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讲 现代汽车设计与试验

第七讲 现代汽车设计与试验


为使中国汽车产品进入世界市场,设计时也应考虑 到国际标准化组织汽车专业委员会(ISO /TC22)制 订的一些标准和美国标准协会标准(ANSI)、美国汽 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日本工业标准(JIS)、日 本汽车标准组织(JASO)标准、日本汽车车身工业协 会标准(JABIA)、日本汽车轮胎标准(JATMA)、日 本汽车用品工业协会标准(JARP)、日本蓄电池工业 协会标准(SBA)以及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欧洲经 济共同体(EEC)所制订的汽车法规等
侧倾试验
5.平顺性试验 根据乘坐者的舒适程度来评价,其评价方法 通常根据人体对振动的生理感受和保持货物 的完整程度确定; 典型的试验有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 和汽车平顺性单脉冲输入行驶试验; 6.通过性试验 一般在汽车试验场和专用路段上进行
7.安全性试验 试验项目多,耗资大 碰撞安全试验(正面、侧面撞车试验)
总布置图
效果图
构思草图和彩色效果图
3)制作缩小比例模型:是在构架上涂敷造型泥雕塑而成的, 轿车缩小模型常用1:5的比例,要求比例严格、曲线流畅、 曲面光滑
4)召开选型讨论会: 主要讨论审美问题, 但也涉及结构、工 艺等方面,故常召 集造型、结构设计 师和工艺师等参加 会议;
3.技术设计
整车撞车试验
整车撞车试验(撞车后)
汽车零部件试验
试验通常是性能、强度、耐久性等内容; 发动机:性能试验主要有功率、怠速、空转特性、 负荷特性、调速特性、起动、机械效率、多缸工作 均匀性、排放和噪声等试验; 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如曲轴、连杆、活塞等运动件 和缸盖、缸体等固定件)应进行强度试验。整机和重 要部件常需进行耐久性试验; 下图为MTS十通道道路模拟机在进行试验。

2.优化设计 基本任务:力求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由设计要求确定设计变量、优化准则、优化目标函 数和约束条件等,确定最优
3.系统工程方法
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需要系统分析,包括研 究汽车系统结构、系统行为、系统的受控方式、怎 样使汽车系统演化才能达到设计者所期望的目标等 4.可靠性设计
2、工艺性
一个好的设计不仅应使陈品的性能优异,而且应使 产品成本低,达到同类产品中最好的性能/价格比; 结构工艺性:产品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制造、维修 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它包括: 机械加工工艺性:标准化、通用化和产品系列化 装配工艺性:按零件→合件→组件→部件→产品考 虑装配单元的划分和装配次序
(确定汽车造型和确定汽车结构两个方面)
1)确定汽车造型
(1)绘制胶带图:胶带图是用细窄的彩色不干胶纸带粘贴成的 1:1(全尺寸)汽车整车图样,可表达零部件形状及外形曲线 (2)绘制1:1整车外形效果图。 (3)制作1:1外部模型:是汽车外形定型的首要依据。在一 个带有车轮的构架上涂敷造型泥经雕塑而成的; (4)制作1:1内部模型: (5)造型的审批,交付企业最高领导审批,使汽车最终定型
3、规范性

汽车设计要在有关标准和法规的指导下进行
除设计图纸的绘制与标注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 外,汽车设计还应遵守与汽车有关的一些标准与法 规 中国汽车工业标准包括与国际基本通用的汽车标 准和为宏观控制汽车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标准,它包 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汽车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整车尺寸限制标准、 汽车安全性标准、油耗限制标准、汽车排放物限制 标准及噪声标准等)和推荐性标准
以产品的寿命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 科学,主要包括可靠性预测和可靠性分配等。
5.反求工程
运用专业设计人员的知识、经验和创造性, 对已有产品进行剖析和再设计的过程; 6.人机工程
以工程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目的提高人与他所操纵的机构在内的整个系 统的工作效能
7.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AD与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生 产过程规划)相结合;如车身与覆盖件模具 CIMS技术
7、和谐性
必须考虑人与车的和谐关系,即操纵要方便、乘坐要舒适; 汽车设计是一门综合考虑人机工程、交通工程、制造工程、 运营工程、管理工程的系统工程。
二、汽车的现代设计方法
汽车的设计过程 汽车设计理论与设计技术的发展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

汽车的设计过程
1.制订产品开发规划(明确开发目的和工作方向)

为满足汽车用途而提出的性能要求,即汽车的动力性、经济 性、机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人员在确定性能的设计 目标时,应根据国情、使用条件等规定优先次序(例如,高 级轿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首要的;微型汽车的经 济性和机动性是首要的;越野汽车机动性和可靠性是设计的 首要目标) 汽车的适应性:设计汽车时要考虑到不同道路、气候条件对 汽车性能的影响,尽可能使汽车在不同使用条件下都满足其 功能性要求。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也可以通过选装不同的部 件。 汽车的个性化:满足用户的特殊功能要求 汽车设计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便在同一生产线 上可以装配处定制要求不同的汽车
第七讲
现代汽车设计与试验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一、知道汽车设计的七方面要求;
二、了解汽车开发设计的基本过程,了解现代 汽车的设计方法;
三、熟悉汽车整车性能试验及试验内容,了解 汽车零部件试验的试验内容; 四、了解汽车试验场的作用和我国现有的试验 场,熟悉汽车试验场的一般道路设施,了解汽 车风洞的目的.

