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专技天下继续教育《新时代中国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发展战略思考》题库单选题1.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2.创新既包括自然领域,还包括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
3.(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
4.(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
5.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第一次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6.2014年1月6日,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7.2017年,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7.5%,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拉近。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时候,科技贡献率能达到(60%)以上。
8.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9.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1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11.(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12.《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13.人才要(以用为本),人才配置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1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把它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15.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6.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17.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
18.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19.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20.十九大报告第五个部分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2.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23.从(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中央的一直提法是“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24.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是要聚焦在“质量、效率、公平、(可持续)”四个关键点上。
25.谋求更高质量的人才发展,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群体结构的整体优化)。
26.人才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比拼。
27.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
28.看问题只看其中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总结工作只讲成就不讲问题,分析形势只讲机遇不讲挑战,评价干部只讲优点不讲缺点。
是什么思维模式?(片面思维)29.战略思维,是指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要有战略眼光、要有全球意识、要掌握和运用鸟瞰法、(善于从全局、整体、长远思考问题)。
30.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各级各类干部特别领导干部反复强调战略定力问题;(战略引领),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理念。
31.品德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灵魂)。
32.知识武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33.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
34.能力提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35.创新型人才要努力提升四种能力:存疑能力、分辨能力、假设能力、(论证能力)。
36.机制完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37.(2016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九个方面对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30条具体规定。
38.(2018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发出《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作出了18条规定。
39.完善激励机制的重点是研究建立长效机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激励体系。
40.“十三五”期间要谋求的发展,必须是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41.从1978年到2017年40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了226倍,我们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42.(全民族创造力)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
43.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44.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讲前人没讲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能够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敢为天下先,是(创新型思维)的本质特征。
45.人类发展进程中三种经济形态更迭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知识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知识资本)的作用增强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多选题1.人类发展进程中三种经济形态更迭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知识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作用增强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具体说来,创新包括:(提出新观念、产生新知识、运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实施新管理,是一个比创造更宽泛的概念。
3.创新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4.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破除迷信、超越规、因时制宜、知难而进),不断地开拓创新。
5.创新性思维具有独创性、(求异性、联想性、灵活性、综合性)等特征。
6.人类发展进程中三种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7.在21世纪里,(管理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已成为关乎一切组织制胜的两个关键要素。
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要实现三个显著增强的总体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9.人才资源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10.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
1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被列为第三支,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
1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整提出了24个字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13.“十三五”期间要谋求的发展,必须是(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14.五中全会还提出创新的主要容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发展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
15.十九大报告第五个部分中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6.人才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培养和需求不能完全对接、配置结构不科学不合理、能力和岗位的不匹配)。
17.十九大对新时代人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个新要:要全面贯彻16字发展方针,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18.综观天下各类竞争,其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都是围绕着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活力)展开的竞争。
19.《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10—2020年十年间,中国人才发展三项主要任务:(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
20.传统的思维定势主要有:(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
判断题1.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要义。
对2.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对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对4.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
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进“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是为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对5.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但是不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错6.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根据国家规划,制定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
对7.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被列为第三支,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对8.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000万人。
错9.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
对10.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多而精原则,重在质量而非数量。
错11.物以稀为贵。
高端人才是稀缺人才。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端人才普遍紧缺。
对12.人才资源配置必须坚持实用性原则,高端人才配置应具有科学性。
对13.世界进入21世纪,最值得重视的变化就是进入人才主权时代,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
对14.2016年5月,总书记提出,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对1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世界一流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匮乏。
对16.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能力建设为主题;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对17.从2016年到2020年建成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对18.从事现代服务业、社会和文化事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从未增长。
错19.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3位。
错20.平面思维,是指没有角度在同一个平面上思考问题,往往是看不完整看不全面,有可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如同盲人摸象。
对21.群体思维,就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发扬、集合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