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电针技术操作规程

普通电针技术操作规程

普通电针技术操作规程
持有部门:文件编号:
制定者:审核者:版次: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
定义:普通电针技术是指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措施类别
关键控制点
说明
设施配置
配置治疗床、治疗车、手卫生设施、锐器盒、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等。
6.针刺部位应避开感染或破损部位。
7.针刺完毕后清洁、消毒电针仪。
锐器伤
防护
1.禁止单手分离针罩。
2.禁止徒手弯曲规范处置。
锐器伤处置参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废物处置
1.锐器盒外包装应写明使用科室、锐器种类以及锐器盒开始使用时间。
3.
1.治疗室的环境应符合要求,清洁、干燥,减少无关人员进入。
2.医务人员在针刺准备工作和针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口罩。
3.进行针刺操作时,应保证充足的光线。
4.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尖或针身是否弯曲、带勾,术者手指皮肤消毒。
5.皮肤消毒应以针刺穴位为中心涂擦,至少消毒以腧穴为中心直径5cm范围。
3.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伏、复合碘消毒剂、氯己定类、醇类等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
4.一次性小包装的棉签应注明开包日期,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按照厂家建议或说明书保存针灸针。
2.消毒液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是指针对开瓶后反复用棉签蘸取使用的消毒剂。
无菌操作
环境管理
普通电针操作技术应在专业针灸治疗室进行,如无专业针灸治疗室,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物体表面湿式清洁消毒≥1次/天。
2.治疗车、针灸针盒等物体表面被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污染时,应用可吸附材料清除污点,再进行清洁与消毒。
诊疗用物管理
1.针灸针、揿针等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针刺操作前查看针灸针及消毒剂的有效期,检查有无弯针、断针等。
2.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锐器盒在运转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
3.针灸针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
4.锐器盒不可盛装过满,达到3/4时应及时关闭。
5.锐器盒放置位置应醒目、方便。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正式实施[J].齐兰,易文军.中国针灸. 2008(08)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胡必杰[等]主编, 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