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生理学第第7章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学第第7章 消化系统


三、胰
(一)胰液的性状和成分

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 8.4, 1~ 2L/每日。
(二)重要成分的作用
(1)碳酸氢盐: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为 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侵蚀;为小肠内多 种消化酶活动的提供最适pH环境。 (2)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 糖和葡萄糖,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产物
迷走-迷走反射 壁内N丛局部反射 胃窦 G.C 胃 泌 素 胃蠕动↑ 紧张性↑ 胃内压 ∨ 十二指 肠内压 胃内压 ∧ 十二指 肠内压 胃 排 空 胃 排 空 暂 停 再 次 胃 排 空
十二 高渗溶液 指肠 食糜 盐酸、脂肪
肠-胃反射 胃蠕动↓ 肠抑胃素 紧张性↓
三对唾液腺:颌下腺、舌下腺、腮腺
三.腹 膜
腹膜壁层 腹膜脏层 网膜 系膜 韧带
第二节
消化生理概述
一、概念及方式 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吸收(ingestion):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 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 过程。(形变)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 分子的过程。(质变) 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G细胞 I细胞 K细胞 Mo细胞 N细胞 PP细胞 S细胞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抑胃肽 胃动素 神经降压素 胰多肽 胰泌素
胃窦 十二指肠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 回肠 胰岛 胰腺 胃 小肠 大肠 小肠上部
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活动 2.调节其他激素分泌:抑胃肽促胰岛素分泌 3.营养作用:胃泌素、胆囊收缩素
慢波电位产生机制:可能与生电作用钠泵的周期活动有 关,抑制时去极化。 慢波电位作用: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低AP产生 的阈值(使RP接近于产生AP的阈电位);是控制胃肠运动 (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的起步电位。
3、动作电位 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每个慢波 电位上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就越大。 产生机制:刺激→Ca2+通道开放→Ca2+内流→AP 。
6 . 大肠 分为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回盲瓣, 阑尾)
二、消化腺
(一) 肝:腹腔上方,大部分在右上腹,小部分在左上腹, 肝脏上面隆起光滑,与膈肌相邻.肝脏下面凹凸不平,中 间为肝门—肝管,动脉,门静脉,神经,淋巴结由此出入.
肝 小 叶 结 构
PV:肝门静脉 CV:中央静脉 HV:肝静脉 HA:肝动脉
(二)胃的排空
概念: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速度:以食物而异(流体、粒小、等渗的快) 水 > 糖 > 蛋 > 脂 10min 2h 2~3h 5~6h (一餐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 动力:直接动力: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 原 动 力:胃的运动。 影响因素: 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壁内N丛的局部反射、胃泌素。 ②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肠-胃反射;肠抑胃素(胰泌 素、抑胃肽等)。
3.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特点: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 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
特殊方式: ①蠕动冲 :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可 一次将食糜从小肠始端推送到末端,甚至推送到大 肠。这种运动是由于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 十二指肠或由于泻药的作用而引起。 ②逆蠕动:在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出现一种与 蠕动方向相反的运动。食糜可在肠段中往返运行, 利于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食糜。
(二)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环行肌显著加厚, 称为回盲括约肌。回盲括约肌平时保持轻微的 收缩状态,可:①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大肠的 量;②阻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入回肠。 当食物入胃,可引起胃 - 肠反射,使回肠 蠕动增强。当蠕动波快到回肠末端时,回盲括 约肌便舒张,约4ml食糜推送入结肠。
食糜在肠内吸收 抑制因素解除 胃蠕动↑ 紧张性↑
胃内压 ∨ 十二指 肠内压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三)呕吐(vomiting)
呕吐是一种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活动,可把胃 内有害物质排出。但剧烈呕吐会影响进食、造成水 电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三、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及作用:
1.紧张性收缩:对肠内容物施加一定的压力。 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 利消化: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推食糜: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
(二) 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1 . 口腔



