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机事件后的干预》PPT课件
《危机事件后的干预》PPT课件
保护你的感觉
•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尽量不去现场)。 • 注意休息(不要总和受害者或幸存者在一起)。 • 你的也是来访者 • 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 :如何报告 • 找到放松和娱乐自己的方法
在创伤发生后的第一或第二天
• 组织讨论会议 • 要安排在一间安静的房间 , 没有外界打扰 ,
有充足的时间 • 一起讨论,完成完整的叙述 • 帮助受害者将其片断的记忆变成互相紧密联系
事 件
被即时的 情绪反应 淹没混乱;
尖叫:记忆,
退缩
侵入
“闪回"
修通 面对已经发生的 事实,将体验整 合入人格之内
完成 康复 继续生活
起因于逐步增大的 恐慌或耗竭, 情绪反应
淹没状态
烦扰图像和想法 事件的持续存在
完全回避 诉诸
例如药物等措施 来否认痛苦
的整体 • 结成团体,形成相互支持 • 帮助受害者面对内疚感和其困扰 • 每个人的故事是整个的故事一部份:彼此帮助 • 给与心理教育
此时你的角色
• 像一位朋友/ 父母 (提供鸡汤,但不治疗) • 像一位老师 • 像一位治疗师
在创伤发生后的第一或第二天
• 在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后给与心理教育“:如使用其细节作为例子 • 准备应对来自环境的反应:亲戚,朋友 , 陌生人 • 对受害人的责备 • 愚蠢的笑话 • 寻求感觉 • 回避
心理减压法
Mitchell (1995);Dyregrov(1998)
心理减压的七个阶段:开始阶段
• 介绍:会谈的目的是回顾参与者对创伤的反应,进行讨论,找到处理的方法并防止将 来的问题。
• 三个基本原则: • (a)不被强迫说任何事情; • (b)信任与保密; • (c)讨论的重点是参与者的印象和反应。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认知行为治疗: • 有两个主要方面被应用于心理分享和报告,
• 脱敏 • 解释与创伤记忆有关的认知图式。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心理教育:给于经历创伤的人一个心理地图以理解他们的反应就能够使他们能够容纳 自己的困扰,帮助,以允许他们开始自我调整的过程。
• 宣泄:充分表达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情感。
心理减压的七个阶段:事实阶段
• 期待与事实: • 回顾事件的细节。
• 他们曾经期望发生什么?专注于当时的体验。 • 为什么当时他们会这样反应。
心理减压的七个阶段:想法阶段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叙述传统(The narrative Tradition): • Marshall是二战时的主要的一名历史学家,他提出的心理减压的方法是提供结 构性干预,包括 • 对个体的经历,哀伤,表达情绪反应的确认并尊重。 • 以此来重建士气。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小组治疗:Lindy等人(1983)指出经历同一灾难的社区,组织会被一层创伤膜包裹 起来,即他们会有相似的理解和默契。小组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积极的支持小组的适 应性结果而非仅仅是个体的改善。
心- 身反应
如果没有解决问题身体 痛苦会继续
人格扭曲 长期的爱和 工作能力的扭曲
讲座大纲
创伤应激事件的应对策略
在创伤刚刚发生之后
• 心对心的关怀 • 给与实际的帮忙提议: • 提供特别简单的东西:吃和喝的东西 ,提供一
个温暖的地方可以待 • 打电话给亲戚 ,家人 • 和警察,杂志报纸,保险,政府一起提供帮助 • 准备处理睡眠的问题和侵入的问题 • 准备下面的治疗计划 • 照顾和保护你自己(治疗师)
对创伤压力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是高 效益的
• 平均节约成本81%(平均花费43000美元减至8300美元) • 职员恢复工作的时间提前了74%(46周变成12周以内) • 诉讼费用降低了86% (从46%降至6.5%) • 康复成本降低了80%(从9000美元降至2000美元)
应激后反应的阶段(M. Horowitz)
危机事件后的干预
什么是危机事件?
• 任何对个体或者团体产生足够大的压力而超过他们应对能力极限的冲击性事件都是危 机事件。
危机事件应激管理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 )
• 事件已经过去。 • 并非治疗。 • 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应用。 • 小组会谈和讨论。 • 减轻压力,改进恢复过程。 • 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跟进的治疗措施。 • 促进正常人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的恢复过程。
在创伤发生后的第一或第二星期
• 叙述 • 细节 • 缝隙
• 诊断是否存在创伤症状 • 特殊的痛苦点 • 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 对环境做出反应
在创伤发生后的第一或第二月
诊断是否存在创伤症状 • 特殊的痛苦点 • 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 对环境做出反应 • 意义的归因 • 准备周年可能出现的反应
心理减压法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PD ) • 一种在经历心理创伤后早期提供的心理干预,其目的是防止进一步的恶化。
• 半结构化 • 减轻初期困扰,预防创伤事件后的心理后遗症。 • 是系统干预的一部分。
历史
• Jeffrey T. Mitchell在1983年首先提出了危机事件应激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 s debriefing ,CISD)的概念。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附近、即时和期待模型(PIE): • 在一次大战时就提出要处理急性战争应激,Kardiner和Spiegel于1947年提出 ,即在战地,尽可能快给与干预以适被干预者重新恢复,回到责任岗位。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危机干预: • 病人突然遭到攻击,来不及控制个人情绪反应时失去平衡。 • 危机干预的本质是提供临时的心理健康专业的支持,以使被干预者重新获得掌控 感。 • 关键是帮助被干预者重新建立理性的问题解决能力。
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 哀伤咨询: • 椰林夜总会大火事件(Lindemann,1944) • Raphael(1977)丧偶研究 • 主要包括 • 对与哀伤有关的感受和行为的正常化(心理教育), • 通过纪念仪式,处理遗物,回忆来表达与丧失有关的复杂情感, • 正视丧失关系,发展个体对自我的新的认同以及重新整合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