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习题

卫生习题

1. 营养素是指下列哪种化学物质ABCDEA.食物中存在的B.可以提供能量C.维持组织结构D.调节机体代谢必需E.能在人体内被利用2. RDA指:2-5EACDA.推荐营养素摄入量B.推荐适宜摄入量C.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E.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3. 衡量蛋白质利用率最常用的指标是A.生物价B.氨基酸C.消化率D.氮平衡E.以上都不是4. 储留氮/吸收氮×100%表示A.蛋白质表观消化率B.蛋白质真消化率C.蛋白质生物学价值D.蛋白质净利用率E.蛋平衡5. 在我国,蛋白质供给能量比例为:A. 60-70%B. 50-60%C. 20-25%D. 10-14%E. 5-6%6. 必需脂肪酸是指6-10DADECA.亚油酸B. α-亚麻酸C.花生四烯酸D. A+BE. A+B+C7. 下列哪项不是抗脂肪肝因子A.胆固醇B.卵磷脂C.胆碱D.蛋氨酸E.以上都不是8.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A.体型B.年龄C.性别D.饮食E.内分泌9. 以下是影响钙在肠道吸收的因素,除外..A.植酸B.草酸C.氨基酸D.过多脂肪酸E. 脂肪消化不良10. 喝牛奶主要是补充:A.蛋白质B.VB2C.钙D.脂肪E. 以上都不是14. 食物中钙的最好..来源为 AA.奶类及其制品B.小虾皮C.海带D.黄豆E.青菜15. 含锌最丰富的食品是EA.蔬菜B.干豆C.蛋类D.肝脏E.鱼贝类16. 锌的主要来源是AA.牡蛎B.水果C. 肝、鸡蛋D.粮谷类E.以上都不是17. 维生素是下列哪一类物质EA.不构成组织成分B. 不能提供能量C. 人体不能合成D.人体需要量很少E. 以上都包括18.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AA. vit AB. vit B1C. vit B2D. vit CE. vit D19.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CDA. vit AB. vit B1C. vit B2D. vit CE. vit D20. 哪种维生素缺乏可以引起人体暗适应能力下降DA.叶酸B.尼克酸C.硫胺素D.视黄醇E.抗坏血酸21. 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为CA.胡萝卜B.水果C.肝、鸡蛋D.粮谷类E.以上都不是22. 在体内β-胡萝卜素可转变成AA. vit AB. vit B1C. vit CD. vit DE. vit E23. 1国际单位(IU)维生素A =0.3μg视黄醇当量,100μg视黄醇当量相当于 BA.300IUB.333IUC.30IUD.33IUE.3 000IU24. 含维生素D相对较少的食物是 BA.蛋类B.豆类C.鱼类D.动物肝E.鱼肝油25. 核黄素良好的食物来源是EA.蔬菜B.水果C.粮谷类D.植物油E.动物性内脏、蛋、奶26. 烟酸缺乏时,可发生的疾病可能有BA.肠炎B.癞皮病C.坏血病D.脚气病E.以上都不是27. 粮谷类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 EA. Vit B2B. Vit B1C. Vit ED. Vit PPE. Vit C28.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下列哪种营养素含量较低?DA.水B.维生素C. 膳食纤维D. 脂肪E. 矿物质29. 合理膳食是指AA.提供全面而平衡的营养B.提供优质食品的膳食C.提供物美价廉的膳食D.提供机体营养素的膳食E.提供满足个人要求的膳食30.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按性质分为:BA.生理性、生物性、生化性B.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C.细菌、病毒、真菌D.自然性、社会性、心理性E.以上都不是31. 下列哪种食物中毒具有黄绿色水样便的特点AA.沙门式菌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肉毒梭菌食物中毒E.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32. 海产品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是何种病菌污染了食物BA.沙门菌属B.副溶血弧菌C.葡萄球菌D.肉霉梭菌E.真菌33. 潜伏期最短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CA.沙门氏菌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肉毒梭菌食物中毒E.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34. 河豚毒中毒最主要的毒性作用是 EA.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障碍C.引起肝细胞出血、变性、坏死D.引起急性心力衰竭E.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使骨骼肌进行性麻痹35. 砷中毒的机制是AA.抑制含二巯基的酶B.抑制含羟基的酶C.激活含二巯基的酶D.激活含羟基的酶E.以上都不是36. 黄曲霉毒素污染和摄入量高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的是BA.胃癌B.肝癌C.乳腺癌D.结肠癌E.前列腺癌37. 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生产性毒物最常见的存在形式是:EA.液体、固体B.气体、蒸汽C.气溶胶D.烟、粉尘E.气体、蒸汽、气溶胶38. 气溶胶是指CA.气体、雾、粉尘B.粉尘、蒸气、烟C.烟、粉尘、雾D.粉尘、蒸气、雾E.烟、蒸气、雾39. 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DA.皮肤B.消化道C.消化道和皮肤D.呼吸道和皮肤E.粘膜40. 生产性毒物的接触剂量主要受因素的影响。

