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6 年国内异丙醇胺产能、产量统计如下:单位:万吨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产能[注1] 0.22 0.25 0.37 0.47 2.27[注2] 2.45产量 0.14 0.2 0.28 0.34 0.52 0.92开工率 64% 80% 76% 72% 23% 38%进口量 0.05 0.08 0.1 0.18 0.26 0.18第一章招股意向书及发行公告招股意向书1-1-108出口量 0.01 0.03 0.04 0.05 0.22 0.38消费量 0.18 0.25 0.34 0.47 0.56 0.72[上述数据摘自五洲化工在线《异丙醇胺市场调研报告》][注1]:本公司认为上表中的产能未包括本公司利用单体聚醚生产装置生产三异丙醇胺的能力4000 吨/年。
2006 年1 月本公司年产2 万吨异丙醇胺装置投产后即不再利用单体聚醚生产装置生产三异丙醇胺。
[注2]:本公司年产2 万吨异丙醇胺装置于2005 年底建成,于2006 年1 月正式投产。
(3)未来市场供求状况预测目前由于异丙醇胺的生产相对集中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国家的异丙醇胺只能依赖于进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表面活性剂、水泥外加剂、医药农药中间体、金属加工用润滑油等各种化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异丙醇胺的应用领域正逐步扩大。
正是由于异丙醇胺在传统应用领域和新兴应用领域的应用同时增长,成为异丙醇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预计未来2-3年内国际市场的异丙醇胺需求量要增长到25万吨左右,5-8年内要增长到50万吨左右。
以水泥外加剂领域为例,三异丙醇胺在水泥及混凝土外加剂领域作为分散剂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熟料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有效增加水泥的后期强度,目前已在拉法基等跨国水泥生产企业中广泛应用。
从国外看,除中国外,2005年世界水泥产量约为12亿吨,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外发达国家通过水泥外加剂生产的水泥所占比例为70%-80%,对应的水泥产量约为8.4 亿吨,按三异丙醇胺平均耗用量为水泥的万分之一计算,按50%的水泥产量用三异丙醇胺, 对三异丙醇胺及其衍生物的年需求量达到4.2万吨。
从国内方面看,水泥生产企业已逐渐认识到水泥外加剂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降本增效作用,目前已有湖北华新水泥、小野田等大型或外资水泥生产企业使用以三异丙醇胺作为原料的水泥外加剂。
2006年中国水泥产量在12亿吨左右(源自中国水泥协会《2006年1至7月份水泥工业运行情况及分析》),但仍大多工艺较为落后、环境污染较大,随着国内水泥市场竞争的加剧,伴随着水泥生产企业提高水泥标号和降低成本的需求,水泥外加剂必然越来越被大多数企业接受,按70%的水泥外加剂使用量计算,三异丙醇胺的需求量每年就将达到4.2万吨左右。
根据目前国外异丙醇胺的消费结构和平均增长速度,谨慎预测至2010年国第一章招股意向书及发行公告招股意向书 1-1-109 内异丙醇胺的需求量将达到2.6万吨左右。
预测2010年国内异丙醇胺应用领域工业活性剂27% 医药、农药中间体 20% 水泥添加剂 29% 气体净化 11% 聚氨酯 13% [注]:上述数据摘自五洲化工在线《异丙醇胺市场调研报告》。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异丙醇胺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欧美发达国家,生产相对集中,其他地区的多数国家的异丙醇胺需依赖进口,相对于乙醇胺市场,异丙醇胺市场要晚40 多年。
目前,一方面随着乙烯价格的上涨,乙醇胺逐渐失去其价格优势,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异丙醇胺下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正逐步限制乙醇胺作为工业原料的应用领域,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污染物排放及转移登记制度》将乙醇胺列为有害物质而限制使用。
异丙醇胺以其优良的性能被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
我国异丙醇胺市场刚刚起步,国内部分医药中间体、水泥外加剂、化学助剂生产厂家已逐步认识到异丙醇胺替代乙醇胺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并开始用于生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品竞争的加剧,环保问题日益被重视,异丙醇胺作为化工原料所具有的无毒、无害、无污染、可以降低成本等优势必将进一步显现,异丙醇胺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大。
同时,随着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带来新能源经济迅速崛起,异丙醇胺以其亲水亲油性已开始用作生物柴油、甲醇(乙醇)汽油的助剂,可以有效增加甲醇的添加量,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国家对甲醇(乙醇)汽油的政策放开,将给异丙醇胺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不利因素(1)行业管理体系尚待建立第一章招股意向书及发行公告招股意向书 1-1-110 国内异丙醇胺总的生产能力和需求较小,需求刚刚起步,万吨以上规模企业仅有本公司一家,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行业协会,更无相应的行业规范,而行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并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对整合行业力量、壮大国内企业、保护国内企业利益、应对日益频繁的贸易纠纷,可能造成一定的障碍。
(2)国内市场开发需要一段过程虽然异丙醇胺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国内大规模提供高品质异丙醇胺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多,国内市场还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大规模需求尚需一段开发和验证的过程。
(五)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及行业特征 1、行业技术水平异丙醇胺的生产技术按生产方式划分为连续法和间歇法,按反应机理划分可分为间歇式低压低浓度氨水法、连续高压高浓度氨水法、连续高压超临界合成法。
其中国外公司基本以连续高压高浓度氨水法为主,国内公司大多以间歇式低压低浓度氨水法为主,本公司采用连续高压超临界合成法。
