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槐北路郭鲁兴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1页──8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奇数和偶数。

2、能准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呈现生活中的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比较中认识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完善对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数是无限的,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意义。

教学突破:结合具体情境和学生生活实际,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猜一猜:
青石板,青又青。

青石板上挂银灯。

不知银灯有多少,数来数去数不清。

(星星)
(2)出示课本例题情境图。

问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数星星。

师:怎么数?
生:1颗、2颗、3颗、4颗、5颗……3000颗……
板书:1、2、3、4、5……3000……
师:阴天时,一颗星星都看不到,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可以用0表示。

板书中添上“0”。

0、1、2、3、4、5、6、7、8、9……这样一个一个的数,都是自然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然数(板书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的特征。

(2)认识奇数、偶数,并能正确区分。

根据目标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提问题)
根据问题学生自探。

二、解疑合探
1、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1)直线上的“”表示什么?
能无限延伸,个数是无限的。

(2)最小的自然数是什么?
最小的自然数是0。

(3)最大的呢?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出示例题情境图,获取图中有关信息。

(1)说一说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哪些数是单号?哪些数是双号?
像 1、3、5、7、9……这样的数是奇数,2、4、6、8、10……这样的数是偶数。

板书: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

3.试一试
(1)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奇数。

(2)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偶数。

观察写出的两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板书:(2)偶数的个位数都是0、2、4、6、8。

(3)奇数的个位数都是1、3、5、7、9。

三、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我们共同商讨。

四、运用拓展
1、自编1---2题,同桌互换做。

2、书面作业:教材83页“练一练”1至4题
3、拓展练习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对照板书引导学生一起回答。

板书设计:自然数
像0、1、2、3、4……这样可以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

偶数的个位数都是0、2、4、6、8。

奇数的个位数都是1、3、5、7、9。

课后反思:
本课时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枯燥的概念,学起来往往没什么兴趣。

本课时,利用课件引入,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夜空,在那里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数学世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学习奇数偶数的概念时,教师要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枯燥的概念教学活起来,动起来。

教师不用让学生死记硬背,但要让所有概念已成熟于学生心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