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热余压发电技术(钢铁)

余热余压发电技术(钢铁)

目前,余热锅炉采用自然循环、双压系统;余热为多段取风,循 环风利用形式整体余热利用效率较高。 据经验数据,每10m2的烧结面积可产生1.5t/h的蒸汽,可发电 300kW,折合标煤120kg/h。
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简介
烧结机烟气余热利用
烧结过程是个热加工过程,烧结料层中温度变化随主排风机 自上而下抽入空气、烧结台车不断前移而变化。其中温度最高烧 结过程结束一般控制在接近烧结机尾的风箱位置。一般烧结机尾 部倒数第二个风箱温度最高。 一般烧结烟气焓硫较高,为了确保非回收区的烟气流经机头 电除尘器至烧结机主抽风机时,不至于结露,对回收的烟气和非 回收的烟气都要严格测算,才能确保烧结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合 理。
什么是转炉炼钢?
转炉炼钢 converter steelmaking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氧气鼓 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 (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 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炉料主要为铁水和造渣料(如石灰、石 英、萤石等),为调整温度,可加入废钢以及少量的冷生铁块和矿石等。
氧气顶吹转炉总图
转炉生产工艺概况
煤气净化回收与利用技术按净化方式分为湿法和干法2大类 干法系统包括烟气冷却净化系统与煤气回收系统。由活动烟罩捕集并经汽化冷 却烟道冷却至1600℃左右的转炉烟气,首先进入蒸发冷却器降温和初除尘,温 度降至180℃~200℃左右,进入静电除尘器进行精除尘。然后根据CO含量、 O2含量由阀门切换站进行煤气回收或放散操作。回收期煤气需经冷却器二次冷 却,温度降至70℃后进入煤气柜回收;放散期煤气需点火燃烧,排放气体的含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发展
从利用目的上分,烧结余热的回收利用方式,可分为热风点火、 预热、保温等直接利用方式,和生产蒸汽、发电、制冷等间接利用方 式。其中,以发电和生产蒸汽最为普遍,两者的利用原理和技术路线 相通。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为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在日本的诞生及发展期,各种系统相继出现,烧结余热利用技术 在日本得到迅速推广。 日本钢管扇岛厂(1978年12月) 和歌山4#(1979年3月) 和歌山5#(1981年9月) 小仓3#(1981年10月) 鹿岛2#(1981年12月) 新日铁大分2#(1982年12月)
余热余压发电技术
(钢铁)
二o一一年三月—北京

钢铁工艺流程简介 烧结生产工艺及余热发电技术
转炉生产工艺及余热发电技术
高炉生产工艺及高炉煤气发电技术
高炉煤气压差发电技术
第一部分
钢铁工艺流程简介
钢铁基本工艺流程简介 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 行业之一。中国钢铁产能分散,企业处于多层次、不同结构、不同技 术装备水平共同发展阶段,因此,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能否进一步节能降耗、保护环 境、实现清洁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企 业的形象和生存,影响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节能和环保已成为 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简介
主烟道
余热锅炉
余热
余热锅炉
汽轮机
发电机

