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管理培训第一节作业现场材料码放管理(一)通道要求(1)通道要用黄色线明显标识;通道宽度、高度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办理。
(2)安全通道上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3)通道应平整,不得凹凸不平;无积水、无油污。
(4)导线、管道不得横穿通道,防止磕碰。
(二)操作场所地面的要求(1)操作场所地面不应存放不用的物品。
(2)导线、管道不得影响作业员的生产活动,走线按国家或行业标准办理。
(3)各种用品根据定置管理要求存放在指定地点。
(4)严格按照整理整顿要求办理。
要特别注意货架上、车间角落、柱子四周、操作台下面、垃圾箱四周等盲区。
(三)材料码放要求达到的目标(1)合理地分类存放、减少和缩短运输和搬运操作、减少和更有实效地进行起重作业。
(2)存放过多是一种浪费,应限量定置码放。
(3)材料堆放在生产区周围会减少生产作业空间。
在生产区尽量不堆放任何材料,只有在需要时最多一个小时前,材料才进生产区。
(4)采用多层货架以节省空间。
(5)避免在地面摆放材料。
(四)易燃易爆物品的现场存放要求(1)存放在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实施定置管理,并分类存放。
(2)有机溶剂必须盖上瓶盖,以防止蒸发和泄漏;保管地点要定期点检,配备消火栓,并有“严禁烟火”安全标识;使用场所通风、局部排风系统正常运转。
(3)废旧油棉纱存放在带盖的不燃容器内,油污不得洒落在地面,一旦洒落立即擦掉。
(4)油类周围严禁烟火。
不能在周围进行带火作业。
第二节物料,设备,工、器具的现场管理(一)作业现场定置管理,设定置图1、定置管理的内涵、目的和原则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进行科学分析研究,通过“5S”活动,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方法。
定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而需要的物品则根据定置管理的要求,放在随手可得的位置;以便消除人的无效劳动,防止和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达到高效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定置管理的步骤包含五个方面:(1)分析现状。
根据生产工艺,利用工程学原理分析系统中的人、物、场所的状态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做到最省力、最安全、而效率最高。
(2)优化配置。
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规划现场中的人、物、场所的最佳组合,使人(管理者、作业人员)、机(设备、设施、检测计量仪器)、料(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能源等)、法(安全操作规程、信息传递、各项规章制度)、环(作业环境)等因素有机协调。
(3)实施运行。
根据优化配置规划,运行实施,进一步改善,达到人、物、场所的最佳配置。
(4)规范定置。
根据最佳配置划出定置图,根据定置图在现场放置各种信息名牌,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检查规定、考核标准、奖惩制度等内容),使之定置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5)定置管理检查和考核。
根据制定的定置管理检查规定,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定置实施情况的检查,对于实施的好的要予以奖励,反之要根据责任制进行惩罚。
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定置管理的成果,持之以恒。
2、定置管理现场布置的基本原则(1)采用单一的流向和看得见的搬运路线。
(2)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
(3)最大的操作方便和最小的不愉快。
(4)最短的运输距离和最少的装卸次数。
(5)切实的安全防护保障。
(6)最少的改进费用和统一标准。
(7)最大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3、定置管理的现场要求(1)各种物料堆放,设备安装,工、器具严格按照工艺和管理要求摆放规范、整齐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电线电缆架设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
(3)现场安全通道畅通;消防器材齐全有效,责任到人。
(4)现场各种安全标志符合国家标准,悬挂地点位置适当。
各种安全标志、标语规范、醒目、协调、准确;重大危险源有明确标识,生产工作场所各种坑、井、沟、池、轮、轴、台等设有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
(5)各种机械、电气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警报装置、保险装置、限位装置等齐全可靠。
(6)现场通风设施完善,运转良好,尘毒浓度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噪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7)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应根据国际和行业标准实行色彩管理,清洁完好,无冒、滴、漏现象;厂区内道路应有明显的交通标志,进出车辆事项限速行驶。
(二)工、器具,工件,材料摆放要求(1)作业场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品及工具柜应进行定量、定置管理、整齐、平稳可靠。
(2)各类工、器具,专用工、模、夹具存放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2M高度。
(5)工作场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合格率应为100%。
(三)定置管理实施标准有图并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账物一致。
具体实施包括三个步骤:(1)清除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凡与生产无关的物,都要清除干净。
(2)按定置图实施定置。
按定置图要求,将生产现场、器具等物品进行分类、搬调整并与定位。
