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业中的“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是指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以引进、改良、推广高产优良品种为核心,提高粮食单产,所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墨西哥小麦)和水稻(菲律宾“奇迹稻” )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北部山地,是地势很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一部分。
山地北高南低,山势由海拔7000米陡降至300米,山地的垂直变化明显。
高山上冰雪覆盖,山脚下河谷一带为热带风光。
居民的农事活动多集中在暖湿的河谷平原一带。
南部高原,主要是印度半岛中南部的德干高原。
在高原的东西两侧分布有低矮的山脉,沿海一带有狭窄的平原。
高原上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棉花。
高原上还有丰富的煤、铁、锰、铝土和云母等矿产资源。
印度河源出我国西藏,向西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途经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基础选择【例3】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 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A 马来半岛 B 长山脉 C 湄公河2 将图中的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有关内容,填写在各问题的 上。
(1)D 为马尼拉 (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E 为马六甲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之间,它是从欧 洲、非 洲向东航行到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3)F 为爪哇 岛,西北部有著名的城市雅加达 ,是印度尼西亚 的首都。
(4)G 为新加坡 (国家),其经济迅速发展是利用该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 和天然的优良港口 等有利条件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 ,进口原料 等,迅速发展了炼油 、造船 、海上钻井平台 和电子电器等工业。
3 说明D 市所在岛屿与F 岛的气候不同的特点是D 市岛屿地区气候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风来临,降水丰富,冬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F 岛地区常年处在赤道低气压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基本练习1(1)该地区的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 。
主要气候类型是 。
(2)图中A 国是 ;B 国是 ;C 地区是 。
(3)引发A 、B 两国争端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争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而不应该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A 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5)A 国发展农业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这些问题?水旱灾害频繁。
当西南季风来得太早,或去得太晚,或风力太强时,容易发生水灾;当西南季风来得太晚,或去得太早,或风力太弱时,容易发生旱灾。
2.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3.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A.小麦B.棉花C.黄麻D.水稻4.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A.a工业区B.b工业区C.c工业区D.d工业区5.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A.逐渐减少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C.逐渐增加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沙场点兵6.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中南半岛,其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2)图中B为马六甲海峡,它对于东亚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东亚各国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东亚各国石油来源的重要通道)(3)该地区区域性一体化组织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该一体化组织的作用是对内保护、对外竞争(4)该地区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能吸引大量外国资本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_①各国大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②劳动力丰富廉价③地价低廉④交通便利⑤有效的产业政策⑥重视教育7.读东南亚示意图,完成以下题目(26分):(1)当华北平原进入雨季时,A地盛行西南风,该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_____ (3分)(2)A地区种植水稻的因素是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劳动力丰富。
(3分)(3)该图范围内有亚太经合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等区域经济集团。
在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4分)(4)C群岛东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海沟马里亚纳,解释该群岛及海沟的成因该群岛和海沟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亚欧板块抬升隆起形成岛屿,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2分)(5)当北半球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时,从广州到鹿特丹的海轮在B海域航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D A.航速加快 B.遇到热带风暴C.上午时旗杆的影子朝南 D.该海域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6)开发澜沧江不仅要发展航运,而且要以电力为中心。
形成具有丰富水能储量的原因是什么?(3分)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沿横断山河谷自北向南流向中南半岛湄公河平原,上中游在中国境内山高谷深,落差达;水量充足,故水能丰富(7)A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其有利条件是:(4分)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同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若在上游,还可提供水能资源。
(合理,每个2分)(8)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8.读2-2-3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的地峡东、西坡相比,降水量较大的是:甲图西坡,乙图东坡。
(2)甲图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名称。
消亡边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3)②、③海域相比,盐度较高的是③,原因是②处于赤道,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③处于副热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且有寒流经过,(4)在甲图中的①地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该运河开通后对我国海上石油运输有何积极的意义?缩短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减少国际局势动荡引起的突发性石油供应中断和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石油安全9.读图2-2-14,完成下列要求。
(1)R河的主要补给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强弱和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大。
图2-2-14(2)描述A区域降水情况降水丰富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并分析原因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你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4)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
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
(5)图中B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过程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低的原因。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看图填空:1.标出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2.填出A、B代表的水域名称:A_______ B_________3.填出国家及其首都(填在括号内)名称:a__ 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 _ 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____),h_________地区4.南亚邻国:Ⅰ,Ⅱ,Ⅲ,Ⅳ。
5.填出河流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6.南亚是教和教的发源地。
现在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是(字母)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是(字母), 以佛教为主的国家是(字母).7.南亚地形:北部为高大的山;中部为;南部为,其东、西两侧分别为和。
8.南亚气候类型:(1)绝大部分地区为,其成因是,气候特点。
该地雨季盛行风,其成因主要是南半球的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偏转而成,其时间一般为每年月到月;而旱季盛行风,该风的形成原因是,时间一般为月到次年月。
(2)北部有气候。
(3)西北部有气候,主要位于(国家)境内,河流域,该气候区有沙漠。
请简要分析该沙漠的形成原因?(4)南亚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地区(高\低),原因是。
(5)请分析C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20.读图9,回答问题。
(36分)(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少(3分)。
原因是该岛沿海、沿河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中部为山地(2)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地势高(2分)。
一月D城市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2分):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D城市则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2分)(3)指出B、C两城市所属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分)。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分):降水集中在夏季,易产生洪涝灾害(2分)(4)从综合国力中基本实体的角度,对比分析B、C所在国发展经济的条件。
B所在国为临海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种类丰富、总量大,劳动力数量多(三点即可,3分);C所在国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素质高。
(三点即可,3分)(5)2004年上海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
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简要分析上海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交通条件更加完善,经济腹地扩大,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快)(3分)(6)简述A、C所在国共同面对的地质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
(7分)滑坡、泥石流(2分)多山地,降雨量大且集中(2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预测能力(实施预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