热力系统
循环冷却水系统
凝汽器 冷却塔
烧结机烟风系统
环冷机烟风系统
电气系统 热工控制系统 化学水处理系统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1)锅炉蒸汽系统: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 2)取风方式:单段取风和多段取风
3)热力系统:单压系统和双压系统
4)冷却机取热方式:开路系统、半循环和闭路循环
尘浓度≤15mg/Nm3。
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工艺[LT法(Lurgi-Thyssen)]
转炉煤气湿法回收工艺[OG法(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 System)]
OG(湿法)工艺:冶炼中产生的近1450℃煤气,通过冷却烟道冷却到约900℃后进入溢流文 氏管,使煤气中80%左右的固体颗粒脱离后进人重力脱水器脱水,煤气温度降至约70℃。在风 机的抽引下煤气流速突增并继续进入R—D文氏管,经水雾处理去除8μm以上的固体颗粒后再 水雾分离得到纯净的煤气。系统设置有气体分析仪,当煤气合格(CO > 35%、O2<2%)时三 通阀切换至回收状态,煤气借助风机后的正压,经水封逆止阀、V型水封送入气柜。如煤气不 合格则三通阀切换至放散状态,经放散塔点火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
烧结生产中烟气余热的特点
烧结生产能耗一般占吨钢能耗的10~20%,冷却机废气显热和 烧结烟气显热占烧结过程热耗的30 ~ 50%,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
烧结机尾部余热利用部分
环冷机余热发电利用部分
烧结矿产量及温度 余热利用的影响因素 冷却介质流量 烧结机及冷却机机速 有无热筛
冷却介质初温 料层厚度 环冷机漏风 烟温限制
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转炉余热发电技术
转炉烟气流量及温度变化曲线图
转炉余热发电技术
关键技术:蒸汽参数选择、蒸汽蓄热器选型、蓄热器控制
转炉余热发电技术
• 4×45t转炉
序号 1 转炉 项目 生产能力 冶炼周期 汽化冷却烟道运行压力 数量 总蒸汽流量 容积 数量 出口压力范围 装机容量 平均发电量 单位 t/炉 min/炉 MPa 座 t/h m3 台 MPa MW MW 数据 45 25 1.5 4 28~32 60 4 1.0~1.1 5 4.2
强度高,还原性好,含有一定的CaO、MgO,具有足够的碱度,而且已事
先造渣,高炉可不加或少加石灰石。 通过烧结可除去矿石中的S、Zn、Pb、As、K、Na等有害杂质,减少
其对高炉的危害。高炉使用冶炼性能优越的烧结矿后,基本上解除了天
然矿冶炼中常出现的结瘤故障;同时极大地改善了高炉冶炼效果。 烧结中可广泛利用各种含铁粉尘和废料,扩大了矿石资源,又改善
序号 1 2 余热回收流程 开路回收利用流程 闭路循环回收利用流程
烧结机烟气余热利用
主烟道
M
300 ~400 ℃
过热蒸汽
M
M
M
旁 路 烟 囱
≈ 200℃
水泵来水
引风机
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
烧结矿从烧结机尾经过热破碎后卸到 冷却机上,卸出的烧结饼温度平均在 500∽800℃之间。热烧结矿经过冷却机冷 却,使得从冷却机排出的烧结矿温度在 150 ℃以下。热烧结矿在冷却过程中其热 能变为废气显热,废气温度随冷却机部位 的不同而不同,给矿部温度最高,在450 ℃以上,排矿部温度最低。
转炉的分类
耐火材料性质:分为碱性(用镁砂或白云石为内衬)和酸性(用硅质材料为内
衬);酸性转炉不能去除生铁中的硫和磷,须用优质生铁,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碱性转炉适于用高磷生铁炼钢,曾在西欧得到较大发展。 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和侧吹; 按吹炼采用的气体,分为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空气吹炼的转炉钢,因含氮量高, 质量不如平炉钢,且原料有局限性,又不能多配废钢,未能像平炉那样在世界范围 内广泛采用。1952年氧气顶吹转炉问世,逐渐取代空气吹炼的转炉和平炉,现在 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炼钢方法。
主要基本工艺: 炼铁 炼钢 浇注 钢材成型
钢铁基本工艺流程简介
目前钢铁余热回收利用
第二部分 烧结生产工艺及余热发电技术
烧结生产工艺简介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烧结生产一般占吨钢能耗的
10∽20%,仅次于炼铁。烧结节能在钢铁企业节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炉炼铁生产前,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
烧结机工艺流程
烧结机工艺流程
烧结生产工艺简介
1、烧结原、燃料及烧结矿 3、烧结 5、烧结矿冷却
2、配料 4、烧结饼破碎和筛分 6、烧结矿整粒和成品矿贮存
烧结生产工艺简介
按冷却风流的通过方式,可分为抽风和鼓风两种形式。 按冷却机的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带式、环式、格式、塔 式和盘式。鼓风环冷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方式。
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烧结
成块的过程。主要包括烧结料的准备,配料与混合,烧结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富矿粉和贫矿富选后得到的精矿粉都不能直接入炉冶炼,必须将其重新造 块,烧结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造块方法之一。
烧结生产工艺简介 通过烧结得到的烧结矿具有许多优于天然富矿的冶炼性能,如高温
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方案
序号 废气余热利用
高温段 用于余热锅炉产蒸汽 中温段 用作点火保温炉的助燃 风 低温段 用作混合料预热
余热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温区分
别利用。
400℃ 1#
M M M
2#
M
300℃
烟风系统
主蒸汽Leabharlann 环冷机1段环冷机2段
余 热 锅 炉
M
M
旁 路 烟 囱
M
M
M
新风 循环 风机
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图
2×360m2环冷机余热发电,装机30MW,年发电量可达2.08亿kWh,年 节约标媒4.4万吨,年减排CO2约8万吨,同时减少粉尘排放10万吨/年。 单位投资费用6000--8000元/kw左右,投资回收期为3~4年。
第三部分
转炉生产工艺及余热发电技术
钢与铁的区别
转炉余热发电技术
• 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低参数饱和蒸汽,由于工艺过程及生产技 术等因素,这部分中低温饱和蒸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被白白地排放到了 环境中。 • 随着低参数饱和蒸汽汽轮机技术的进步,给这些余热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途径。 转炉蒸汽特性: 转炉炼钢的工艺决定了转炉高温烟气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周期性。 受转炉烟气的影响,转炉汽化冷却烟道产生的低参数饱和蒸汽同样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