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音标辅音部分

国际音标辅音部分

国际音标——辅音(28个)
爆破音(6个)
/p/:发音时,双唇合拢,然后突然分开,气流由口腔爆破而出,声带不震动。

/b/:发音时,双唇合拢,然后突然分开,气流冲出口腔,声带震动。

/t/:发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舌尖和上齿龈的阻碍,由口腔爆破而出,声带不震动。

/d/:发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舌尖和上齿龈的阻碍,由口腔爆破而出,声带震动。

/k/:发音时,舌后部抬起,紧贴软腭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舌后部与软腭的阻碍,由口腔爆破而出,声带不振动。

/g/:发音时,舌后部抬起,紧贴软腭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舌后部与软腭的阻碍,由口腔爆破而出,声带振动。

摩擦音(10个)
/f/:下唇轻轻接触上齿,气流经唇齿之间的缝隙通过,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声带不震动。

/v/:下唇轻轻接触上齿,气流经唇齿之间的缝隙通过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声带震动。

/s/:舌尖靠近上齿龈,气流经舌尖与上齿龈之间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声带不震动。

/z/:舌尖靠近上齿龈,气流经舌尖与上齿龈之间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声带震动。

/θ/:舌尖轻轻抵住上齿背面下方,形成一条缝隙,气流经舌尖与上齿背面发生摩擦,由口腔而出。

声带不震动。

/ð/:舌尖轻轻抵住上齿背面下方,形成一条缝隙,气流经舌尖与上齿背面发生摩擦,由口腔而出。

声带震动。

/ʃ/:发音时,舌身往后,向硬腭抬起,舌尖位置在上齿龈后部,舌身和硬腭之间形成狭长的缝隙,双唇分开,略成喇叭形。

气流经舌身和硬腭之间的缝隙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

声带不震动。

/ʒ/:发音时,舌身往后,向硬腭抬起,舌尖位置在上齿龈后部,舌身和硬腭之间形成狭长的缝隙,双唇分开,略成喇叭形。

气流经舌身和硬腭之间的缝隙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

声带震动。

/r/:发音时,舌尖向上齿龈后部卷起,但不碰触到硬腭,舌身向后缩,气流经舌身和上齿龈后部之间,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

声带震动。

/h/:发音时,口自然张开,气流经声门时形成轻微的摩擦声,而自然泄出,口型随后面的元音而变化。

发音时,声带不震动。

破擦音(6个)由一个爆破音和一个摩擦音组成。

/tʃ/:发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同时,舌身抬高,双唇分开,略往外翘成喇叭形,气流冲破舌尖和上齿龈后部的阻碍,形成破擦音。

发音时,声带不震动。

/dʒ/:发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同时,舌身抬高,双唇分开,略往外翘成喇叭形,气流冲破舌尖和上齿龈后部的阻碍,形成破擦音。

发音时,声带震动。

/ts/: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让气流冲破阻碍,形成先爆破后摩擦。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dz/: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让气流冲破阻碍,形成先爆破后摩擦。

发音时声带振动。

/tr/:舌尖抵住上齿龈,做好发/r/音的准备;双唇收圆,稍往前突,然后让气流冲破舌尖与齿龈间的阻碍,形成先爆破后摩擦。

发/tr/音时声带不振动。

/dr/:舌尖抵住上齿龈,做好发/r/音的准备;双唇收圆,稍往前突,然后让气流冲破舌尖与齿龈间的阻碍,形成先爆破后摩擦。

发/dr/音时声带振动。

鼻辅音(6个)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身自然平伸,气流由鼻腔而出,声带震动。

/n/:发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

气流由鼻腔而出,声带震动。

/ŋ/:发音时,舌后部抬高,贴住软腭,形成阻碍,气流由鼻腔而出,声带震动。

舌侧音(1个)
/ǀ/:当舌侧音出现在元音前,发音要清晰,当舌侧音出现在辅音前或词尾,发音要含糊
发清晰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身自然放松,气流经口腔由舌身两侧而出,发音清晰声带震动。

发含糊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唇形略收圆,舌中部凹下,气流从舌身两侧而出,声音含糊声带震动。

半元音(2个)在单词中一经发音,应迅速滑向后面的发音。

/j/:发音时,舌前部尽量向硬腭抬高,气流经舌前部和硬腭间的缝隙,由口腔而出,略感摩擦,声带震动。

/ w/:发音时,双唇略收圆并突出,上齿不可接触下唇,气流经口腔由双唇间空隙泄出,声带震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