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成教组织行为试卷

6成教组织行为试卷

南京财经大学成人教育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组织行为学课程试卷(6卷)(考试形式:闭卷)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限制B.看法C.期望D.依赖2. 对于群体间有害的冲突,必须加以预防,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尽量少公开信息B.只加强正式的沟通C.正确选拔群体成员D. 压缩节约可使用的资源3. 群体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群体往往发生内部冲突,成员们对群体加给他们的约束予以抵制,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议,这时群体处在( )。

A.规范化阶段B.震荡阶段C.形成阶段D.执行任务阶段4. 正式群体的特点包括()。

A.在正式群体中,人们的行动无意识、无规律,是感情和习惯的反映,以人们相互喜爱、相互依赖为基础B.正式群体内部个人的职位可以轮换或取代C.正式群体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心理需要D.正式群体一旦形成,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与组织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触5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5. 归因理论在解释行为时,如果把行为看作是由外部力量驱使的叫做().A.内在归因B.稳定性归因C.个人归因D.情景归因6. 像耐克、戴尔等世界著名的快速发展的公司,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称为()。

A.网络型组织结构B.矩阵型组织结构C.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D.扁平型组织结构7. 从纵向上扩大工作范围,让任职者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担负更大的责任,有更多的自主性,这种工作再设计属于()。

A.工作轮换B.工作丰富化C.工作扩大化D.工作专门化8. 通过比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属于激励因素B.生理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属于保健因素C.尊重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属于维持因素D.归属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属于激励因素9.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小道消息有一定的准确性B.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慢C. 小道消息应设法制止D.小道消息根本无法避免10. 组织中的个人产生压力的来源有组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A.个人因素B.领导因素C.竞争因素D.工作负荷因素11. “认为追求思想的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重要”表明了决策中存在什么现象?()A.群体思维B.定型效应C.承诺升级D.有限理性12. 某些组织结构主要是按照产品和市场来划分,分权程度较大,这种组织结构的类型是()。

A.职能式结构B.直线式结构C.矩阵结构D.事业部型结构()13.下属有充分的自主权,许多问题一般由下属决定,领导者通过协调、指导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对下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要任务,这种领导属于( )A.民主式领导B.独裁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放任式领导14. 认为群体的能力胜过个体的能力,有凝聚力的群体效能胜过简单个体的简单相加之和,这一观点说明了( ).A.协同作用B.正强化 C.从众效应 D.惰化现象15. “比竞争者更出色; 完成或者超越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成功地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些特征属于哪种需要?()A. 地位需要B.权力需要C. 成就需要D.归属需要16. 我们认为老师要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这是我们对老师的()。

A.角色期望B.角色冲突C.角色模糊D.角色知觉17. 认为“工人间的关系形成的影响力,比管理部门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具有更大的影响。

”是哪一种理论的观点()A、X理论B、人际关系学派C、权变理论D、人力资源学派18. 如果某位以前表现不太好的员工,在完成一项艰巨任务中表现非常出色,对企业做出很大的贡献,你认为以下做法哪种最好?()A、不加评论,以免他趁机提出各种可能让你无法满足的要求B、等遇到合适的机会时,如出现了许多先进职工时,再集中开会予以表扬C、立即向他表示祝贺,并就此给予物质奖励D、等他进一步取得更大成绩时,再一起给予表扬19. 领导素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侧重点和出发点都有所不同。

在下面四种说法中,你认为哪个最正确??()A.领导特质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可以从其个性特征中加以识别B.领导行为理论将注意力从领导者的内在素质转移到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变量上C.领导特质理论为培训管理者提供了理论依据,领导行为理论则为选拔合适的领导者提供了指导。

D.领导行为理论已属于过时的观点20. 这种人富有想象力,善于提出新观点或新概念,他们独立性强,喜欢自己安排工作时间,按照自己的方式节奏进行工作,他们是()角色。

A.探索者—倡导者B.支持者—维护者C.评价者—开发者D.创造者—革新者二、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12 分)答题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21. 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____。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2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____。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23. 人的行为的特点有____。

A.边缘性 B.适应性 C.多样性 D.多层次性 E.动态性24. 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 )A.愿意追随的程度B.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C.任务的结构D.职位的权力E.参与支持25. 造成职工不公平感的原因有( ) 。

A.客观分配的不公平B.奖酬的绝对数量C.付出的劳动绝对数量D.个人在认知上的主观片面性E.个人的地位与权力26.以方向划分,信息沟通有()A.书面沟通 B.口头沟通 C.垂直沟通D.平行沟通 E.非语言沟通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2分)27. A型人格28. 社会知觉29.归因理论30.异质性群体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31.简述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

32.简述处理冲突的5种策略。

33.简述什么是群体动力。

34.在知觉过程中存在哪些社会知觉效应?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35.张某在公司工作积极,能力很强,上司交给他的每件事情都能很好的完成,因此,他也经常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但张某总感觉该公司不重视他,他到公司工作已经五年,至今公司未提拔他,最终他向公司提出了辞职。

请用需要——动机——行为模型解释该现象。

36.结合实例阐述强化理论的内涵。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在成长的过程中,高朝阳总是因为自己的独立而受到父母的奖励。

当他开始上学以后,他在课堂内外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在学校的年级中他经常担任交通管理员和食堂班长这样的职位。

但是他的母亲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不能够和同龄的同学很好相处。

当遇到这样的问题,高朝阳就会回答:“我不需要他们,并且我能够做的事,他们并没有能力完成,我没有时间去帮助他们,我需要提高我自己。

”高朝阳在高中和大学都非常出色,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总是名列前茅,同时他也是高中和大学田径队中一位出色的长跑运动员。

在大学的时候,他不愿意与别人住一起,自己独住一个单元。

毕业以后他进了一家大型的保险公司,不久就成为了公司最出色的销售人员。

高朝阳非常自豪,在过去8年中的6年,他是公司最出色的5位销售人员之一. 在保险公司的总部,负责主要人员晋升的执行委员会正在讨论中西部地区销售经理职位空缺问题。

人力资源的经理,认为:“中西部地区的业绩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正在拖整个公司的后退。

我们需要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来扭转这个局势。

通过一个广泛的考察过程,我们建议由高朝阳来担任这个职位。

你们能看到他的业绩非常出色,而且他的工作动机也十分强烈。

我认为他就是这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

”37. 考虑高朝阳的背景,什么需求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什么需求表现最低?请给出具体的事例。

你是否同意人力资源经理的看法?辛迪和玛丽在同一家公司从事类似的工作。

虽然她们的学历背景相同,但是辛迪的工作经验更多一些。

他们的主管通过应用情景领导模型发现,玛丽的成熟程度较低(有工作的意愿,但是能力不足。

)而辛迪的成熟度较高(“具有充足的能力,但是缺乏自信心”)。

依据这些分析,主管决定在她们工作最初几个月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对玛丽采取“说服”的方法,对辛迪采取“参与”的方法。

大约两年后,主管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玛丽是“参与”的方法,对辛迪是“授权”的方法。

38.你认为主管的方式是否合适,结合本案例,谈谈对情境领导模型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