定置的物要与图相符,位置要正确,摆放要整齐,可引起伤害的物要有防护,储存要有器具。
可移动物,如手推车、电动车等定置到适当位置。
(3)放置标准信息名牌。
牌、物、图相符,不得随意挪动;要以醒目和不妨碍生产为原则。
(四)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为使定置管理工作能持之以恒,必须建立定置管理的检查、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现定置管理的长期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厂内运输安全知识一、厂内物料搬运方式无轨车辆运输。
包括汽车、叉车(铲车)、机动运输平车、手推车等。
这类车辆机动灵活,载重量可大可小,对地形要求不高,投资少、使用方便,在厂内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
铁路运输。
装载量较大,可以和铁路干线连接。
船舶运输。
多用于厂外运输,对于沿江(海)大型工厂也可作为对内运输。
连续运输。
采用各种类型的连续输送机(如悬挂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版式输送机、振动输送机等)。
其特点时运输量大,能在水平、倾斜及垂直方向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还能进行某些加工工艺过程,在空间输送能起到仓库储存作用。
二、厂内运输事故种类1、运输工具有缺陷和故障由于运输的工具、车辆有缺陷和故障,从而在运行过程中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车辆的刹车装置失灵,关键时候刹不住车。
2、违章驾驶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交通规则而造成事故。
例如司机人员酒后驾车活着超速行驶,超重装载。
3、道路方面的因素道路、道口状况不良或不符合安全规定,也会造成事故。
这方面也是有许多教训的。
例如某工厂的铁路道口,来往的车流量很大,又不设安全防护装置,结果发生了火车与汽车相撞的事故。
4、工作场地的因素工作现场不良,例如障碍物太多等等。
5、货物装卸的原因在车辆上放置的货物位置不当或者捆绑不牢等也能造成事故。
例如某工厂用汽车运送一台设备,没有绑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将一名随车装卸工人砸死。
从车辆上卸下的货物,摆放不整齐,不牢靠或者太高,发生倾倒后也能造成事故。
例如某工厂用铁路车辆运圆木,卸在货场时,由于堆放过高,又未采用安全措施,中午下班时,突然发生滚动,正好将一名路过的工人砸死。
6、组织方面原因现场工作组织不善,指挥不当,安全考虑不周等也会发生事故。
例如某工厂的运输科有2台汽车,在车间卸完货后,在大门口倒车。
这时由于组织不善,又未设了望人员,车向后倒,突然车间有1名女工路过此处,被车挤压而死亡。
三、厂内运输基本安全要求1、汽车、铲车运输安全要求严禁无证驾驶汽车、铲车。
车辆及各种机构,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严禁带故障运行。
汽车装载货物,如果拉卸车人员同行,则应坐在指定的安全地点,严禁坐在车厢侧板上或驾驶室顶上,也不得站在车门踏板上。
同时严禁在行车时跳上跳下。
铲车在行驶中,无论是空载还是重载。
其车铲距地面不得少于300MM,但也不得高于500MM。
铲车在铲货物时,应先将其垫起,然后起铲。
货物放置要平稳,不得偏重和偏高,起铲完,还应将货物向后倾斜10~15°,增加稳定性。
铲车应根据其倾斜角度确定载重量,不得超负荷使用。
铲车在铲货物时,无关人员不得靠近,特别是当货物升起时,其下方严禁有人站立和通过,以防货物下落砸人。
严禁任何人站在车铲上或车铲的货物上随车行驶。
也不得站在铲车车门踏板上随车行驶。
2、电瓶车运输安全要求电瓶车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方可独立操纵。
其他人员严禁驾驶。
电瓶车在厂区内的行驶速度,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电瓶车不得超负荷装载。
装载货物的高度和宽度不得超过相关规定,且不得拖在地面上运送。
电瓶车运送的货物必须放置平稳,必要时应用绳索绑牢,以防倾倒或滚动。
电瓶车在进入厂房内部、装卸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的物品、满载的重车等情况下,严禁乘人。
乘坐电瓶车人员,一定要坐稳,不得将腿、脚和身躯伸出车厢外部。
四、厂内运输货物装载和速度的安全规定1、装载货物的有关规定装载货物必须均衡平稳、捆扎牢固,车厢侧板、后栏板要关好栓牢,货物长度超过后栏板时,不得遮挡号牌、转向灯、尾灯和制动灯。
装载散状、粉状或液态货物时,不得散落、飞扬或滴漏车外。
2、随车装卸人员应遵守的规定不得超过厂有关部门核准的人数。
载运大、重货物未靠车厢栏板时,货前不得乘人。
载物高度超出车厢栏板时,货上不得乘人。
机动车车厢以外的任何部位或货运汽车挂车等不得载人。
但必须载运装卸人员的,必须设有按摩全防护装置,并不得超过厂有关部门核准的人数。
3、厂内机车行驶速度规定机动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30km/h,其他道路不得超过20km/h。
机动车行驶至下列地点、地段或遇到特殊情况的限速规定;有人看守道口、交叉路口、装卸作业区、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警示标志或转弯、掉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爆等危险货物时,最高行驶速度为15km/h。
结冰、积雪、积水的道路,无人看守道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m以内时,最高行驶速度为10km/h。
在转弯处或视线不良处,应减速行驶。
4、装卸场地的人员、车辆及物料堆放应遵守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应负责监督装卸作业。
用吊车装卸货物时,机动车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应离开车辆。
装卸成件货物时,应靠紧稳固。
对能移动的货物,应使用支杆、垫板或挡板固定。
高出车厢栏板的货物,应使用绳索捆绑牢固。
多辆机动车同时进行装卸时,沿纵向前后车的兼具不应小于2m,沿横向两车栏板的间距不小于1.5m.车身后栏板与建筑物的间距应不小于0.5m.与货垛的间距不小于1m,与滚动货物的间距应不小于2m。
装卸时,不准在5%以上的坡道上横向起吊作业,如必须作业时,须将车身垫平。
装卸场地和堆场应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3.5m,物料堆垛的间距不得小于1m,并设置安全标志。
物料应按其品种、特性和安全要求分类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