈会上呼吁各企业高管将先进生产理念、
企业文化带入校园,共同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尽一份力。
三、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一)全方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1、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我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二级学院一道分专业举办专场招聘会100余场,网络招聘20余场;与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共同组织举办2017年黄石本地企业大型招聘会,邀请黄石市本地100余家优质用人单位。
2、积极推进“专升本”等工作,使我校升学人数逐年递增。
并积极做好“三支一扶”、“应征义务兵”、“西部计划”等宣传工作,并鼓励2017届毕业生积极报名。
推广网络招聘信息,利用就业网、就业管理信息平台、班级QQ群、白马job微信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就业相关信息。
3、为就业困难毕业生申请补贴。
在黄石市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为我校2017届求职困难毕业生申请了求职补贴,通过黄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黄石市市财政局的审核,由市财政局直接发放至求职困难毕业生本人银行卡。
4、成立创业培训教研室、创业培训基地,主要为毕业生提供创业的指导培训工作,使创业带动就业,做好毕业生的创业相关工作。
(二)全力打造就业质量反馈体系
1、认真执行国家就业政策,按省中心的要求扎实开展就业各项工作,认真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以及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及统
计工作。
针对学生就业意向,合理安排相关企业在规定时间段进行校园专场招聘,尽最大能力让每一位毕业生找到与本人相匹配的单位及岗位。
二级学院分别从教学、管理两条线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专业咨询及思想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业指导处、教务处、学工处配合二级学院分阶段到企业进行回访调研,与顶岗实习学生、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将就业跟踪工作落到实处。
按要求报送毕业生生源统计表,编制上报就业报表,做好毕业生推荐表、协议书的印制及发放回收等工作。
2、重点抓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到企业调研并开展了就业信息规范统计、用人单位调查回访工作,同时也征求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设,对就业工作做了全面的梳理。
3、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需求,收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全面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为了科学地分析本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落实情况、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加强教学培养改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培养质量,学校委托第三方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实施了在校生全程跟踪评价(2017—2019年)、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跟踪评价(2014—2016届)、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三个项目。
针对改进培养过程、核心课程的有效性、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就业质量、区域贡献度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为进一步强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提供了方向。
四、分类指导,全方位拓展就业帮扶工作
(一)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通过邀请成功企业家、企业高管、劳动就业局的同志走进我校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邀请企业的HR来我院进行模拟招聘面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思想。
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办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和培训。
在毕业前集中进行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到部队效力,留黄(黄石)就业服务地方经济。
对就业困难和思想不稳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基本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以“生”为本,帮扶就业困难生
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不仅是学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体现就业工作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难点和关键。
学校通过让班主任、辅导员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提供全程服务的结对援助;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的培训援助;通过岗位培训、重点推荐使困难毕业生落实实习就业岗位的推荐援助,帮助困难毕业生群体顺利就业。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十九大会议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跟市场脉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利用智能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就
业指导服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开创我校就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