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溯源及其启示
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溯源及其启示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双月刊 0
1223 年第 14 卷第 5 期
/ ) ( ” 同。
一个钟头的困难工作, 比一个钟头的容易工 46 “ 作, 也许包含有更多的劳动量” 。! 如果一种劳动比另一种劳动更为艰苦, 对于 56 “ 这较大的艰苦,自然要加以考虑。一点钟艰苦程度 较高的劳动的生产物,往往可交换两点钟艰苦程度 " ” 较低的劳动的生产物。 如果某种劳动需要非凡的技巧和智能, 那么 76 “ 为尊重具有这种技能的人,对于他的生产物自然要 给予较高的价值,即超过他劳动时间所应得的价 值。这种技能的获得, 常须经过多年苦练, 对有技能 的人的生产物给予较高的价值,只不过是对获得技 能所费去的劳动与时间,给以合理的报酬。进步社 会, 对特别艰苦的工作和特别熟练的劳动, 一般都在 工资上加以考虑。在初期蒙昧社会,可能也作过这 # 种考虑。” 以上所列是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科学 的部分。 当然, 由于受当时尚不够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条件的限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当中还 包含有不科学的成份,其典型的表现就是亚当・斯密 “ 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二元论。 一方面, 他认为, 劳动是 ”$ 商品的价值 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 , 即决定于生产商 决定于 “ 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 ” 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 & 价值 “ 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 , 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 “ 劳动的价值 ” 。 在商品价值 的构成上, 亚当・斯密更陷入了他自己难以摆脱的 混乱之中, 即大卫・李嘉图所谓的 “ 斯密教条。” 亚 当・斯密正是在自己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自己的价格理论。 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 亚当・ 斯密曾多处讨论价格问题: 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 货币只是商品的名 ’“
) $ !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价 值。劳动的二重性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0 决定了商 品的二重性 / 使用价值和价值 0 。对劳动二重性的科 学发现, 马克思是颇感自豪的。他在《 政治经济学批 “ 判》 中说: 商品中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 是首先由我 批判地证明了的。” 在《 资本论》 中, 他又强调指出:
! 度” 。 等量劳动, 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 对 /4 “
一、 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发展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 我们依历史线索, 就价值价 格理论的发展历程作简要的回顾。 8 一 9 亚当・斯密的价值价格理论 在人类历史上, 亚当・斯密是为数不多的得到 广泛赞誉的经济学家。 他首倡的自由贸易学说为当 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推崇备至; 他第一个系统论述的
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表述,是从微观角度 考察的。在 《 资本论》 第三卷中, 马克思从宏观视角 进一步讨论了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充分考虑了供求因素在价格形成过程中所起的 “ 重要调节作用。马克思指出: 事实上, 因为商品生 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 所以, 社会购买这些物品的方 法,就是把它所能利用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来生 产这些物品, 也就是说, 用该社会所能支配的劳动时
4 ) ( 地租的自然律的变动而变动。” 这表明亚当・斯密
并不完全了解商品的价值构成。总的来看,亚当・ 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家,其科学贡献和进步作用是 占主要地位的。 / 二 0 大卫・李嘉图的价值价格理论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 “ 最后的伟大 的代表” , 在资产阶级所能容纳的范围内, 将古典的资 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推向了其可能发展的最高阶段。 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既有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劳动价值理论,并以劳动价值 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价格理论。 大卫・李嘉图吸收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中的合理成份,但坚决抛弃了亚当・斯密的二元劳 动价值论。大卫 6 李嘉图批评亚当・斯密劳动价值 “ 理论存在的矛盾之处: 亚当・斯密如此精确地说明 了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他要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
/001 年第 : 期 经济法制 第 /; 卷 8 总第 7/0 期 9
河 北 经 贸 大 学 学 报
!"#$%&’ "( )*+*, -%,.*$/,01 "( 23"%"4,3/ &%5 6$&5* 汤火箭等
7"’8 9: ;"8 < 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分析 = *> 08 9??@
!理论经济学
( $ ! ” 种劳动的器具、 工具和工厂建筑物上的劳动。
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或抽 象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从另一 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 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
# $ ! ” 值。
为了比较深入地表述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李 “ 嘉图研讨了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及其区别: 资本有 些消耗得快,必须经常进行再生产,有些则消耗得 慢。根据这种情形,就有了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之 ” 分。
