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林世美
来源:《财富生活·下半月》2019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资产管理水平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速度。
快速发展和壮大的国有企业规模,受到较为落后的资产管理方法的影响,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不小的损害。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十分重要,这是国有企业满足社会需求和使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国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国有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资产管理方法落后等各种因素,使得国有企业出现了资產流失等现象,给我国经济造成了损失。
一、国有企业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切实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国有企业开展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伴随着企业管理方法的持续改革,企业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解决,保证资产管理的效果。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有着较高的地位,而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好坏则会直接对其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也是我国总体市场经济得以提升的关键,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影响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已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国有企业出现资产流失的问题,还能增加资产价值,也是目前维护国有资产的最佳方法,而且对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意识方面有所欠缺,使得企业缺少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而且各部门之间没有良好的分工,规范管理牵扯制度没有完善,使得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混乱。
由于部门间的责任规划不清楚,导致一旦出现问题,部门间相互推诿,不能找到问题的
原因,也就无法开展有效的解决措施。
由于缺少完善的制约制度,使得资产随意购入,入账不及时,使很多资产变成了账外资产。
对闲置资产缺少管理,给资产盘点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能掌握资产的流动情况,造成国有资产出现大面积流失的现象。
此外,财务核算没有按照既定流程,甚至在账本上出现了根本没有的资产,对当期利润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的将维修费用不进行摊销的情况,使国有企业在业绩方面失真,导致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无法达到标准。
(二)政企不分离导致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
在2003年国家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的部门。
但是实际工作中,国资委的定位不明确,是依照过去的工作方式以隶属关系干预行政,直接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还是以调节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作用进行工作,需要国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资委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切实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部门负责问题。
目前,由于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监管缺位,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为一己私利将国有资产私吞,或是有预谋的转移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多次进行的体制改革,使得国有企业的话语权逐步集中在最高管理层的手中,虽然国家多次对其进行整改,但“一言堂”现象依然屡禁不止,企业负责人独揽大权,在重大决策上独断专行,没有体现出国有企业的民主性。
个人决策并不都是正确的,由于决策上的失误,给国有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在少数,但监察机构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情况了解不充分,更多的站在保护国有企业自主权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没能深入到企业内部调查情况。
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只是以形式存在,不能发挥出应有的监管作用,监督制度也形同虚设。
(四)历史原因造成资产流失
当前,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或是由于企业转制等因素出现了产权不明确的情况,没有依照法律法规办理过户手续,产权人也是在原企业名下。
而且依照我国现行的税法规定,如果按照规定办理过户手续,需要缴纳一笔不小的税费,一些被抵押资产的控制权被接管企业所掌握,极易出现法律风险。
三、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制度建设,会使国有企业管理出现乱象,造成工作程序混乱,无法保障工作效率,经营成效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在资金审批方面缺少规章制度,就会为虚假报销等情况提高便利条件,给职业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制度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家享有所有权,所以要以国家制定的管理标准作为执行依
据,同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资金活动、资产管理等重要环节,从而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二)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也明确规定了在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也就是要求国有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监管体系,使现有的国有资产监督趋于系统化与规范化。
建立完善的监管责任清单,这也预示着政府正在逐步减少对企业的干预,要确保企业的主体权,作为出资人,政府要承认企业是独立法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干预企业的情况发生。
(三)提高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其进行落实,国有企业要具备制度执行能力,才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企业却本末倒置,严重阻碍了制度的执行情况,也使制度的建设失去了本来意义。
身为管理人员,要为员工树立起一个好榜样,要能够身体力行,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让管理人员明确企业内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一些案例我们了解到,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开始都是源自企业内部缺少控制意识。
因此,国有企业要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增加国有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使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更加规范,避免企业内部出现职业舞弊的现象,减少资产流失,使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使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
此外,还要将制度的落实状况与员工待遇直接挂钩,这样能够提高制度落实的效率,引导员工重视制度,并对提出的不足进行整改与完善。
(四)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国有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资产的管理与使用情况,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不定期盘点,明确资产的实时动态信息;对资产采购过程中的比价流程要进行严格执行,防止在资产购买时出现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有关部门要对其进行监管,保证资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在进行国有资产核算时,要依照国家颁布的会计规范进行,防止个别人员对其进行干扰;提高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维护国家利益,规范国际交易行为,明确掌握投资企业的业绩状况,对收益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国有资产增值。
虽然一些国有企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
可聘请专业的财务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专业的策划团队,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清理。
并与国家财政部门、管理部门等共同合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国有资产归属权的问题,防止由于历史原因给国有资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健全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要想真正解决企业资产的监管问题,就要先明确企业中“人”的作用。
要将董事会与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要加强企业监事会的作用,提高内部审查力度,建立起长效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样能够避免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违法行为,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在目前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会对国有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一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并身体力行,促进全体员工有效落实规范制度。
并且要在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归属权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参考文献:
[1]方华.关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5):50-51.
[2]袁关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升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19(6):139-139.
[3]李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J].经贸实践,2019(2):66-67.
[4]丁燕敏.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及途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9(3):152+154.
[5]白芳.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探讨[J].投资与创业,2019(5):118-119.
作者簡介:
林世美,广西来宾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