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医针灸简介PPT

最新中医针灸简介PPT

中医针灸简介
3.1中医急救针法
人中穴急救: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 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 之二交界处,手法注意针朝向脑部。
中医针灸简介
2.十宣放血:用三棱针在手十指尖端,也就是十宣放 数滴血。非实热不建议放血。治疗中风、急救等
中医针灸简介
涌泉穴放血:是可以进行下放血的治疗的,涌泉穴的 放血对于中风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医针灸简介
隔盐灸:多用于神阙穴,使用炙青盐或炙海盐,治疗 霍乱等急症
中医针灸简介
隔蒜灸:隔蒜灸属于艾炷灸之间接灸的一种,主要用 治痈疽肿痛之症。具有拔毒、消肿、定痛的作用。
中医针灸简介
麦粒灸:是灸法的一种,其操作方法为先在穴位皮肤 上标记,涂凡士林,安放麦粒大的艾炷,线香点火, 灸3~7壮,灸后不用膏药贴敷。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 轻轻拍打减轻疼痛。麦粒灸因艾炷小,灼痛时间短, 患者容易接受。常用于气血虚弱、眩晕等病症。
中医针灸简介
“殳”,表“针灸”,是中国古代治疗学的一大创举,它 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由针法和灸法共同组成。
“酉”,表“酒”,其在医疗上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项 重大发明,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更能“通血脉”、 “行药势”,还可用作溶剂,故《汉书》称之为“百药之 长”。
中医针灸简介
1.2针灸的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 氏族公社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治九 针”但真正产生时间应该是“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 长的时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进去新石器时代以 后'出现了精致的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竹针'金 属针等。灸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 以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温热的治 疗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灸法。
2.艾草、艾叶,药性是向下 的,更易找到人体内的水
3.燧人氏钻木取火用的材料 就是艾草,将艾草捣成特别 细的艾绒,其引燃的效果特 别好,钻木钻到温度高的时 候,最优先点燃的是艾草的 绒,别的草都不如它。
中医针灸简介
2.3常见的灸法
隔姜灸:将姜片切成2~3毫米的薄片,在姜片上刺数孔, 在姜片上放置一状艾绒,开始灸疗
针灸
中医针灸简介
1.1何谓之 醫
“医”为合体会意字,由四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部 分组成,分拆之后,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
“匚”,表“按跷”,“按”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 手足,是中国古代一种属于物理性质的疗疾祛病的方法。
“矢”,表“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说文解字》 注:“砭,以石刺病也”,主要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
中医针灸简介
针灸师祖:扁鹊
扁鹊,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扁 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 河。史圣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扁鹊 使虢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
中医针灸简介
The end,thanks
浅谈针灸如有纰漏请指正, 不甚感激!
中医针灸简介
百会放血:治疗晕眩案例
中医针灸简介
百会穴:百会,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 属督脉。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位于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 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 阴挺、久泻久痢等。平刺0.5~0.8寸,可灸。
中医针灸简介
2.1灸的介绍
灸者灼也。久火烧灼谓之灸 用料为艾草、艾绒 为什么用艾草:艾,药性向下、生命力顽强 几种灸的方法:
1.隔姜灸 2.隔盐灸 3.隔蒜灸 4.米粒灸 .注意事项:热症不灸、多汗处不灸、特殊穴位不灸
中医针灸简介
2.2为什么用艾草灸
1.艾草生命力顽强,全世界 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