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方案

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23、试验目的、X围2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24.1人员情况24.2 机械设备34.3 测量、检测仪器45、试验时间46.1 施工场地的准备46.2 施工技术准备57、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67.1 施工准备67.1.1 测量放线67.1.2 台阶开挖77.1.3 画方格网77.1.4 画分层线77.2 施工工艺77.2.1埋设沉降桩77.2.2 填料运输87.2.3 摊铺、整平87.2.4 碾压97.2.5压实度检测107.3 A、B组填料路基填筑方法107.3.1 分层填筑127.3.2 摊铺平整137.3.3 洒水或晾晒137.3.4 机械碾压137.3.5 检验签证147.3.6 路面、边坡整形147.4填料试验技术指标147.5填料质量控制标准147.6填料填筑质量控制标准148、质量检查、资料整理169、试验总结1610、质量保证措施1711、文明施工与安全措施1712、环境保护措施1713、附件18A、B组填料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方案1、工程概况1、十标段一项目部施工段起点里程DK628+043.27,终点里程DK654+016.510,全长28.973km(含短链),其中路基7.01km,占辖区线路总长的24.2%。

2、一项目部路基试验段选在DK643+490.00~DK643+600.00段,长110m,小里程前接1-1.5m框架涵、大里程后接大村特大桥,工点类型为丘间谷地。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①地形地貌:丘间谷地,丘坡,地势较平缓。

②地层岩性:山坡表层为粉质黏土(Q4el+dl),粉质黏土,灰黄色,软~硬塑,局部夹铁锰之结核,0~0.4m种植土,见植物根系,厚度为0~3m,Ⅲ,σo=180KPa;谷地表层为淤泥及淤泥质黏土(Q4pl+dl),褐灰色,流塑~软塑,厚约1~2.4米,σo=20~120KPa,Ⅱ。

下为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σ=180KPa,厚约3~8米;粉砂岩、泥质砂岩(K2),灰白色,全风化~弱风o化,岩层受节理切割,破碎,Ⅲ~Ⅳ,岩层产状285°∠79°,节理裂隙发育,节理产状:77°∠85°,127°∠55 °,可见延伸长度0.5,密闭~微X,间距3~5cm,σo=200~600KPa。

灰岩,全风化~弱风化,σo=200~1500KPa,Ⅲ~Ⅴ级。

(1)(Q4el+dl)淤泥质粉质黏土,褐灰色,流塑~软塑,Ⅱ级,Ps=0.82MPa,Es=3.37MPa;(1)1-1:(Q4el+dl) 淤泥,褐灰色,流塑,Ⅱ级,Ps=0.17~0.26,Es=1.55~2.16;(1)1-2:(Q4el+dl) 淤泥质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Ⅱ级,Ps=0.4Mpa,Es=2.25Mpa,σo=45Kpa;(1)2:(Q4el+dl)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Ⅱ级,σo=180Kpa;(1)2-1:(Q4el+dl)粉质黏土,褐灰色,软塑,Ⅱ级,σo=120Kpa;(2)1:(Q4el+dl)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Ⅲ级,σo=180Kpa;③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较发育,地下水发育,为地表潜水,受降雨影响较大,季节性明显。

2、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X》(TB10102);5)贵广公司文件、设计文件、监理文件及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试验目的、X围试验目的:确定管段内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

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

试验X围:路基基床底层填筑的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和路基面沉降观测。

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4.1人员情况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工程技术、质检、测量、试验人员组成的路基专业管理小组,并进行具体的分工。

本工艺试验施工具体人员明细如下:总体负责人:X立贵技术负责人:吴青瑜施工负责人:李竹有试验负责人:熊廷兵质量负责人:X世德测量负责人:唐德平物资设备负责人:叶柏青安全负责人:X受琦管理、技术、质量、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管理人员组成表本工艺性试验由路基架子二队负责,该队有多年的路基填筑压实施工经验,在多条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均获得过好评。

拟投入工艺试验的共有18人。

包括施工负责人、技术员、试验员、质检员、安全员及其他工人10人,拟投入工艺试验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平地机、装载机,配置能满足工艺试验的需求。

4.2 机械设备试验段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推土机初步平整、平地机精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

所需机械设备见表2,振动压路机技术参数见表3。

表2投入试验段施工机械表4.3 测量、检测仪器测量、检测仪器见表4。

表4测量、检测仪器表5、试验时间拟于2010年04月15日开始实施试验工作,至2010年04月30日完成现场试验工作,待试验完成后及时整理完成相关试验总结报告,并按有关规定经审核后报监理、业主等单位批准。

