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 3 ) 及 时提 出问题 , 让 学 生 思 考 并 适
流, 纯 粹的教 师“ 一言 堂 ” , 前者则是 学生 以形成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在这种好
的氛 围的互动中收到预 期效果。 二、 根据 问题行 为的具体 情况 。 采 取
相应 措 施
当地提 问 , 有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让那些易 出现 问题 的学生起来 回答适 合其 回答的
一
一
圈
浅析课堂教学管理行 为
一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 学 李仁杰
摘要: 课堂教学管理技术是教 师在课
一
、
教师 应努 力提高心 理素质 , 正 确 予以密切 关注 , 通过言语 的和非言语的表 达来稳定 他们 的情绪 , 调动他们的学 习积 3 .根据 问题行 为的具体情 况 ,相应
( 1) 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应始终保持
者都是非 常重要 的。可 以说 , 一个 国家的 线教 师手 中 ,而如何 有效地提 高课 堂
课后管理等。 下面我
就以教学 中学生问题行为谈谈几点看法。
课 堂教学 中的 问题行为是 指学 生在 轻松 的课堂气氛 , 使学生能够从听课 中有
课堂上表现出的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影响 所 得 , 产生 “ 自我提 高感 ” , 从而 消除过度 教师面 临的压 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 , 如何
( 2 ) 讲课 时 , 教 师有时不 妨适 当离开
标的实现 , 并能促进教学 质量 的提高 。但 且当发现 自己有错误时能及时纠正 。 同时 , 视全班。 时而闹哄 哄 , 时而死气沉 沉 : 后者 是教 师 行为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很难避免 的, 讲台, 站到学生 中 , 甚 至就站 在易 出现 问 教师必须以博大、 宽容的胸怀去关爱他们 , 题 的学生的旁边。
一
不经心等 ; 二是人格方面 , 如害羞、 退缩、 缺 入到学生 中, 去 了解学生 的思想状况和个 等。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 中的问题行为 进行控制 , 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师生关系 , 另一方面也可以摸清哪些学生
易 出现 问题 行 为 。 对 这 些 学 生 应在 课 堂 上
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 , 它是 认识问题行为
教学技术中最基本 、 最综合的一项技术 。
关键词 : 课堂 管理 教学 课堂学 习管理 是学校 教育 管理的 重 要组成部分 , 它贯 串于整个课 堂教 学过 程 中。 良好的课堂学 习管理能够保证教学 目 是在课 堂教学 中我们经常会发现 , 课 堂中 与学 生之 间、 学生与学生之 间没有互动交 在下面 “ 各抒 己见 ” , 老 师完全是 个看客 , 而最后却依然是 由教 师下结论。可见 , 良 好 的教学环 境是教 学活动 富有成效 的必 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所以课堂教学管理技 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前管理 :组织结
问题。教师采 用以上措施 , 目的是为了表
明自己在时时关注着学生 , 特别是易出现 问题行为 的学生 , 一方面使学生在发出形
1 . 合 理地 组织教 学 , 活跃课 堂气 氛。
有些学 生的课堂 问题行 为是教 师乏味 的 神的前提 下 ,努力改进 自己的教学模式 ,
浅出 , 力争 多采 用诙谐 的语言 、 适当的表
教师 自身 良好 的心理 品质在处理 学 极性 。
生的问题行为中显得极其重要。只有 当一
个教师具备了高 尚的情操 、 宽广的胸怀 、 谨 做法有 以下三种。 慎谦虚、公正无私 的个性特点才能在 出现 问题时 明辨是非, 及 时果断地做 出反应 , 而 和这些学 生的 目光 接触 , 并不时用 目光扫 对待有 问题行为的学生 要认识到其一些
教师教学 的行为。 通常 ,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 焦虑 , 避免情绪波动 , 提高 自尊心 。 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品行方面 , 如上课不
专心、 题 行为的学
生做到心 中有数 , 防患于未然 。教 师应深 未来就 掌握在 广大的教育 工作 者特别是
乏信心 、 心事重重、 冷淡、 极度紧张、 白日梦 性特点。这样 , 一方面可 以建立起 良好 的 学 习的管理又将 是对教育 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进而 对国 家民族 的未 来有 着深远影
响的课题 。
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主要 有 : 教学 目标 教学造成 的。因此 , 教 师应在具备敬业 精 成 、 实施 问题行为前 有所顾 忌 , 另一 方面 教 师也通过这 些姿态语 言表 示 了对学 生
向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构 、激励 与强化、规则与纪律一
理 教学行为评价一
课中管 从学 生的实际水 平出发 , 事理 结合 , 深 入 的了解、 信 任和肯定 , 使学 生心理上更 倾 扬 以及灵活 的提 问等方 式 ,营造出民主、 在 当今瞬 息万 变 的时代 背 景 下 , 社 会对 学校 教育 提 出 了越来 越高 的 要求 , 把握好课 堂学 习管理 ,对每个教 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