EA.水溶性B.脂溶性C.浓度D.接触时间E. C和D41. 发生慢性中毒主要依赖CA.毒物的剂量B.毒物的作用时间C.毒物的蓄积作用D.毒物的选择作用E.个体的差异42. 职业病是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DA.病原微生物B.化学毒物C.个体抵抗力下降D.生产性有害因素E.环境污染43. 铅进入体内之后主要储存在:DA.肝B.肾C.脑组织D.骨E.脂肪组织44. 促使骨铅释放入血的条件应除外..B.A.大量饮酒B.大量吸烟C. 严重感染D.过度疲劳E.酸碱平衡紊乱45. 铅对机体影响的早期变化是AA.卟啉代谢障碍B.贫血C.铅面容D.腹绞痛E.腕下垂46. 慢性铅中毒主要引起AA.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7. 慢性铅中毒的损害不正确的是? CA.神经系统B.血液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E.造血系统49.铅中毒时,尿中ALA增加是由于BA.铅抑制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B.铅抑制δ-ALA脱水酶C.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D.铅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立体酶E.铅抑制粪卟啉氧化-脱羧酶50. 汞进入体内之后主要蓄积在。

DA.肝B.骨C.脾D.肾E.血液51. 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CA.皮肤和粘膜B.造血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肝脏E.外周神经系统52.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BA.皮肤和粘膜B.造血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肝脏E.外周神经系统53. 慢性苯中毒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是E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低色素性贫血C.嗜酸细胞增多D.溶血性贫血E.白细胞减少54. 苯的慢性重度中毒不包括... BA.白血病B.中毒性肺水肿C.再生障碍性贫血D.全血细胞减少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55. 苯胺和TNT的毒性作用应除外..。

E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溶血C. 肝脏损害D.眼晶状体损害E.呼吸系统损害56. 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首选药是AA.美蓝B.阿托品C.二巯基丙醇D.依地酸二钠钙E.以上都不是57. 急性苯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CA.亚硝酸异戊酯B.苯甲酸钠C.小剂量亚甲蓝(美蓝)D.亚硝酸钠E.硫代硫酸钠58. 下列哪一种属于刺激性气体?AEA.NOx B.苯胺 C.H2S D.CO2 E. SO259.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刺激性气体?BA. NO2B.COC.SO2D.COCL2E.HF61. 预防刺激性气体所致肺水肿的关键是EA.早期给氧B.注射强心剂C.控制感染D.止咳、化痰E.早期足量皮质激素的应用62. 下列哪一种属于窒息性气体?CDA. NOxB.苯胺C.H2SD.CO2E. SO263. 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有BA.CO、CO2、H2SB. CO、HCN、H2SC.甲烷、氮气D.CO2、SO3、NO2E. CO2、H2S、SO264. 吸入高浓度可产生电击样或闪电型死亡的毒物是DA. CO、H2SB. H2S、HCNC. HCN、HClD. SO2、HCNE. NO2、NO65. 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主要原因CA.机体利用氧的功能障碍B.机体生物氧化功能障碍C.机体运输氧的功能障碍D.机体对氧的吸收减少E.肺的通气量减少66. 高温作业的主要类型有DA.高温、强辐射作业B.高温、高湿作业C.夏季露天作业D.以上全是E.以上都不是二、填空1. 8种必需氨基酸是: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2.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提供的热能分别占总热能的10%~14%、20%~30% 和55%~65%3. 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4.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剂量或强度,在无法估计接触浓度时,也可用接触时间粗略估计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水平。

5.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职业性外伤6. 慢性铅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的损害。

7. 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最严重的危害是中毒性肺水肿8.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的形成。

9. 胸膜增厚和胸膜斑是石棉肺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10. 高温作业的类型分为:干热作业、湿热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

11. 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12. 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听力损伤和噪声聋13. 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呼吸道三、名词解释1.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亦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解生理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2.营养素需要量:是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营养素的量。

3.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适合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4.食物中毒(food poisioning):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5.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6.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