6、试验准备6.1 施工场地的准备本段路基需开挖至换填底面,基底冲击碾压压实,地基承载力检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两侧做好排水沟,使积水能够顺利地排出路基影响X 围以外,使路基免受积水的浸泡。

6.2 施工技术准备1、试验段施工要决定的技术参数及工艺方法(1)确定合适的填料(2)材料的松铺系数(3)标准的施工方法及工艺①确定填料含水量及控制方法;②材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③整平和整形合适的机具和工艺方法;④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⑥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的组成及分工。

(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7)试验路段成果报告①采用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②计算与确定松铺系数、机械组合和碾压遍数;③采用的人员和机械设备;④采用与确定施工工艺。

2、施工机具的配备施工队伍配备一套齐全的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机具,详见表2。

3、质量检测仪器的配备和检测项目(1)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器和电子天平:液、塑限;(2)重型击实仪:击实;(3)路基密实测试装置一套:K30和n;(4)E vd动态平板载荷仪:E vd;(5)电子天平、可调式电砂浴、恒温水浴锅:颗粒密度;(8)电子天平、土工筛:筛分;(6)切石机、数显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岩石的拉压强度、软化系数;(7)全站仪;(8)水准仪;(9)50 m钢尺;以上仪器均齐全,均检验合格,可用于施工质量控制。

4、填料的标准击实路基填料的各种原料试验及标准试验成果完成后按照相关程序报批。

5、测量准备工作沿线水准点、导线点经测量符合,各种测量成果已批复。

6、原材料选定(1)填料来源与选择本管段路基A、B组填料主要取自怀集县坳仔镇渡头河料场,料源为河滩料,土料场距试验段平均运距约35Km,经对该料场填筑料取样进行颗粒筛分试验,该料场填筑料属于级配不好的细圆粒B组填料,该填筑料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及设计要求。

(2)水:采用当地机井地下水,水质经检验满足施工要求。

7、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碾压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方法组织路基填筑施工。

施工按分层和作业区分段的方式,进行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或挖掘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基床表层以下采用推土机初平、摊铺机精平,基床表层平地机摊铺平整,振动压路机压实。

7.1施工准备7.1.1 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根据试验段填筑断面图,测放出试验段的中、边线,因试验段为路堤段,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需将填筑X围比设计值加宽30cm,填筑X围洒白灰线标示待填筑完毕后刷坡处理。

7.1.2 台阶开挖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将路基试验段与山坡脚交界处开挖出台阶,分级台阶高度、宽度以设计值为准,若无设计值则按高0.6m、宽1.2m施工,(开挖顺序由上向下,每级台阶开挖完成后采用小型振动碾静压2~3遍,如开挖出的台阶较松散需按照一般A、B料填筑段的压实标准进行碾压,必要时进行压实指标检测。

7.1.3 画方格网根据测量人员放出的试验段填筑X围边线,用白灰洒出10m×10m的方格网。

7.1.4 画分层线在路堤两侧和中间每20米立竹竿,用红油漆每30cm画一横线,并标注好填筑层数,以控制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

填筑一定高度后,上移竹竿,以此类推。

7.2施工工艺拟采用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沟渠及原地面处理→基底原位测试→挖除非适用土→基底承载力测试→埋设沉降观测桩→填料→摊铺初平(检查填料厚度及含水量)→翻晒破碎→检测含水量→整平→检测松铺厚度→碾压成型→检测压实度→检测压实厚度→质量检查、资料整理。

7.2.1埋设沉降桩开挖基底经碾压检测合格后,按20m间距在线路上埋设沉降观测桩,埋设位置分别为DK643+490、DK643+510、DK643+530、DK643+550、DK643+570、DK643+590、DK643+600中心处。

沉降观测桩:采用ф20mm(一级圆钢)底端带弯钩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底部做成带弯钩状。

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ф40mm 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ф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0mm×500mm×10mm。

金属测杆采用通过3根ф10mm钢筋采用双面电弧焊焊接在钢底板上,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外接头连接,随着填土的增高,测管与套管亦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采取措施保护监测设施。

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的传递测量其高程,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即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

7.2.2 填料运输填料采用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填筑料摊铺采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整平辅以人工修整,填层表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按施工图的要求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

7.2.3摊铺、整平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 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3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