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沭阳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

江苏省沭阳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X围、面积、人口、民族、某某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某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教学重、难点】
1、青藏地区“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

2、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学习课时】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结合P87的活动题,读图4-21并阅读教材P88-90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答:
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

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


2、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回答。

3、出示自学指导(二):
播放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结合教材P91-92完成以下内容:
(1)过去,青藏地区对外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请你评价一下这些交通方式。

(2)列举青藏地区的主要公路及起讫点。

(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铁路。

4、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回答。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记忆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

师总结:地势相对低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的原因是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可信。

5、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三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通车后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6、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师巡视。

7、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师: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层深厚,紫外线照射强等;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影响如:影响珍稀动物的迁徙,污染当地的环境,特别是污染水源等,因此,进藏的旅客要特别注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