(1)间歇式低压低浓度氨水法该工艺技术采用25%氨水合成体系。
由于采用间歇精馏技术,产品的纯度和色泽的稳定性较差,难以控制副产物——粗三异丙醇胺的产出量,且能耗较高,使得产品品质不稳定,影响了经济效益,同时由于难以解决副产物的再利用问题,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已停产。
(2)连续高压超临界合成法该工艺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超临界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和压力均超过物料的临界参数,物料处于超临界流状态进行反应,并采用组合式强制混合技术解决物料充分混合的难题;采用高真空减压连续精馏,使产品纯度和色泽及其稳定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临界合成工艺和采用独特的氨回收工艺,使能耗大幅降低,特别是采用管式反应器使设备制造的难度和成本均大幅降低;开发出新型的转化工艺,可以根据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三种产品销售结构的不同灵活调整。
目前本公司是世界上极少数掌握该项工艺技术的公司之一。
(3)连续高压高浓度氨水法第一章招股意向书及发行公告招股意向书 1-1-111 使用高浓度氨水溶液(40%~90%)连续化生产,分段生成一、二、三异丙醇胺,反应温度在50℃~150℃,压力在8.0MPa 以上。
该方法相比25%氨水法能耗有明显降低,与连续高压超临界合成法相比能耗略高,且副产物依然较多,产品纯度不高。
2、行业经营模式异丙醇胺生产企业均以直接销售为主。
本公司通过互联网、广告、展会宣传企业和产品,以较高性价比和快速反应能力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并利用自身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客户的忠诚度,稳定客户。
3、行业特征异丙醇胺主要被广泛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石油天然气炼制中的脱硫剂、水泥外加剂、医药农药中间体等行业,由于下游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特征,异丙醇胺行业本身并不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特征。
由于目前异丙醇胺主要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年需求量在 23.4 万吨左右,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较小,仅 7000 多吨,因此就目前的国际国内异丙醇胺市场而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六)上下游行业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异丙醇胺的主要原料为环氧丙烷,上游行业即为生产环氧丙烷的生产企业。
异丙醇胺目前主要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石油天然气炼制的脱硫剂、水泥外加剂、聚氨酯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化妆品、金属加工液等行业。
1、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目前,全球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丙二醇和聚醚多元醇,异丙醇胺作为新兴行业其需求量占全球环氧丙烷消费总量的 3%左右,环氧丙烷占异丙醇胺单位成本的比重在 80%左右,环氧丙烷的供需状况与本行业关联性较大。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在国外,异丙醇胺被广泛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石油天然气炼制中的脱硫剂、水泥外加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合成洗涤剂等化工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本行业的发展速度。
第一章招股意向书及发行公告招股意向书 1-1-112 2、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异丙醇胺行业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详见本节“二、(七)上下游行业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相关内容。
(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异丙醇胺行业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拉动表面活性剂、石油天然气炼制中的脱硫剂、合成洗涤剂、水泥外加剂、医药农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持续增长;加上人们对异丙醇胺的认识逐步深入,技术开发能力的逐步提高,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异丙醇胺将会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各个精细化工领域,从而带动异丙醇胺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发行人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一)发行人的市场占有率、近三年的变化情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1、发行人的市场占有率及近三年的变化情况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硬泡组合聚醚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公司 2004、2005、2006 年分别销售硬泡组合聚醚 10,775 吨、17,737 吨和 27,901 吨,2006 年在国内冰箱冰柜行业用硬泡组合聚醚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16.16%,居国内同行第一。
而与此同时,国外聚氨酯供应商在中国的冰箱用硬泡组合聚醚中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本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生产厂商。
在异丙醇胺行业,国际市场长期被国外公司占据,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公司异丙醇胺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 2.4%。
国内异丙醇胺需求量较小,且生产厂家不多,仅有本公司具有万吨以上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