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
(32分)
1、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精神和()意识。
4、成语接龙:扬眉吐()味相()机取()立明()不暇()二连()言两()重心()吁短叹。
5、填歇后语后面部分:王婆卖瓜——()。
千年铁树开了花——()。
6、填警句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
(),下笔如有神。
7、填古诗: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8、填带“言”的词语:
劝人改错的话叫()挑拨离间的话叫()
应允别人的话叫()生前留下的话叫()
9、根据古诗写成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曲只应天上有()
有心栽花花不开()相逢何必曾相识()
10、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和()
二、判断。
(20分)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6、《论语》的作者是孔子,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
()
7、“博闻强识”中“识”的读音是shi。
()
8、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分别指杨玉环、貂蝉、西施、王昭君。
()
9、“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是叶圣陶说的。
()
10、“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
()
三、选择。
(18分)
1、()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3、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出于唐代的两位古文作家是()
A、韩愈和刘禹锡
B、白居易和柳宗元
C、韩愈和柳宗元
D、刘禹锡和白居易
4、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A、弦律
B、装帧
C、蜇伏
5、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A、狐假虎威
B、狼和小羊
C、狐狸和葡萄
D、农夫与蛇
6、新课标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7、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一级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8、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七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9、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标”中的观点是()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分析题。
(20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2、这是一篇四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节选),文题是《春天》。
“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
”
老师面对全班同学作了这样的讲评:“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题的结果。
古往今来,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的是动错了脑筋。
”这样的讲评合适吗?请对此发表你的看法。
五、写作
选一首写景的诗写下来(写清作者、朝代),并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谢谢你所看到的景色。
(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