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
物理性因素防护 措施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时必须戴口罩; ➢各类仪器发出的声音尽量调低,减少呼叫铃呼叫率,实
行床边工作制; ➢紫外线灯照射时戴防护眼镜; ➢减少伸腰、弯腰等动作。
社会心理因素
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 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 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 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 紧张感。长期的三班倒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 角色及生物钟紊乱。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 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 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 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因素
物理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心理性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 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 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 险因素进行控制。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 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 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经CDC复查证实,是HIV携 带者,9名医护人员不能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我国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HIV感染/AIDS:约70万,每年感染5万; 91%感染未被诊断; HBV感染:6亿人感染过,约1.2亿携带病毒; 结 核病:4亿人感染过,开放性结核200万人。 中国的医务人员特别要重视防范的一大感染性疾 病——血源性感
医院内血源性感染的主要感 染途径
•患者接受医疗操作时获得感染 医务人员职业
暴露后获得感染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
生物性职业 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包括各种经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等多途径传 播的疾病。
呼吸道职业暴露的危 险操作
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
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HBV、HCV、HIV、梅毒的 体液;阴道分泌物、羊水及含有HBV、HCV、HIV、梅 毒的实验室样本等。 ➢ 经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而污染; ➢ 或医务人员被针刺伤; ➢ 或医务人员利器割伤; ➢ 或污染了医务人员的黏膜;
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
前言
关爱您的病人
关爱您自己
前言
职业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 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 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风险大,在临床 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避免职业暴露已近在眉睫!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涞源县摩天岭战 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 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仍不顾伤痛,
坚持在战地救护。 1939年11月12日凌晨,终因伤势恶化,转为 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完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口村逝世。
广州“艾滋惊魂”事件再敲职防警钟
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院抢救。 6小时抢救中,病人鲜血喷到急诊科医生 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 手指被扎破;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进行麻醉;手术 中医生的大衣、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术前紧 急,院方没有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查,而三天后的检查结 果:
化学性因 素
医务人员在消毒、洗手、治疗、换药等操作过 程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物及有害物质 等引起的疾病,长期接触可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
损伤及头痛、心悸、失眠等。
呼吸道吸入 职业暴露主要方式 直接接触皮肤吸收
化学性因 素
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接触各 种化疗药物和抗生素,这些药物在配制过程中 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 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可致白细 胞(WBC)计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疲劳、 皮肤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 性休克等。
相关规范条例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2004年4月7日发布实施;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009年3月2日;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12月1日实施;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年12月1日实施。
职业暴露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关系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 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
物理性职业 因素
辐射 包括X射线、放射性核素、射频辐射、紫 外线辐射等(放射科、核医学治疗室、理疗室、介入 室、手术室等)。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的损伤; 病室空调、床头传呼器、蒸汽开热水桶、净化设备、消 毒 机等的噪声可引起医务人员易疲劳、烦躁、头痛、头晕等; 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人体WBC计数下降、抵抗力 降 低、电光性眼炎等;
社会心理压力对策
有宽容的力量:允许自己犯错更要允许别人犯错。
让压力在你转换下变成动力!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做人不要太认真 做事一定要认真
感谢困难,感谢批评、感谢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
觉得受伤害时的心理调适

(他/她不是坏人,他/她曾经帮助过我,他/她是无心的, 这是他/她个人习惯)
让丈夫/妻子及子女承担家庭的责任
化学性因 素
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损坏破碎后漏出的 水银;占医院卫生材料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 等等,均可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
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杂,各 种 废气、污染气体对医务人员均可构成职业威胁。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
含氯消毒剂的防护:储存时应注意存放在阴凉 处,以防止有效氯的挥发。在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 配制原则,水温不宜过高,最好不要超过30度,先 兑水,再向水内兑药液。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橡胶 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配制完后应立即清洗手 套,双手皮肤并密闭容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