% . “ ”! 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
为了比较准确地确定商品的价值,李嘉图探讨 “ 了折旧及其折旧率: 较为耐用的工具只有一小部分 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较不耐用的工具却有更大 的一部分价值实现在它所协助生产出来的商品之
* $ ! ” 中。
学说,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关键。 这是指价值的大小、 多少问题。 马克 32 价值量。 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 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
* ) 义价格” 。( 按照世俗的说法, 劳动也象商品一样可以说 +“
如果市场上这种商品量不多不少, 恰够供给 "“ 它的有效需求, 市场价格便和自然价格完全相同, 或
0 ) ( ” 大致相同。 自然价格可以说是中心价格, 一切商品都不 #“
断受到其吸引。 各种意外的事, 固然有时会把商品价 格抬高到这中心之外, 有时会把商品价格强抑到这 中心价格以下。 可是, 尽管有各种障碍使商品价格不 能固定在这恒固的中心, 但商品价格时时刻刻都向
劳动价值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来源 之一。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 中系统地探讨了劳动价值论, 并在劳动价值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 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 亚当・ 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 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亚当・ 斯密关于劳动价值论有下列重要具体论述: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 74 “
有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所谓真实价格,就是报酬 劳动的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谓名义
, ) 价格, 就是报酬劳动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 商品这样出卖的价格, 恰恰相当于其价值, -“
或者说,恰恰相当于出售这商品的人的实际上所花 的费用。” 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叫做它的市场 !“
. ) (
$ ! “ ” 一切劳动, 从一方面看, 是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取 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付给
% $ ! 这种 劳动的报酬的多少。” 在抛弃了亚当・斯密
二元劳动价值论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自己的 “ 彻底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大卫・李嘉图认为: 体现
更难能可贵的是, 大卫・李嘉图在其劳动价值理 论的基础上,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比较 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 揭示了工 资与利润即无产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深刻的利 “ 益对立。 李嘉图指出: 利润的高低恰恰和工资的高低
, $ ! ” “ ” 成反比。 劳动价值上涨, 利润就一定会下降。
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溯源及其启示
闵宗陶
摘
崔建军
邓
பைடு நூலகம்
戬 8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3700;<)
要: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发展,分别概述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
克思、庞巴维克、马尔的价值价格理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演进对于当前中国价值价格 理论研究的深化及价格改革的影响和启迪。 关键词:价值理论;价格理论;启示
# " !
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 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努力探讨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又通过分配关系的 研究深化了劳动人价值理论,使之成为古典政治经 济学最成熟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对李嘉图给予 了极高的评价, 称他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最后 的伟大的代表” 。 / 三 0 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 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 基础上,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从而构筑起自己独特 的经济学理论大厦。不完全归纳,马克思的价值价 格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价值实体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人 12 价值实体。 “ 类抽象劳动。马克思指出: 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 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
由以上可见,亚当・斯密在其劳动价值理论的 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价格理论的方方面面。比 “ “ 如, 他所提出的 “ 真实价格” 、 名义价格” 、 自然价 “ “ “ 格” 、 市场价格” 、 中心价格” 、 垄断价格” 等范畴都 包含着科学的成分。他对 “ 自然价格”/ 实质上是价 值 0 和“ 市场价格” 关系的论述也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由于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存在不 彻底性和局限性,因而他的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的价格理论也存在错误的成份。比如,亚当・斯密 “ 认为: 自然价格本身随其组成部分即工资、 利润和
& . ”! 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是马克思关
在《 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一章中, 李嘉图甚 至论及了平均利润率规律与资本转移。李嘉图指 出: “ 正是每一个资本家都要把资金从利润较低行 业转移到利润较高的行业的这种愿望使商品的市 场价格不致长期继续大大超过或大大低于其自然