几种主要现代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和评价技术、优化设 计、系统工程方法、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疲劳和可靠性设 计、价值工程、反求工程、人机工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等

1.有限元分析
把所需分析的结构离散化,使用最小位能原理或虚 位移原理等力学基本原理,列出计算格式,用计算 机求解。

应用于车身、车架等板梁结构,及对各种零部件、 组合结构等进行强度、刚度、热强度、振动模态、 稳定性等计算分析;
2.初步设计(确定汽车的主要尺寸和基本形状) 1)汽车总布置设计(初步造型) :需要绘制汽车 的总布置图,绘出发动机、底盘各总成、驾驶操作 场所、乘员和货物的具体位置以及边界形状,也包 括零部件的运动范围校核。 2)效果图:勾画出汽车的具体形象。分为构思草图 和彩色效果图(包括外形效果图、室内效果图和局 部效果图)两种;
5、循环经济性
为了节省资源,减少给环境造成污染的各种废弃物,汽车部 件所用材料的循环经济性(即可回收性)日益受到重视。
6、艺术性
汽车既是代步工具,有实用价值,又是对产品外观造型和内 饰布置等十分讲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车身设计中,艺术家与工程师的作用同等重要;
车型设计、色彩设计、车内装饰设计

汽车的设计要求及设计过程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及试验内容
汽车试验场的一般道路设施

汽车风洞
第一节 汽车的设计要求 第二节 汽车的现代设计方法 第三节 汽车试验
一、汽车的设计要求
汽车设计要求大体可归纳为:
功能性 工艺性 技术
规范性
七个方面 使用经济性 循环经济性 艺术性 经济 艺术
和谐性
1、功能性
非接触式汽车性能试验仪
2.燃料经济性试验 通常做道路试验或做汽车测功器(亦即转鼓试验台)试验, 主要测量汽车驱动力、垂直力、车速、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等
汽车转鼓试验台
3.制动性能试验
用制动效能和制动效能的稳定性评价,常进 行制动距离、制动效能、热衰退和恢复试验、 浸水后制动效能衰退和恢复试验等 4.操纵稳定性试验 试验类型较多,如用转弯制动试验、转向轻 便性试验、蛇形行驶试验、侧向风敏感性试 验、抗侧翻试验、路面不平度敏感性试验、 汽车稳态回转试验等
1:1内部模型(仪表台模型)
2)确定汽车结构
主要确定汽车整车、部件(总成)和零件的具体结构。设计师 需要考虑由哪些部件组合成整车,又由哪些零件组合成部件。 零件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根基:包括零件在整个部件中的作用 和要求、选用什么材料和设计成什么形状、与部件中其他零 件相互配合和安装 图纸是设计师与企业中的工艺师、技工和其他人员交流的 “工程语言”:设计师必须把所设计的汽车结构用图纸表达 出来。按照投影原理并借助于几个视图、剖面或局部放大等 手段,把产品的立体形状和内部结构详细而清晰的表达出来。 图纸应按指定的比例绘制并且写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零件 图和总成图。设计一辆汽车,需要绘制数以千计的图纸
4、使用经济性
是包括燃油经济性在内的更广泛的一项要求,它包括燃料、 润滑油、轮胎、易损件等的消耗,还包括维修、保养等方面 的费用开支。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产汽车的大修里程一般规定为10万 km;现在国产轿车和轻型货车的大修里程一般规定为20万 km左右,大修里程的延长反映了汽车可靠性的提高,从而 大大降低了汽车的运行费用
三、汽车试验
汽车的设计、制造过程始终离不开试验;在 客户购买了汽车并使用的过程中,车辆交通 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对车况进行测试,以确保 行车安全。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汽车零部件试验
汽车试验场

汽车风洞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1.动力性能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我国 规定的测试区间是1.6km试验路段的最后500m; 加速试验一般包括起步加速、高速档或次高速档从给定初速 加速到给定车速两项试验内容。 爬坡试验包括最大爬坡度( 20m以上的人造坡道)与爬长坡 (坡度为7%∼10%、长l0km以上的连续长坡)两项试验, 记录爬坡过程中的换挡次数、各档位使用时间和爬坡总时间, 还要观察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无过热,供油系统有无气阻或渗 漏等现象
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