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

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

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2008年1月25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便于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议事效率,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常委会议事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保障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行使权利。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常委会会议期间的全体会议。

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四条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经常委会过半数组成人员提议或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可以临时举行会议。

殊原因不能出席会议时,应当请假。

常委会会议必须有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第六条常委会会议议程草案,由主任会议拟订。

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第七条常委会举行会议,应当在会议举行一个月前,将开会的日期、地点、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通知常委会组成人员。

临时召集的会议,临时通知。

第八条常委会举行会议时,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协、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列席会议。

常委会各工作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乡(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轮流列席会议,邀请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列席人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应当在会议召开前向县人大常委会主持工作的主任请假。

第三章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第九条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常委会会议审议。

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常委会有关委室进行调查论证并提出报告,再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不提请审议的,应当向常委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常委会有关委室受主任会议委托,代常委会拟订议案草案,并向常委会会议作说明。

第十条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一般应在常委会会议举行二十天以前,送交常委会有关委室。

第十一条对列入常委会会议的议案,提议案的机关、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应当提供有关的资料。

第十二条常委会全体会议听取关于议案的说明。

提议案机关的负责人可以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对议案作补充说明。

第十三条列入常委会会议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机关或者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十四条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进一步研究的,经主任会议提出,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有关工作部门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向下次或者以后的常委会会议提出报告说明。

第十五条常委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第四章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第十六条常委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各办(局)受县政府委托,可以向常委会作专门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向常委会的专项工作报告,应由县长、院长、检察长到会作报告;正职因故不能到会作报告时,可以委托副职到会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各办(局)受县政府委托向常委会作出的工作报告,应经县人民政府讨论同意后,分别由主任(局长)到会作报告。

第十七条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向常委会会议提出的专项工作报告,应在常委会开会二十日前,送交常委会有关委室。

第十八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交由县人民政府、县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或者县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委会报告。

常委会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或者县人民检察院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县级财政决算草案提请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决算草案应当按照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所列科目编制,按预算数、调整数或者变更数以及实际执行数分别列出,并作出说明。

第二十条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常委会报告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一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部分调整的,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整。

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需要调减的,县人民政府应当提请常委会审查批准。

县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常委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一个月前,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常委会有关机构征求意见。

第二十二条常委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第二十三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委会报告。

常委会听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县人民政府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实施的中期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提请常委会审议。

规划中期评估需要调整的,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第五章询问和质询第二十五条常委会会议对议案和有关报告进行审议时,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二十六条常委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质询案应当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第二十七条质询案由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质询的机关答复。

主任会议可以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在常委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

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常委会会议。

第二十八条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第二十九条列入常委会会议的质询案,在未作出答复前,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质询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六章发言和表决第三十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三十一条表决议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三十二条常委会表决议案,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也可以采用举手方式。

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三条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由常委会主任会议负责解释,修改权属于常委会。

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2008年1月 25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全国人大、省人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人大常委会任免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负责工作人员、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县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需要由常委会决定、通过的其他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县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的任免第三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领导常委会全面工作。

第一副主任主持常委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第五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通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第六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决定接受辞职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七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县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及街道人大工作办公室的主任、副主任的任免。

第三章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第八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副县长中决定代理县长的人选。

第九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县长的提名,决定副县长的个别任免。

第十条根据县长的提名,决定县人民政府各办(局)、主任(局长)的任免。

第十一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县长、副县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十二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县长或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销个别副县长的职务;决定撤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局长的职务。

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副院长中决定代理院长的人选。

第十四条根据县人民法院院长的提名,决定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的任免。

第十五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县人民法院院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十六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销县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

由县人民法院报经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十七条根据县人民法院院长或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销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的职务。

第五章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的任免第十八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决定代理检察长的人选。

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后,由县人民检察院、县人大常委会分别报市人民检察院、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十九条根据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决定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任免。

第二十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决定接受辞职后,由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市人民检第六章任免办理程序第二十二条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由提请单位写出书面提请任免报告和任免人员的简历、考察情况、任免理由。

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请求辞职的人员,由本人以书面形式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请求。

提请的任免报告、辞职请求,均应于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十日前送县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三条对提请任免的报告、辞职请求,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列入会议议程。

对被提请任免的人员需要进一步考察的由主任会议决定。

第二十四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时,应作提请任免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