牙: 乳牙与恒牙的排列顺序(一侧)﹡ 切牙 乳 牙 恒 牙 1 2 1 2 尖牙 3 3 前磨牙 4 45 磨牙 5 67 8
﹡ 示上、下颌一侧的牙(左右对称)
2. 咽
注:咽有6个出口(包括两个咽鼓管口),是消化和呼吸的会合处通路(共同通路)
(二) 胰
分为胰头, 胰体,胰尾 (胰岛主要位 于胰尾部, 胰头部很少), 中间为胰管 开口于十二 指肠乳头,其 分泌的胰液 进入十二指 肠.
(三)唾液腺 分泌唾液 三对唾液腺的导管均开口于口腔 腮腺----耳前方,导管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 磨牙的 夹粘膜上 下颌腺---下颌骨内面 ↘ --------导管均开口于口 腔底 舌下腺---口腔底粘膜深部↗ 舌系 带旁.
复习思考题
1.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特点? 5.试述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刺激分泌因素、作 用途径和生理作用。
第三节 机械性消化
一、咀嚼和吞咽
(一)咀嚼 (二)吞咽 蠕动(enterocinesia): 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 张、后面收缩,向前推进 的波形运动。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是肌源性的,不如心肌规律,节律 较慢,无固定节律点。整体受CNS和体液的影响。 2.兴奋性较骨骼肌低:因其ATP酶活性低、钙泵少。 3.较大的伸展性:能容纳性舒张,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变化和 运动障碍。 4.一定的紧张性: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是肌源性的, 维持中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整体受CNS和激素的影 响。 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化学 (ACh、酸碱)、物理(温度、牵拉)较敏感。
第七章 消化系统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消化系统解剖 消化生理概述
第三节
第四节
机 械 性 消 化
化 学 性 消 化
第五节
第六节


大 肠 的 功 能
第七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
一、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使食物发生物理变化:粉碎食物,食物与消化液混合, 食物在消化道内向前推进.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和消化道壁上的小腺体(胃腺,肠 腺). 分泌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分泌的消化 液中有各种消化酶,可促进食物中子,脂肪,蛋白质水解. 由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吸收.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平滑肌 RP较小 (-50 ~ -60mV) ,主要由 K+ 外流形成的;也与 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此外,静息状态下的Na+少量内流和Cl的外流也有关。
2.慢波电位(slow wave potential) 在RP的基础上自发地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 位波动,称为慢波电位或基本电节律。
(二)重要成分的作用
1.盐酸
形式:游离酸:110~135mmol/L 结合酸:15~ 30mmol/L
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机制
质子泵已被 证实是各种 因素引起胃 酸分泌的最 后通路,选 择性抑制质 子泵的药物 ( 如奥美拉唑 又叫洛赛克 ) 可有效的抑 制胃酸的分 泌。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形式及作用 1.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胃壁平滑肌缓慢而持续的收缩。增强 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 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位置。 2.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进食时反射性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 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 3.蠕动(enterocinesia):蠕动波起自 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使食 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
BD:小叶间胆管
肝 小 叶 与 汇 管 区 结 构 之 间 的 关 系
汇管区三管道:肝动脉,肝门静脉,胆管(肝管)
胆汁流向:
肝细胞 ↘ 左
分泌的 肝管→肝总管→胆总管 →十二指肠乳头 胆汁 ↗右 ↓ ↗ ↗ ↓ ↓ ↗ ↗ ↓ 胆囊管 胰↑ 十二指肠 贮存↓↑消化食物 管↑ 胆囊 胰腺(胰液)
肝 胰 的 解 剖 位 置 和 胆 道 模 式 图
4.粘液和HCO3⑴来源 : 粘液由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细胞、泌 酸区的粘液颈细胞分泌;HCO3-主要由非泌酸细胞分泌,少量 由组织间液渗入胃内。 ⑵成分 : 粘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 成凝胶的特性。PH值为中性。 ⑶作用: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保护胃粘膜。 ①润滑:防止 食物的机械损 伤; ②中和胃酸 ③减免高[H+] 和胃蛋白酶对 自身的侵蚀。
分泌小管
2.胃蛋白酶原
⑴来源:
主细胞分泌(主要)
⑵作用: ⑶特点:
①始无活性; ②最适pH=2.0,pH>6.0则失活; ③对蛋白消化并非必需(∵小肠的蛋白酶作用为主); ④安静时: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